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语
文
·
三年级(上册)·
人教
25.灰雀
第一课时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第1自然段
写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被公园里白桦树,上的三只灰雀深深地吸引了。
第2~10自然段
写列宁没有看见其中的一只灰雀,询问一个男孩却无果。
第11~13自然段
写男孩知错就改,把灰雀放了回来,这让列宁很开心。
惹
脯
宁
仰
pú
níng
rě
yǎng
胸
xiōng
惜
者
渣
诚
zhě
zhā
xī
chéng
或
huò
gǔ
结构:
上下
谷物
zhě
结构:
上下
记者
kěn
结构:
上下
xī
结构:
左右
dòng
结构:
左右
冻
冰
lì
结构:
左右
lěng
结构:
左右
yǎng
“养”上半部分的三笔横画也要注意紧凑,且三横中第二横最短、第三横略长,同时撇、捺要舒展。
nán
fěn
结构:
左右
jiāo
结构:
左右
“郊”中的“交”最后一笔由捺变成点,左右部分可以写得紧凑些。
chéng
“诚”左边的
竖画部分要垂直且行笔较短,右边“成”中间部分的横折钩要略小且向内收。
结构:
左右
huò
结构:
半包围
列宁
可惜
婉转
仰望
诚实
níng
yǎng
xī
wǎn
chéng
或
者
面包渣
惹人喜爱
胸
脯
huò
zhě
zhā
xiōng
pú
rě
谢谢观看(共23张PPT)
语
文
·
三年级(上册)·
人教
25.灰雀
第二课时
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列宁也跟你们一样喜爱这三只灰雀吗?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①“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体会列宁寻找灰雀时的认真与急切之情。
②“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体会列宁对灰雀的担心和关爱。
③“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体会列宁对灰雀消失了感到无比惋惜的心情。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体现了男孩内心的慌张。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说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没有勇气承认。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①“会”“一定会”说明了什么?
表明男孩的内心已经受到震动和感染,他要改正自己的错误。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列宁为什么没有再问那个男孩?
列宁是用一种巧妙的教育方式让小男孩改正了错误,并尊重孩子。
男孩(教育、尊重)
灰雀(看、带食物)
列宁——喜爱
给鸟自由
知错就改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说说对诚实的理解。
列宁八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拉着他一道去玩。他们在房间里捉迷藏。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
《诚实的孩子》
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是互相追赶着。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
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大家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回到家里,列宁躺在床上不说话。妈妈问他为什么不愉快,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叫他写信给姑妈,承认自己说了谎。
过了几天,邮递员送来姑妈是回信。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