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2 18:3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会写“豌”字。
学习尝试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能积极思考,学会就课文部分内容和全文提出问题。
能读懂故事,感受第五粒豆带给女孩生命的希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尝试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能积极思考,学会就课文部分内容和全文提出问题。
难点:能读懂故事,感受第五粒豆带给女孩生命的希望。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查学——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句名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大家猜一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出示单元导页,明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3.展示本单元的内容设计。
4.出示《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就题目提问。
5.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1.检查预习。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豌豆、舒适、恐怕、僵硬、囚犯、不曾”。(1)开展读词游戏。(重点指导读好“曾”)
(2)开火车读,再读。
2.指导书写“豌”。
(1)指名说说“豌”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2)师生合作在田字格中书写“豌”字。
(3)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
(4)学生自评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环节二
互学、展学——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边读边想,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1)一边读,一边想:哪里能够读得懂?哪里读不懂?读不懂的地方或让你好奇的地方用问号标记,并在便签上写下自己的问题。学生默读课文,标记问号,并在便签上写下自己提出的问题。①小组交流,分享自己提出的问题。②全班交流③展示学生所提问题,我们看看他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你是不是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全班交流展示问题(词语、句子、不懂的地方或令学生好奇的地方等从不同方面提出的问题)
(2)出示课后小组问题清单,激发学生发现提问方法怎样才能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①指生读三个问题。②引导学生发现泡泡语里提问的方法。
2.师生明确提问方法什么是针对课文的部分内容提问?什么又是针对全文来提问?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3.聚焦针对部分提问,习得方法(1)我们先来看什么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问?①问题一: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在课文的哪个地方呢?(第
11
自然段)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
11-19
自然段,解决这个问题。
总结:大家看,刚才我们读了
11

19
自然段,我们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问题的答案在部分课文中就可以找到,这样的问题就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出来的。总结方法:找(找问题答案在课文的哪些段落)读(读一读这些段落)思(思考这个问题是针对什么提问的)②问题二: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这个问题究竟是不是针对课文部分内容来提的?用我们所学的方法,小组内进行探究。师生交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
13-16
段,找出问题的答案所在的段落。小女孩生病卧床,不能出门
(第
13
自然段)豌豆生根长叶,像一个小花园(第
16
自然段)总结:大家看,刚才我们读了
13-16
段,我们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在部分课文中就可以找到,引导学生判断这个问题也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出来的。学生从自己所提的问题中寻找针对课文部分内容所提的问题。
4.聚焦针对全文提问,习得方法(1)什么样的问题又叫针对全文提出来的呢?你们想不想继续研究,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2)问题三: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需了解哪些内容?学生拿出课前完成的表格,回顾五粒豆的经历。
想法经历结局第一粒豆第二粒豆第三粒豆第四粒豆第五粒豆小结:我们必须知道五粒豆他们每一粒豆的想法、经历和结局,进行比较,结合前后故事情节,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一个问题的答案,需要读完全文才能知道,这样的问题就是针对全文提出的。(3)学生尝试再提一个针对全文的问题。通过学习,你能提出一个针对全文的问题吗?生汇报,师生合作分析。
环节三
练学、评学———总结提升,积累拓展
教师小结,巩固提升总结提问的方法:一节课的时间,我们学到了一种提问的新方法:读课文提问题时,既可以针对课文的部分内容提问,也可以针对全文来提问。学习有了收获,有了进步,这真的是“疑则有进”。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高课下分别针对部分和全文各提出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