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01 22:1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高一第一册第一课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认识常见的分类方法,感受分类在科研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氧化物的分类;
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引入】我们都去超市买过东西,超市里的东西非常多,那么我们为什么能够快速的找到我们要买的东西呢?因为超市管理员对超市的物品提前进行了分类,这样有助于我们快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物品。
【讲述】对于多达三千多万的化学物质和更多的化学反应,人们想要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必须运用分类的方法,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倾听,思考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自主探究
【PPT展示】阅读课本第7页,解决以下问题
1.你从书中可以找到的物质的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哪些种?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2.物质的分类为什么会出现交叉?试着连连看
大声阅读课本,完成问题
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
【PPT展示】1.以小组为单位,对自探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展示评价分工
展示内容展示小组评价小组自探1第1组第5组自探2第3组第2组
小组讨论,将问题答案进行组内交流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精神
讨论成果展示
学生代表黑板展示讨论结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组评价
【过渡】接下来由5组代表对1组进行评价
第5
组学生代表上前对第1组展示的自探1进行评价补充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巩固
教师归纳总结
【PPT展示】常见的物质的分类方法有:
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一.树状分类法
【讲述】初中我们所学过的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继续往下分,如果把分类画成这样
【PPT展示】
是不是很像一棵大树呢,那么这种分类方法我们就称之为树状分类法。
【提问】树状分类法的特点是什么?
【PPT展示】树状分类法的特点:分类标准唯一,相互独立,没有交叉。
倾听
思考
思考,总结
即时训练
【PPT展示】将下列物质分别进行分类,并填到对应的位置
O2,O3
,石墨,金刚石,CaO,CO2,Cu,He,H2SO4,NaOH,NaHCO3
【讲解】PPT展示正确答案并扩展补充同素异形体
【PPT展示】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如O2和O3,石墨和金刚石等。
【强调】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单质,比如CO和CO2也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由于不是单质,所以不是同素异形体。
思考,完成习题
学生起立回答此题
倾听,思考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应用。
小组评价
【过渡】接下来由2组代表对3组进行评价
第2组学生代表上前对第3组展示的自探2进行评价补充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巩固
教师归纳总结
【PPT展示】交叉分类法
特点: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归纳与整理]
1.将事物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2.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倾听,思考
|、‘’即时训练
根据所学知识,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思考,完成习题
学生代表到黑板进行连线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应用。
【PPT展示】正确答案
即时巩固
【PPT展示】1、根据氧化物的组成用树状分类法对下列氧化物进行分类
Na2O,Fe2O3,CO,SO3,H2O2,Al2O3,NO2
2、结合课本内容,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氧化物进行分类
思考,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习题
学生代表上前展示正确答案并讲解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归纳。
【PPT展示】正确答案
【补充归纳】氧化物的分类
【提问】通过图示所给,你能否总结出各类氧化物之间的关系?
【PPT展示】结论: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NO、CO不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Mn2O7
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Al2O3、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倾听
思考
思考,总结
课堂小结
【讲述】请课代表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课代表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养成将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导练》课时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