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夜间飞行的秘密》
教学目标
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初步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学习新的提问策略。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在阅读中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难点:学习从写法的角度思考并提出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学到的提问策略:针对课文部分提问;针对课文全文提问。
2.教师出示学生课前预习提交的问题清单,并做鼓励点评:在预习时就可以提出问题。
3.出示学生课前整理的“小组问题清单”。师小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本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提问的方法。
(二)初读感知
1.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发问:读完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预设:“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什么东西夜间飞行的秘密?”师鼓励:看到题目就可以发问,真棒!
2.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重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3.明确: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
(三)重点探究
1.齐读句子,“读完句子,你能不能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预设:蝙蝠是怎样探路的?科学家为什么要模仿蝙蝠探路?小结:刚才提出的问题都是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师: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蝙蝠飞行技术是怎样高超的?
2.教师出示第三自然段(将关联词语去掉),指读,引导质疑: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预设:为什么屏幕上的文字没有关联词语?为什么作者用了那么多的关联词语?体会关联词语在段落中的作用:让句子之间联系更紧密;更能表现蝙蝠飞行技术的高超。
3.引导学生读出赞叹的语气。
4.学完第三段,你的脑海里有什么问题吗?预设:蝙蝠为什么夜间飞行?蝙蝠的眼睛能看见东西吗?蝙蝠飞行靠的是什么?
5.科学家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在200多年前做了三次实验,快速读4--6段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发的表格。
6.生读填写的表格。教师出示表格。读完实验,你有什么问题吗?
7.师出示,引导学生观察篇幅长短,发现问题。生:为什么第一次实验写得多,二三次实验写得少?明确: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师小结:可以根据课文的写法进行提问。
8.学习完三个实验,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预设:蝙蝠的嘴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师小结:课文批注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可以根据批注提问题。
9.自读第七段,边读边圈画有新鲜感的词语。学生汇报圈出的词语。看到词语你有什么问题?预设:超声波,障碍物,反射。(学生互助,能解决的问题相机解决)
10.带着对生词的理解再读文本,用自己的话说说蝙蝠是怎么探路的?指明学生说,师生配合,教师板书蝙蝠探路示意图。一齐说说蝙蝠是怎么探路的。
11.用学习蝙蝠探路的方法,自学第八段,学生汇报圈画的词语。教师出示卡片词语,学生在黑板张贴。并讲述理由(雷达工作原理)
12.师小结:学习完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预设:生活中“蝙蝠探路的方法”还有哪些应用?飞机仅靠雷达就能在夜间安全飞行吗?小结:以上提出的问题是联系生活提出来的。
(四)回顾训练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提问策略?
2.出示课后第三题文本,学生阅读。用新学到的提问策略进行提问。
(五)布置作业下节课我们学习第七课,请课下预习。共同期待学到更多的提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