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2 22:0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延安,我把你追寻
一课时
【课前预习】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思考:课文追寻了延安的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延、昔”等7个生字,理解“昔日、满目琳琅、明媚”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借助学习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新体诗的主要内容。体会延安精神的内核。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借助学习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新体诗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借助学习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新体诗的主要内容。体会延安精神的内核。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1.介绍背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2.揭题:这节课我们自学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请小朋友们跟着朗读视频先来读一遍这首诗吧,播放朗读视频。
设计意图:
以视频导入,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一下诗歌书写时的背景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和阅读期待。
二、新授
探究一:检查自学,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延、昔、笋、茅、炕、煌、旦、媚”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延”在本课读(yán),避免读成(tínɡ),“媚”读(mèi)“笋”为平舌音,注意读准确。
(2)用着重号画出诗的韵脚来,并说说全诗押的是什么韵。
(全诗押的是ang韵,每节诗二、四句末尾的一个字都有ang,韵脚是:光、阳、香、场、琅、炕、响、梁、煌、翔、想、阳。)
检查读音:
延安
昔日
春笋
茅屋
土炕
一旦
明媚
高楼大厦
满目琳琅
毫不犹豫
3.再读全诗,想想诗中所说的追寻延安是什么意思?(追寻延安精神)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生字词的学习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展开,对易错字音集中学习,多种形式巩固,注重积累及语用。同时,明确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
探究二:借学习单,梳理内容。
1.学习第一节。
自读,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作者追寻延安精神,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
2.学习第二节。
(1)自读第二节。(板书:延河叮咚的流水枣园梨花的清香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作者是在追寻什么?
(2)分组讨论、交流。
(3)师点拨。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当年八路军120师359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这里垦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
师唱给学生听,加深理解诗句内涵。杨家岭在延安西北,距离市中心约三公里,那里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作者追寻的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3.自学三、四两节。
(1)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节,思考并分组讨论:
a.“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把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找出来。
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
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什么?
b.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a.“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伟大的延安精神。“毫不犹豫”是非常坚决的意思。
“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有:“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
b.我们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结果,我们的国家还需要再发展,就必须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3)有感情地朗读,加强理解。
4.自学五、六两节。
(1)指名朗读这两节诗,思考、讨论、交流。
a.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活死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b.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板书: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节诗。
5.总结表格。
设计意图:
借助学习单(表格),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搭设学习支架,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采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环节,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探究三:朗诵提升,叙述故事。
1.再次听朗诵音频,带着感情朗诵整首诗歌。
(1)再次聆听朗诵音频,感受延安精神带来的精神力量。
(2)利用齐读、男女生互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把诗歌的诵读推向高潮。
2.学生借助学习单,自主练习说说延安故事。
(1)学生自主准备,说课文主要内容。
(2)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出不足,再练习。
3.拓展运用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
设计意图: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教学过程中设置教和学的梯度,使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三、练习
1.写近义词。
破旧——()昔日——()追寻——()
温热——()奥秘——()灿烂——()
2.填写恰当的词语。
()的春光()的燕子
()的土炕()的小树
()的阳光()的电器
()的流水()的脊梁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追寻()。
追寻(),追寻()。
追寻(),追寻()。
(2)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
像(),在追寻()。
(3)诗的第二节中,连着用了四个“追寻你”,其中第一个“你”代表();第二个“你”代表();第三个“你”代表();第四个“你”代表()。
(4)诗的第四节中,“航天飞机”和“电子计算机”代表();“老牛破车”代表();“宝塔山”代表();也代表()。
设计意图:
书写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习得一般的书写规律,从会写一个字到会写一类字。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课文内容,学习了伟大的延安精神。那么,在延安还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课后请收集资料,然后和伙伴们分享。
五、作业
1.基础作业: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2.拓展作业:搜集、观看延安纪录片。
设计意图:
从课内知识向课外拓展、延伸,除了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外,也注重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素养。
【板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延河叮咚的流水枣园梨花的清香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