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少年中国说(节选)课件(14+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少年中国说(节选)课件(14+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2 16:17:51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
五年级(上册)·
人教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第一课时
播放歌曲
1900年的中国
1900年的中国,贫穷、落后、愚昧,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清王朝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中国危矣!民族危矣!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曾想通过改良政治制度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历史上把这次变法维新叫做“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失败以后,梁启超逃到了日本。他在日本听日本人说到中国的时候,都说是“老大帝国”,“老大帝国”意思是中国已经衰老,没有希望了。日本人之所以这样说中国,是因为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似乎正在一天天走向“衰亡”。梁启超强烈地反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在课文中是以议论的形式来表述。这篇文章写于1900年,是一篇政论文,梁启超以其忧国忧民之心和卓越的文采,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
























xiè
qián
zòng
形容水流迅速,水势浩大。
潜龙从深渊中一跃而起。
奇异的花朵含苞欲放。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奇花初胎:
第1段:作者对建设“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望。
第2段:描绘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
第3段:号召少年们担当起振兴祖国的责任。
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热情讴歌了“少年中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望。
xiè
qián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胎记
轮胎
shì
tāi
试探
尝试
皇宫
皇权
履行
步履
疆土
边疆
huáng

jiāng
谢谢观看(共14张PPT)


·
五年级(上册)·
人教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第二课时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奇花初胎
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
与国无疆
课文热情讴歌了“少年中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望。
火烧圆明园
历史重现《甲午风云》邓世昌驾舰冲撞,与日军同归于尽。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修辞方法:比喻和排比。
作用:气势磅礴,热情奔放,层层推进,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少年身上。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这一层用连续的四字句热烈赞颂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和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其中用了八种象征、比喻。以“红日初升”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无可限量;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和“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冲天气势,喻“中国少年”创建的“少年中国”的英姿;“奇花”“干将”两句,前者是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后者以刚刚磨砺过的无比锋利的宝剑来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天戴”“地履”句描写“少年中国”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作者眼前的中国,危机四伏,风雨如磐,作者为什么要把责任全压在少年肩上呢?我们少年要肩负起怎样的责任呢?
香港回归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