第十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下(R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
1.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
B.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碳酸钠用于玻璃、纺织、造纸等工业
2.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化学兴趣小组来到学校的学农基地,发现原本翠绿的葡萄叶片变黄,为使葡萄叶片转绿,学农基地应为这些葡萄追施的化学肥料是( )
A.CO(NH2)2
B.Ca3(PO4)2
C.KCl
D.KH2PO4
3.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醋酸属于酸
B.纯碱属于碱
C.小苏打属于盐
D.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
4.食盐(NaCl)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海水晒盐:利用盐田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基本原理是蒸发结晶
B.粗盐提纯: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C.配制溶液:氯化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中存在水分子和氯化钠分子
D.餐桌饮食:氯化钠常用于调味、腌渍食品,可以延长食物保质期
5.“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截取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2
B.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
C.①处物质可溶于水
D.①处物质类别属于盐
阴离子阳离子
OH-
Cl-
…
…
…
Fe2+
不
①
…
…
…
6.幸福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发酵粉焙制糕点
NaHCO3能产生CO2
B
使用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对蔬菜施肥
草木灰属于钾肥
C
用食醋清除水壶内壁的水垢
醋酸能与水垢反应
D
修车师傅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汽油与油污之间能产生乳化现象
7.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Fe→Cu
B.KNO3→NaNO3
C.Mg→MgO
D.H2SO4→HCl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Ba(OH)2溶液除去NaNO3溶液中的CuSO4
B.用Na2CO3溶液鉴别NaOH溶液和CaCl2溶液
C.用稀H2SO4、Fe2O3和NaOH溶液制备Fe(OH)3
D.用酚酞溶液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
1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H2SO4 NaCl Na2CO3 CaCl2
B.HCl NaOH CuSO4 MgSO4
C.Na2CO3 K2SO4 BaCl2 HCl
D.NaNO3 HCl CaCl2 KOH
11.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H+、Mg2+、Ba2+、Cl-、CO32-、NO3-中的几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pH=1;
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取②中部分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
分析上述实验,下面对溶液中含有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H+、Mg2+、Ba2+、Cl-、NO3-
B.一定含有H+、Mg2+、Cl-,一定不含有CO32-
C.一定含有H+、Ba2+、NO3-,一定不含有Cl-
D.一定含有H+、Mg2+,可能同时含有Cl-、NO3-
12.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NaH+H2O===NaOH+H2↑,则CaH2与足量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是( )
A.CaCO3、NaOH和H2
B.Ca(OH)2和H2
C.NaOH和Ca(OH)2
D.Ca(OH)2、CaCO3和H2
13.甲、乙两个排污口共排放了H2SO4、KNO3、MgCl2和NaOH四种物质,每个排污口各排放其中的两种不同物质,下列关于污水成分的分析合理的是( )
A.H2SO4和KNO3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B.H2SO4和MgCl2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C.H2SO4和NaOH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D.将两处污水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14.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反应可表示为甲+乙→丙+丁。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若甲、乙是化合物,则丙、丁也一定是化合物
B.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乙为稀硫酸,则丙、丁中一定有盐
D.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一定有碱
15.兴趣小组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废液进行了探究,最终确认废液中的溶质为CaCl2和HCl。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该废液于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以下坐标图是他对烧杯中物质变化情况的分析图,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5分)
16.(5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作调味品的盐______________;
(2)作建筑材料的盐______________;
(3)工业盐中有毒的成分________;
(4)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盐________;
(5)既可用来作发酵粉,又能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盐________。
17.(8分)分析比较物质在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异同,可为物质的转化、分离、鉴别、除杂等提供依据。
(1)盐酸、硫酸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酸,写出由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BaSO4、BaCl2两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是____________,滤液经蒸发结晶可得到另一种固体。
(3)根据MgCl2溶液和NaCl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不同,可用________(填序号)将其鉴别。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硝酸钠溶液
(4)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溶液,过滤。
18.(12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下表是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阳离子
OH-
NO3-
CO32-
Cl-
K+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不
溶
Cu2+
不
溶
不
溶
(1)上述阴、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KOH溶液和Ba(NO3)2溶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
A.OH-、H+、Ba2+、NO3-
B.OH-、Ba2+、K+、Cl-
C.CO32-、K+、Ba2+、Cl-
D.CO32-、Cu2+、NO3-、K+
19.(10分)A、B、C、E、F分别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物质类别中的一种常见物质,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E俗称纯碱。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反应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最多有________种。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20.(10分)某农场有一袋标签已破损的铵态氮肥,破损标签内容如图1所示,同学们对这袋氮肥的成分进行探究并验证其还有肥效,设计了如下实验活动。
活动一:探究氮肥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猜想1:NH4NO3
猜想2:(NH4)2SO4
猜想3:NH4HCO3
猜想4:NH4Cl
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2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无气泡产生,则该氮肥的成分一定不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该氮肥究竟是剩余两种中的哪一种,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验证氮肥还有肥效。
【实验操作】如图2向盛有氮肥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NaOH浓溶液。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该氮肥还有肥效。
【施用指导】施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4分)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如图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进行操作③时,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⑤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帮他们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错误改正后,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假设称量氯化钠时1
g以下用游码)。
(4)配制时,除图中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____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
(5)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称量时氯化钠和砝码位置颠倒了,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6)量取水时应选择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填“10”“50”或“100”)mL。
【反思拓展】
(7)经检测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条即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2.(6分)对销售的化肥,国家有明确的质量要求。某兴趣小组对市售的某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2.0
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逐滴加入10%的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B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已知:K2SO4+BaCl2===BaSO4↓+2KCl。
(1)20.8
g
BaCl2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2)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K2SO4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图2的包装说明。(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一、1.A 2.A 3.B 4.C 5.B 6.D 7.B 8.B 9.D
10.D 点拨: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时现象分别为:生成白色沉淀、放出气体、无明显现象,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为H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Cl2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为NaCl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B中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余下的是盐酸,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C中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时的现象分别为:生成白色沉淀、放出气体、无明显现象,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Cl2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为K2SO4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D中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盐酸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但无明显现象,其余两两混合均不反应,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11.D 点拨:①经测定,溶液pH=1,说明该溶液显酸性,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氢离子,而碳酸根离子不能与氢离子大量共存,所以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碳酸根离子;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镁离子;③取②中部分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钡离子。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H+、Mg2+,可能同时含有Cl-、NO3-,一定不存在Ba2+、CO32-。
12.A 点拨:根据信息,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则CaH2与水反应生成Ca(OH)2和H2,生成的Ca(OH)2又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aCO3和NaOH,故CaH2与足量Na2CO3溶液之间反应的产物是CaCO3、NaOH和H2。
13.B 点拨:由于NaOH与H2SO4、MgCl2都能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所以NaOH与KNO3来自同一排污口,MgCl2和H2SO4来自同一排污口,B正确。
14.C
15.C 点拨:往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时,先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后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故A、B、D均正确;由方程式计算可知,C错误。
二、16.(1)NaCl (2)CaCO3 (3)NaNO2 (4)CuSO4
(5)NaHCO3
17.(1)BaCl2+H2SO4===BaSO4↓+2HCl
(2)硫酸钡
(3)A (4)碳酸钠
18.(1)Cu(OH)2 (2)不能;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3)B
点拨:(1)由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可知,上述阴、阳离子形成的不溶性碱为氢氧化铜,化学式为
Cu(OH)2。(2)KOH溶液和
Ba(NO3)2溶液不能反应,因为它们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3)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A
项中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B
项中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气体、水和沉淀,能大量共存;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能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C项中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碳酸根离子与铜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铜沉淀,D项中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
19.(1)水;金属除锈(合理即可)
(2)2H2O2H2↑+O2↑;
Ca(OH)2+Na2CO3===CaCO3↓+2NaOH
(3)四
三、20.【猜想与假设】每个硫酸铵“分子”中含有2个铵根离子,而标签已破损的铵态氮肥的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铵根离子
【实验探究】(1)NH4HCO3
(2)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无明显现象,则样品是硝酸铵,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是氯化铵
【实验现象】气球膨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施用指导】不能和碱性物质混用
21.(1)有较多固体析出 (2)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3)未用玻璃棒引流;②⑥①④⑤③
(4)胶头滴管
(5)继续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等于
(6)100 (7)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合理即可)
四、22.解:(1)2.08
(2)设样品中K2SO4质量为x。
K2SO4+BaCl2===2KCl+BaSO4↓
174
233
x
2.33
g
= x=1.74
g
×100%=87%>86%
因此符合包装说明。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