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反对党八股(节选)》课件(25张PPT)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反对党八股(节选)》课件(25张PPT)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1 20:0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反对党八股》
(节选)
一、写作背景
遵义会议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是正确的,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王明的错误路线没有从思想上彻底肃清,同时,新党员大多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把非无产阶级思想带进党内来.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存在,干扰了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贯彻.为了总结历史经验,肃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恶劣影响,党中央开展了全党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反对党八股”是毛同志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演,是继“改造我们的学习”和“整顿党的作风”之后.又一篇重要的整风文献
一、写作背景
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2月延安干部会上的讲话
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展开的整风运动
二、文章结构梳理

完成结构图,梳理文章结构
二、文章结构梳理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1.第1段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段也是全文的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题:分析党八股的坏处,并说明写作方法和思路是“以毒攻毒”,即从八个方面来揭露党八股的罪状。
重点探究归纳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2.文章引用的“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起到生动形象的作用
重点探究归纳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3.“可是怎么敢看呢?”这句话“敢”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一个“敢”字写出工作太忙,想看又怕耽误工作的心情。
重点探究归纳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4.“则不但是幼稚,简直是无赖了”这句话“无赖”能否换成“无聊”?为什么?
不能换.“无聊”与“无赖”尽管都是贬义词,“无赖”还含有“无聊”之意,可还是有区别的,“无聊”仅指空虚无意义而令人生厌,“无赖”主要还含有强横无耻、刁钻泼辣、蛮不讲理的意思。课文用“无赖”一词极写“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恶劣行径,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文风强烈的憎恶,再联系下文对此种恶劣文风的尖锐批判来看,就非用“无赖”一词不可了.
重点探究归纳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1.文章主体部分是怎样排列党八股八条罪状的?
思维锤炼
第1~5条是罪状具体表现,从思想方面和艺术方面谈论的。
第6条是挖罪状的根源。
第7~8条是讲党八股所带来的危害。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思维锤炼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2.精读第2段,分析论证过程。
思维锤炼
①借助句意、关联词观察、分析句子之间的具体关系。把内容关联性强的划分在一起,从而明晰本段的论述过程。
②勾画出能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
③在此基础上,归纳整合,完成表格的填写。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2.精读第2段,分析论证过程。
思维锤炼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2.精读第2段,分析论证过程。
思维锤炼
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2.精读第2段,分析论证过程。
思维锤炼


罪状概括
罪状分析
(根源、表现、危害)
解决之道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文章又长又空,既让读者看不下去,又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
“看情形办理”——按照需求、内容决定长度。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3.精读第6段,分析论证过程。
思维锤炼
下面哪个句子最明确地说明了“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的问题所在
A.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说来说去还是一个中药铺,没有什么真切的内容。
B.那种对待问题的方式不对。
C.现在很多同志津津有味于这个开中药铺的方法,实在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
D.这种方法就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来分类,不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分类。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3.精读第6段,分析论证过程。
思维锤炼
单单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使用一大堆相互没有内部联系的概念,排列成一篇文章、一篇演说或一个报告,这种方法,他自己是在做概念的游戏,也会引导人家做这类游戏,使人不用脑筋想问题,不思考问题的本质。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3.精读第6段,分析论证过程。
思维锤炼
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你就得把问题提出来。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于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提出问题也要用分析,不然,对着模糊杂乱的一大堆事物的现象,你就不能知道问题即矛盾的所在。这里所讲的分析过程,是指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常常问题是提出了,但还不能解决,就是因为还没有暴露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因为还没有经过这种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因而问题的面貌还不明晰,还不能做综合工作,也就不能好好地解决问题。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3.精读第6段,分析论证过程。
思维锤炼


罪状概括
罪状分析
(根源、表现、危害)
解决之道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来分类,不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分类。自己做概念的游戏,也会引导人家做这类游戏,使人不用脑筋想问题,不思考问题的本质
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分析)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4.精读3—5段,分析论证过程。
思维锤炼


罪状概括
罪状分析
(根源、表现、危害)
解决之道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4.精读3—5段,分析论证过程。
思维锤炼


罪状概括
罪状分析
(根源、表现、危害)
解决之道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表现,装样子吓人,妨害真理,损害同志。
解决问题,要分析对象。面对自己的同志,要用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写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段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4.精读3—5段,分析论证过程。
思维锤炼


罪状概括
罪状分析
(根源、表现、危害)
解决之道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写作、宣传不看对象,自以为对方能懂,没有用群众懂得的语言,就达不到目的,起不到效果。
对自己的宣传对象要调查、研究、分析。
第四段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4.精读3—5段,分析论证过程。
思维锤炼


罪状概括
罪状分析
(根源、表现、危害)
解决之道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演讲和文章中,总是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宣传乏味,不受群众喜欢。
从人民群众中学习生动活泼的语言;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需要的新鲜的东西;从古代语言继承好的有用的东西。一切工作干部都是宣传家,都需要学习语言。
第五段
2
二、文章结构梳理
思维锤炼
立:针对核心,提出解决之道、明确主张(观点)
破:在批驳中揭示问题的核心
2
三、写作训练
运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写作一段议论性的文字
在网上,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类文章,它们的标题往往是《快看!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这段视频让人震惊了,中国居然有这么明白的人!》《爱国人士请注意!央视点名……》《今天是

日,时态紧急,再忙也要看看!》……而这类标题下的文章常常只是介绍一个朴素的道理,一个最近发生的事件。你认为这类标题暴露出网络传播中的什么问题?请你写一段文字,以“破立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