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项目一不同时代的旅程分享-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第一课时)课件+教案(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项目一不同时代的旅程分享-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第一课时)课件+教案(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9-01 17:47:41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一课时
用传统方式和电子邮件传递信息
信息技术沪教版
选择性必修2
第一单元
计算机网络基础
项目一
不同时代的旅程分享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一、新课导入
二、用传统方式传递信息
三、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
四、计算机网络
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演变
六、课后活动
一、新课导入
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二、用传统方式传递信息
计算机网络发明前的通信方式有哪些?
徐霞客
独自看到世间的美景而无人分享,该是一种遗憾吧?当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时,是否也有这种遗憾呢?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与他人分享旅行信息的方式是写游记。他一生旅行的最后一站是云南,写下了《越高黎贡山日记》。徐霞客经30年考察,撰写了60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它们整理成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
在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最常用方式是书信。到云南旅行的人,若想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就需要将它们写在信纸上,再托人捎带回家。官方文书则可以通过驿使(当时的邮递员)递送。
中国古代专门设立了驿站供驿使信在中途暂息、住宿。驿站系统组织严密、手续完备,虽然传息递速度无法与现在相比,但覆盖范围并不比现在差多少。
照相机发明后,到云南旅行的人就可以分享高黎贡山的月色了,方法是寄送相机胶卷或冲印好的照片。但是,因为路程较远,寄送时间会很长,有时还会发生丢失的情况。
到了近代,电报、电话的相继问世解决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问题。电报是最早使用的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远距离通信的方式,信息传递速度快,可靠性高。电话解决了信息双向传递的问题,通信双方可以实时用语音交流。
三、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
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开始进行计算机联网的研究。科学家们使用通信线路和接口设备将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和数据的传递。
1969年,ARPA网诞生了,开创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纪元。首批连入ARPA网的是分别位于斯坦福研究院、犹他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4台大型计算机
ARPA网无法做到和个别计算机网络交流,这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根据诺顿的看法,他的设计需要太多的控制和太多的网络中继器设备的标准化。
因此,1973年春,文顿·瑟夫和鲍勃·康(Bob
Kahn)开始思考如何将ARPA网和另外两个已有的网络相连接,尤其是连接卫星网络(SAT
NET)和基于夏威夷的分组无线业务的ALOHA网(ALOHA
NET)瑟夫设想了新的计算机交流协议,最后被称为传送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
ARPA网
1975年
ARPA网被转交到美国国防部通信处(Defense
Department
Communicationg
Agence)。此后ARPA网不再是实验性和独一无二的了。大量新的网络在1970年代开始出现,包括计算机科学研究网络(CSNET,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加拿大网络(CDnet,Canadian
Network),因时网(BITNET,Because?It's
Time?Network)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NSFnet,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etwork)。最后一个网络最终将在它自身被商业网络取代前代替ARPA网作为互联网的高速链路。
ARPA网
1982年
中期ARPA网被停用,原先的交流协议NCP被禁用,只允许使用Cern的TCP/IP语言的网站交流。1983年1月1日,NCP成为历史,TCP/IP开始成为通用协议。
ARPA网
1983年
ARPA网被分成两部分,用于军事和国防部门的军事网(MILNET)和用于民间的ARPA网版本。
ARPA网
1985年
成为TCP/IP协议突破的一年,当时它成为UNIX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最终将它放进了Sun公司的微系统工作站。
ARPA网
1990年
当免费的在线服务和商业的在线服务兴起后,例如Prodigy、FidoNet、Usenet、Gopher等,当NSFNET成为互联网中枢后,ARPA网的重要性被大大减弱了。系统在1989年被关闭,1990年正式退役。
伴随计算机网络的诞生,电子邮件作为一项基本应用登上了人类历史舞台。1971年,ARPA网上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与人们日常生活中邮寄包裹的过程类似。当我们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时,这封邮件由发送端邮件服务器发出,然后根据收信人的地址判断对方的接收端邮件服务器,并将这封邮件发送到该邮件服务器上。收信人则通过访问这个邮件服务器来收取邮件。
电子邮件(
Email)是用电子手段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是互联网应用最广泛的服务之一。通过电子邮件系统,用户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快速的方式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网络用户联系。
为了让人们拥有易识别的电子邮箱地址,科学家决定采用“@”符号,并在符号前面加用户名,后面加用户邮箱(邮件服务器)所在的地址。选择“@”作为用户名和服务器名的间隔,不仅是因为这个符号比较生僻,而且它的读音有“at”(在)的含义。
四、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包括有线的和无线的)将地理上分散分布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网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这些终端通过某些设备和介质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网络。
在学校,计算机房、教室、图书馆、教师办公室内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组成了一个学校范围内的小型网络。使用这些联入网络的终端,教师同学能够共享学习资源,开展学习活动。
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可编程)
ENIAC问世。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可编程)
ENIAC问世。在此之后的十多年时间内,计算机的价格都非常昂贵,且数量极少。为了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人们试图将计算机终端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从而产生了早期的计算机网络。
1969年ARPA网诞生,采用了网状结构及信号传输的分组交换技术,解决通信网络中的系统脆弱性。为适应跨越多个网络的互联及在不可靠的通信线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1974年发明了
TCP/IP模型和协议,奠定了互联网的基础。
1983年,以ARPA网为主干的国际网络改名为Internet(国际互联网,简称互联网),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1.互联网
互联网是覆盖全世界的互联网络,由各种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将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
1984年,联入互联网的主机数突破了1000台。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资助建成了基于TCPP技术的主干网NSFNET,连接了美国的若干超级计算中心、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1988年,NSFNET替代ARPA网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并向全世界开放。
1983年,以ARPA网为主干的国际网络改名为Internet(国际互联网,简称互联网),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1.互联网
互联网是覆盖全世界的互联网络,由各种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将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
1991年,伯纳斯-李发明了网页浏览器及相关协议,网页的出现让互联网得以普及。网络终于从科学家的实验室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也出现了新的飞跃。1992年,联入网络的主机数突破了100万台。
1983年,以ARPA网为主干的国际网络改名为Internet(国际互联网,简称互联网),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1.互联网
互联网是覆盖全世界的互联网络,由各种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将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
1986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互联网项目CANET。194年3月,中国加入互联网。
1983年,以ARPA网为主干的国际网络改名为Internet(国际互联网,简称互联网),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1.互联网
互联网是覆盖全世界的互联网络,由各种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将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
1995年,NSFNET开始商业化运行。1995年以后,互联网用户数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平均每半年翻一番。2000年,网络用户数量增至4亿。
1983年,以ARPA网为主干的国际网络改名为Internet(国际互联网,简称互联网),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2.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的无线数据网络。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服务,移动互联网密切连接着人们的线上线下生活,用户随时随地可接入互联网,寻求所需的网络服务。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超过11亿。
六、课后活动
1.用传统方式传递旅行信息
①你最近一次旅行去了哪里?请将旅行见闻写成一封信,附上冲印好的照片寄给亲戚朋友。
②设想你在云南旅行,尝试用最简练的文字填写电报单,向家人介绍目前状况。
1.用传统方式传递旅行信息
③请你在外出旅行时打个电话给家人,介绍你的所见所闻。
④请分析三种传统通信方式的优缺点。
通信方式
优点
缺点
书信
电报
电话
2.发送介绍景点信息的电子邮件。
①从网上了解云南的景点信息,整理成简短的文字介绍,用电子邮件发送给位朋友。
②获取一些与云南有关的图片和音乐,以附件形式加在电子邮件中,发送给位朋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计算机网络基础
项目一
不同时代的旅程分享——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一课时
用传统方式和电子邮件传递信息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用传统方式传递信息和用电邮件传递信息。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演变的历史,知道电子邮件的收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计算机网络发明的各种传统通信方式;
②理解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熟悉电子邮件的使用;
④熟悉互联网时代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传递信息的工具。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活动及老师的讲解,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②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体会科技进步为之带来的方便。
③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云南景点的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体会网络在传递信息中的便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本节案例分析,理解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和电子邮件;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演变。
?教学难点
1.计算机网络;
?教学方法
体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示例法
?教学准备
  1.互联网、微信;
  2.计算机教室、学生机、智能手机;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条连通亚欧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历尽惊涛骇浪,闯荡出一条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开拓之路上的人们,能够借助的通信手段是有限的。如何突破时与空的间隔,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课题。
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今天,我们已经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轻而易举即可传音画于千里之外。人们信息分享与合作方式的改变,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在人类千年之旅上的一个投影(图1-1)。现今,各个网络强国不约而同加大了网络核心技术的开发力度,“太空Wi-Fi”“LiFi”等新技术成为了大家新的期待。
图1-1
各种通信方式
二、用传统方式传递信息
计算机网络发明前的通信方式有哪些?
独自看到世间的美景而无人分享,该是一种遗憾吧?当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时,是否也有这种遗憾呢?
徐霞客与他人分享旅行信息的方式是写游记。他一生旅行的最后一站是云南,写下了《越高黎贡山日记》。徐霞客经30年考察,撰写了60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它们整理成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
在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最常用方式是书信。到云南旅行的人,若想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就需要将它们写在信纸上,再托人捎带回家。官方文书则可以通过驿使(当时的邮递员)递送。中国古代专门设立了驿站供驿使信在中途暂息、住宿。驿站系统组织严密、手续完备,虽然传息递速度无法与现在相比,但覆盖范围并不比现在差多少。
照相机发明后,到云南旅行的人就可以分享高黎贡山的月色了,方法是寄送相机胶卷或冲印好的照片。但是,因为路程较远,寄送时间会很长,有时还会发生丢失的情况。
到了近代,电报、电话的相继问世解决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问题。电报(图1-2)是最早使用的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远距离通信的方式,信息传递速度快,可靠性高。电话解决了信息双向传递的问题,通信双方可以实时用语音交流。

1-2
电报的发送和接收
三、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
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开始进行计算机联网的研究。科学家们使用通信线路和接口设备将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和数据的传递。
1969年,ARPA网诞生了,开创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纪元。首批连入ARPA网的是分别位于斯坦福研究院、犹他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4台大型计算机(图1-4)。
图1-4
首批连入ARPA网的4个结点
参与ARPA网研究的众多科学家在不同的地点做着不同的工作。大家使用的是不同的计算机,当时的各种通信协议之间并不兼容,所以每个人的工作数据别人无法读取,各自的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分享。大家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借助网络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
ARPA网退出历史舞台
ARPA网无法做到和个别计算机网络交流,这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根据诺顿
(?https:?/??/?baike.?/?item?/?%E8%AF%BA%E9%A1%BF"
\t
"https:?/??/?baike.?/?item?/?arpanet?/?_blank?)的看法,他的设计需要太多的控制和太多的网络中继器设备的标准化。因此,1973年春,文顿·瑟夫和鲍勃·康(Bob
Kahn)开始思考如何将ARPA网和另外两个已有的网络相连接,尤其是连接卫星网络(SAT
NET)和基于夏威夷
(?https:?/??/?baike.?/?item?/?%E5%A4%8F%E5%A8%81%E5%A4%B7"
\t
"https:?/??/?baike.?/?item?/?arpanet?/?_blank?)的分组无线业务的ALOHA网(ALOHA
NET)瑟夫设想了新的计算机交流协议,最后被称为传送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https:?/??/?baike.?/?item?/?%E4%BA%92%E8%81%94%E7%BD%91%E5%8D%8F%E8%AE%AE"
\t
"https:?/??/?baike.?/?item?/?arpanet?/?_blank?)(TCP/IP)。
1975年,ARPA网被转交到美国国防部
(?https:?/??/?baike.?/?item?/?%E7%BE%8E%E5%9B%BD%E5%9B%BD%E9%98%B2%E9%83%A8"
\t
"https:?/??/?baike.?/?item?/?arpanet?/?_blank?)通信处(Defense
Department
Communicationg
Agence)。此后ARPA网不再是实验性和独一无二的了。大量新的网络在1970年代开始出现,包括计算机科学研究网络(CSNET,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加拿大
(?https:?/??/?baike.?/?item?/?%E5%8A%A0%E6%8B%BF%E5%A4%A7"
\t
"https:?/??/?baike.?/?item?/?arpanet?/?_blank?)网络(CDnet,Canadian
Network),因时网(BITNET
(?https:?/??/?baike.?/?item?/?BITNET"
\t
"https:?/??/?baike.?/?item?/?arpanet?/?_blank?),Because?It's
Time
(?https:?/??/?baike.?/?item?/?It's
Time"
\t
"https:?/??/?baike.?/?item?/?arpanet?/?_blank?)?Network)和美国
(?https:?/??/?baike.?/?item?/?%E7%BE%8E%E5%9B%BD"
\t
"https:?/??/?baike.?/?item?/?arpanet?/?_blank?)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https:?/??/?baike.?/?item?/?%E5%9B%BD%E5%AE%B6%E8%87%AA%E7%84%B6%E7%A7%91%E5%AD%A6%E5%9F%BA%E9%87%91"
\t
"https:?/??/?baike.?/?item?/?arpanet?/?_blank?)网络(NSFnet,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etwork)。最后一个网络最终将在它自身被商业网络取代前代替ARPA网作为互联网的高速链路。
1982年中期ARPA网被停用,原先的交流协议NCP被禁用,只允许使用Cern的TCP/IP语言的网站交流。1983年1月1日,NCP成为历史,TCP/IP开始成为通用协议。
1983年ARPA网被分成两部分,用于军事和国防部门的军事网(MILNET)和用于民间的ARPA网版本。
1985年成为TCP/IP协议突破的一年,当时它成为UNIX操作系统
(?https:?/??/?baike.?/?item?/?UNIX%E6%93%8D%E4%BD%9C%E7%B3%BB%E7%BB%9F"
\t
"https:?/??/?baike.?/?item?/?arpanet?/?_blank?)的组成部分。最终将它放进了Sun公司的微系统工作站。
当免费的在线服务和商业的在线服务兴起后,例如Prodigy、FidoNet、Usenet、Gopher等,当NSFNET成为互联网中枢后,ARPA网的重要性被大大减弱了。系统在1989年被关闭,1990年正式退役。
伴随计算机网络的诞生,电子邮件作为一项基本应用登上了人类历史舞台。1971年,ARPA网上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与人们日常生活中邮寄包裹的过程类似。当我们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时,这封邮件由发送端邮件服务器发出,然后根据收信人的地址判断对方的接收端邮件服务器,并将这封邮件发送到该邮件服务器上。收信人则通过访问这个邮件服务器来收取邮件(图1-5)。
电子邮件(
Email)是用电子手段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是互联网应用最广泛的服务之一。通过电子邮件系统,用户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快速的方式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网络用户联系。
图1-5
电子邮件系统工作原理
为了让人们拥有易识别的电子邮箱地址,科学家决定采用“@”符号,并在符号前面加用户名,后面加用户邮箱(邮件服务器)所在的地址。选择“@”作为用户名和服务器名的间隔,不仅是因为这个符号比较生僻,而且它的读音有“at”(在)的含义。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初期,受到昂贵的计算机造价、有限的网络带宽及网络覆盖范围的限制,利用计算机网络发送电子邮件并不普遍,用户也只能发送一些简短的文字信息。直到个人计算机兴起,电子邮件才开始在科研人员中得到广泛使用。电子邮件传递的信息也从最初的简短文字,发展到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
电子邮件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电子邮件因其通用性、可靠性、正式性及非即时的特点,成为了人们工作与生活中一种重要的通信工具。
四、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包括有线的和无线的)将地理上分散分布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网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来自人们希望将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分享信息的初衷。
今天,当我们在家中环顾四周,会发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网终端,包括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甚至智能化的电视机、洗衣机等。这些终端通过某些设备和介质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网络。
在学校,计算机房、教室、图书馆、教师办公室内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组成了一个学校范围内的小型网络。使用这些联入网络的终端,教师同学能够共享学习资源,开展学习活动。
在这些网络中,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终端就是网络中通信的主体。它们通过些通信设备和线路进行连接,在通信时遵守一些共同的规和约定(即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从而实现网络终端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演变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可编程)
ENIAC问世。在此之后的十多年时间内,计算机的价格都非常昂贵,且数量极少。为了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人们试图将计算机终端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从而产生了早期的计算机网络。
1969年ARPA网诞生,采用了网状结构及信号传输的分组交换技术(图1-6),解决通信网络中的系统脆弱性。为适应跨越多个网络的互联及在不可靠的通信线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1974年发明了
TCP/IP模型和协议,奠定了互联网的基础。
图1-6电话系统的层次结构与网状结构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网络应运而生,如MNET、
USENET、
BITNET、
CSNET等,而且在网络的规模和数量上都有很大的增长一系列网络的建设,产生了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需求,并最终导致了互联网的诞生。
1983年,以ARPA网为主干的国际网络改名为Internet(国际互联网,简称互联网),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1.互联网
互联网是覆盖全世界的互联网络,由各种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将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
1984年,联入互联网的主机数突破了1000台。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资助建成了基于TCPP技术的主干网NSFNET,连接了美国的若干超级计算中心、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1988年,NSFNET替代ARPA网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并向全世界开放。
1991年,伯纳斯-李发明了网页浏览器及相关协议,网页的出现让互联网得以普及。网络终于从科学家的实验室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也出现了新的飞跃。1992年,联入网络的主机数突破了100万台。
1986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互联网项目CANET。194年3月,中国加入互联网。
1995年,NSFNET开始商业化运行。1995年以后,互联网用户数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平均每半年翻一番。2000年,网络用户数量增至4亿。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的出现,以及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了新的网络接入途径。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更为自由、个性、开放,分享也更为便捷。
2.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的无线数据网络。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服务,移动互联网密切连接着人们的线上线下生活,用户随时随地可接入互联网,寻求所需的网络服务。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超过11亿。
六、课后活动
1.用传统方式传递旅行信息
①你最近一次旅行去了哪里?请将旅行见闻写成一封信,附上冲印好的照片寄给亲戚朋友。
②设想你在云南旅行,尝试用最简练的文字填写电报单(图1-3),向家人介绍目前状况。
图1-3电报单
③请你在外出旅行时打个电话给家人,介绍你的所见所闻。
④请分析三种传统通信方式的优缺点。
通信方式
优点
缺点
书信
电报
电话
2.发送介绍景点信息的电子邮件。
①从网上了解云南的景点信息,整理成简短的文字介绍,用电子邮件发送给位朋友。
②获取一些与云南有关的图片和音乐,以附件形式加在电子邮件中,发送给位朋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