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科教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
)。
A.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
B.没装水的透明塑料袋
C.透明的玻璃球
D.水珠
2.蟋蟀的耳朵在(
)。
A.头部
B.足的内侧
C.腹部
3.我们使用放大镜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昆虫的生活,下列哪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
A.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要把昆虫抓起来,仔细进行观察
B.在观察的时候要做好记录,记录下昆虫运动、生活等等的情况
C.观察时要注意安全,不去危险的地方观察
D.观察昆虫的时候,我们尽量不要过多的打扰到昆虫
4.科学家在观察新冠肺炎病毒时使用的是(
)。
A.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D.扫描隧道显微镜
5.常用的光学显微镜的两组镜片(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平面镜
C.一块是凸透镜另一块是平面镜
D.都是凹面镜
6.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7.1663年,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了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并命名了细胞的是(
)。
A.罗伯特·胡克
B.伽利略
C.列文·虎克
D.詹森父子
8.(
)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9.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生物都生活在水里
B.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C.微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多影响
D.微生物的身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10.下列物体不适合用来培养微小生物的是(
)。
A.鱼缸里的水
B.矿泉水
C.池塘水
二、填空题(25分)
11.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______),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2.用(______)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______)。
13.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______)就是它们的(______),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
灵敏得多。
14.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吃起来口感很好。这是由于蒸馒头或烤面包之前,生面团中糅
入了(______)。
15.放大镜也叫(______),特点是中间(______)、边缘(______),它具有(______)功能,
用它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______)没有关系,和(______)
有关。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______)。
16.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_______),那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17.生物都是由(______)组成的。(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
能单位。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
都是通过它进行的。
18.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__________大量繁殖的结果。我们还可以利用__________培养微
小生物。
19.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洋葱表皮上有一个个像小房间的结构,这是洋葱表皮的________。
20.用干净的手摸一摸放大镜的镜片,放大镜的镜片是边缘________、中间________,所以放大
镜也叫________镜。
三、判断题(10分)
21.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_____)
22.每个生物体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______)
23.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______)
24.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
楚1/15毫米大小的微生物体。(______)
25.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________
26.圆柱形和球形的器具装水也有放大功能。(______)
27.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______)
28.普通的显微镜看不到微小的病毒。(______)
29.微生物没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______)
30.苍蝇在竖直的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这主要与它的脚的构造有关。(______)
四、连线题(8分)
31.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
镊子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
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
染色
烧杯
放置切片标本
碘酒
吸取多余的水分
裁纸刀
盛放液体
吸水纸
切割洋葱
五、简答题(14分)
32.请你写一写放大镜下的昆虫有哪些秘密?
33.举例说说用生活中材料制作放大镜的方法。(至少3点)
六、实验题(15分)
3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请排列正确的顺序。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显微镜目镜上标有“20×”,物镜上标有“50×”,则这台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将被放大的倍数是(______)倍。
(3)如果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那么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______)(填“目镜”或“物镜”)。
(4)你在目镜中观察到的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物体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往哪个方向移动?(______)。
(5)我们用低倍镜观察时,发现物像较为模糊,此时应该调节显微镜结构中的(______)(填“反光镜”或“调节旋钮”)。
(6)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碰到了两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改正。
①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出现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玻片标本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光圈,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出现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为了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小明决定自己培养微小生物,他设计了以下4种培养方法:
①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放在窗台上;
②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水田里的水,放在窗台上;
③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窗台上;
④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35.一星期后,小明用滴管从4个烧杯中分别取了一滴水,分别用显微镜观察,除了②号烧杯,你认为还有可能观察到微小生物的是____________号烧杯里的水。
36.在显微镜下,小明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一种微小生物,这是(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喇叭虫
D.眼虫
37.上边的实验说明,微小生物与常见的生物一样,生长需要_________和________等条件。
38.上边描述的“小明研究哪种方法能够培养出微小生物”的实验属于(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观察实验
七、综合题(8分)
准备干酵母粒,两个分别装有可乐、清水的瓶子(瓶子除装的液体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两个完全相同的气球。用勺子取干酵母粒,分别向两个瓶子
中各加入一勺,摇晃瓶子,使酵母和液体混合均匀,并迅速将气球套在瓶口上。过一段时间后,右侧气球被越吹越大,而左侧气球则自始至终都处于未充气的状态。
39.在“酵母吹气球”的实验中,两组之间唯一的不同条件是(
)。
A.温度
B.瓶中的液体
C.加入酵母的多少
40.右侧气球之所以能被“吹起来”,是因为酵母将可乐中的糖分不
断地转化分解,产生了气体。这个实验说明(
)。
A.酵母中有有生命的生物
B.酵母中没有有生命的生物
C.无法判断酵母中是否有有生命的生物
参考答案
1.B
2.B
3.A
4.B
5.A
6.C
7.A
8.A
9.C
10.B
11.构造和功能
12.显微镜
微小生物
13.触角
“鼻子”
14.酵母菌
15.凸透镜
厚
薄
放大
直径大小
凸度
视野
16.叶绿体
17.细胞
细胞
消化
呼吸
排泄
18.微生物
干草
19.细胞(或细胞壁)
20.薄
厚
凸透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答:(1)昆虫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2)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3)昆虫的耳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4)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不同种类的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生的位置也各不相同。
33.解:①用玻璃瓶装满水。②找一块有机玻璃,用砂纸、牙膏打磨成凸透镜。③找个远视眼镜片。
34.①
③
④
②
1000
物镜
左上方
调节旋钮
①出现的错误操作:没有调好光线
改正: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②出现的错误操作:没有调好准焦螺旋(或标本的位置没有放好)
改正:调整准焦螺旋,直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或慢慢移动载玻片,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35.③
36.D
37.
适宜的温度
水
38.A
39.B
40.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