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
教学目标:
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三.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初识搭石美
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各种造型独特的桥,这种极简易的搭石桥我们并不常见,但在刘章爷爷的眼里却有其不凡之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文章的作者——刘章,他生长在农村,三十年前来到大城市工作,当他看到人们拥挤着挤公交车时,当他看到人们无序地横穿马路闯红灯时,心里便幽幽地想到了家乡那潺潺的小溪,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1980年,他写下了散文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齐读《搭石》,并指导(注意有节奏)。
扫清字词障碍,感知语言美
过渡:课前安排了同学们预习课文,谁来读这些词语1.指名读(评价:正确流利)2.再指名读(评价:
吐字很清晰
发音准确)3.男女生轮读
(
读词语时应该看清
读准
有节奏)4.指导书写“谴”5.区分本课中两个多音字(“行和间”先分别组词语,再总结区分的方法)6、轮读多音字
回读课文,初寻搭石美
检查分段读课文
过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搭石?(1)能抓住“平整方正
二尺左右”等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并学以致用,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你来读读文中的句子?A、指名读
(你重点读了平整方正
二尺左右
,那如果去掉这些词语,合适吗?B、指导读(如果加上读出了摆搭石时用心、细心、善良、质朴)C、谁再来用心读一读D、齐读
扣住“脱鞋挽裤”理解感悟过渡: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怎样过小溪?谁读?A、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谁再读过渡:也就是说:小溪里没有搭石,
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挽裤一次次的脱鞋挽裤让我们感受到麻烦不方便,这还只是夏天,到了秋天,天气变凉了呢?乡亲们就只能借搭石来过小溪了,所以在作者眼中这些平凡、普通的石头成了家乡一道的风景,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过渡:有人说:看在眼里的是画,入在心里的才是景,搭石上的景入了作者的心,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2到5自然段中想想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了美?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过渡:之前我们的默读有哪些要求?(不指读,不出声)提示:要集中注意力快速默读,不回读,不反复读
交流品味,展现搭石美
品关键词句,感受无私美师:谁来交流你的体会?提示:先说清楚课文第几自然段的语句。生1:上了点年岁的人,
无论怎样急着赶路,
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
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师:读得很流利,谈谈你的感受?生1:这位老人宁可自己先不赶路,
也一定要把搭石摆好。从这我能看出这位老人非常善良。师:善良这个词非常的温馨。谁也对这个画面体会深刻?生2读。师:细心的同学发现他在读“无论、只要、一定”这几个关联词时,都加重了语气,说说你的感受。师:这样读,更能体会到为他人着想的这种美。因为你体会深刻,所以读得入情入境。同学们,抓住关联词语理解课文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你能试着写一个吗?看来不但理解而且学以致用。指导齐读(把美好的善良留在心底)总结:没有人安排,不是为了称赞,而是为了大家的方便,人们自觉得将搭石摆放好,所以这就是搭石上的一道风景,课件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
画中有诗,感受和谐美A.师:继续交流,一行人走搭石,读相关的句子,你觉得一行人走搭石很有节奏,很和谐,你读得也很有节奏!B.让我们再次回到原文,一起和谐地走一走。师引述: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侯,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___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___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___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过渡:同学们没有人指挥,没有人踩脚,一行人走得既整齐又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1名同学读)C.这是阅兵式上为之骄傲自豪的——协调有序!再读两遍D.除了动作美,你还感受到了哪些美?F.音乐美!读相关的句子,这个踏踏读得真美,再读,你读得声音很好听!E.还感受到了哪些美?你抓住了“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两个词语,谈谈你的理解。过渡:通过你的解释,我感受到了:水光人影两相和,刘章爷爷不愧是著名诗人,他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出了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A.指名读(用心
有节奏)B.指名读(置身画中
身临其境)C.齐读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一行人走出了音乐美!走出了画面美!走了和谐美!所以这又是搭石上一道风景。齐读: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想象画面,感受敬老美
过渡:文中还有谁走搭石,还有哪些风景美?A.面对面走搭石
出示:文中的句子并指导朗读过渡:你感受到了:互相谦让!谁再来读把这种美德表达出来!
创境表演,感受谦让美
过渡:面对面走搭石还遇到了谁?老人!读句子B、体会老人走搭石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你觉得哪个字词最能打动你,多读几遍。“俯”你是怎样理解?生:是“弯”的意思。你能做这个动作吗?你为什么弯下腰?当老人向你说谢谢时,你会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这就是理所当然我觉得,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因为: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C、展开想象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会帮他拿着行李走
搭石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怀抱婴儿的母亲来走搭石,家乡的人(
强健有力的手接过孩子过搭石
)
。过渡:正是这种单向通过的路,成就了一个个理所当然,无声的教育,构成了家乡的一道亮丽风景。(齐读)
关注写法,延伸搭石美
过渡:同学们,一排排的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这更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相处的情感纽带,所以作者在文章最后写道:指名读指名读齐读过渡:同学们看,作者表面是在写搭石,实际是借搭石来赞美乡亲们朴实善良、无私的精神,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此刻,多数同学再次回忆起刚学过的课文《落花生》:读:“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是许地山对子女的希望,同样也深深地启示着我们。过渡:同学们不管是许地山先生笔下的《落花生》还是刘章爷爷家乡的《搭石》都让我们从平凡的事中感受到了美!——心灵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这是老师捕捉到校园中一些美的镜头1.美是一声声的礼貌用语2.美是上下楼梯一次次谦让3.美是一次次的互相帮助4.美是集体活动时的井然有序美就是这些生活中平凡的事物,相信搭石带来的美也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