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秋天的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曲”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秋雨的喜爱。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秋天,你会用哪个词语?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师:秋天的山间层林尽染,金黄的麦田涌起波浪,枝头瓜果飘香。秋雨也来点缀这个季节,她不像春雨那样缠缠绵绵,也不像夏雨那样急促暴躁,想不想知道秋天的雨是什么样子的?一起走进课文。
(二)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词,指名读、分组读、男女赛读。注:注意观察“曲”
2.观察生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指导,同桌互相评价。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
2.指几名学生分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四)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品读第一自然段。(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第一句是本段的总起句,说说你对“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这句话的理解。(3)想象画面:秋雨是秋天到来的标志,秋雨过后变有不一样的景色,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呢?
2.默读第2-4自然段。(1)提出问题: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秋天的雨?(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3)采取指名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找到第二段里的景物,并分别说出是什么颜色的。(4)品析句子:银杏叶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枫叶像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秋天还会把颜色分给谁?(6)出示秋天的其他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句式说说秋天的颜色。
(五)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d.点名学生回答。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感悟秋天的香甜气味。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b.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告诉了我们什么消息?c.冬天要来了,谁先行动起来了?d.指名回答文中准备过冬的动植物都做了哪些准备。
(六)回顾前文,总结感悟
1.前文学习的秋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表达感悟,老师点评。3.带入情感朗读,教师范读,学生个人展示朗读。
(七)总结拓展。
师: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除了文中这些优美的句子,还带来了很多关于秋天的成语,课件展示相关成语。
升华主题:
师:秋天代表着成熟、丰收、喜悦,秋天藏在饱满的稻穗里,藏在红红的柿子里,藏在火红的枫叶里,她比春天更绚烂更欣欣向荣。像《赠刘景文》中写道的那样“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希望同学们不浪费时间,不辜负时间。美丽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我们身边了,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下完成一篇小练笔《我眼中的秋天》。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见证这美丽的秋天,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