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语
文
·
五年级(上册)·
人教
23.鸟的天堂
第一课时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一株大约有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五百年前,这里原只有一棵榕树,经长期衍变,成为有两公顷的小岛。岛上的榕林栖息着数十多种小鸟,尤以白鹤和灰鹤最多。白鹤朝出晚归,灰鹤暮出晨归,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翩翩飞舞,嘎嘎而鸣,蔚为壮观。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巴金游后写了《鸟的天堂》,使这里名扬天下。
巴金,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中国作家、翻译家。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代表作有:《家》、《寒夜》、《随想录》等。
竹竿
规律
榕树
纠正
jiū
错误
面目
数目
片刻
起初
错过
兴奋
留恋
liú
liàn
白茫茫
应接不暇
xiá
规律:课文中指有节奏的,不是杂乱的。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逼近:靠近、接近。
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傍晚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10~13自然段):讲第二天早晨,作者和朋友们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课文记述了作者和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赞美了美丽而有生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榕树
船桨
飞桨
jiǎng
róng
纠正
纠纷
闪耀
照耀
木桩
树桩
jiū
yào
zhuāng
涨水
涨潮
宝塔
灯塔
树梢
zhǎng
tǎ
shāo
无暇
闲暇
眉毛
画眉
抛弃
抛开
xiá
méi
pāo
谢谢观看(共18张PPT)
语
文
·
五年级(上册)·
人教
23.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陆续
榕树
纠正
涨潮
树梢
画眉
留恋
白茫茫
不可计数
照耀
应接不暇
课文记述了作者和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赞美了美丽而有生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只看见一株大榕树,却没见到一只鸟。第二次是在早上,看到了众鸟群飞的热闹的景象。
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所见有什么不同?
作者的观察顺序:
由远及近。河面变窄——船逼近榕树——船泊在树下。
这株榕树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描写的句子。
这株榕树又大又美。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硕大无比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叶多、茂盛
大榕树的蓬勃生机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没看到一只鸟,却看到了一株硕大无比又极其美丽的榕树。作者从榕树的位置、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来描写了这棵静止不动的大榕树。这样的描写叫静态描写。
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时候,最初听到、看到了什么?后来有什么变化?
起初:静寂
后来:一声鸟叫,一只、飞
接着:第二只、第三只
继续:热闹,到处……到处……
“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这部分课文描写了大榕树上群鸟的飞、站、扑、叫等活动。这种描写事物活动及变化的写法叫动态描写。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留恋之情。作者之所以舍不得离开这里,是由于这么大、这么茂盛的榕树及树上这么多的鸟儿。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句话中的“的确”是确实的意思,加强了肯定的语气。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那茂盛的大榕树,是鸟儿理想的栖息之地,是鸟的乐园,人们把它叫做“鸟的天堂”。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鸟儿生活的美好环境,表达了“我”对大自然的深情赞美。
为什么课文里几次提到了“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鸟的天堂”是说那棵大榕树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文末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真像在天堂一样,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1)大榕树枝繁中茂、适合鸟儿生活。
(2)周围有山有水环境幽雅。
(3)当地农民不许人去捉鸟儿,鸟儿受到保护,能自由自在地生活。
这棵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大榕树)
的确是
鸟的天堂
鸟影
远
近:大、美
鸟声
种类
大小
颜色
动作
静态
动态
留恋
赞美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