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预习学案
[课标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重点、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自主探究]
一.法、德政体改革的历程
(一)法国艰难的共和历程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请谈谈影响法国走向共和的因素有哪些?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2、自己整理法国的政权更迭。
(二)德国武力实现统一
材料一: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一个德国商人从柏林到瑞士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值。这一状态使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大国崛起》
⑴结合材料分析,德意志要走上强国之路,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⑵德意志的统一是由哪个邦国完成的?核心人物是谁?统一的方式是什么?
二、法、德两国政体的确立
(一)法国民主共和政体
1.最终确立的标志文献——
立法权:议会分为 和 ,分别如何产生?
行政权:总统、内阁任何产生?职权如何?
议会与总统、内阁的关系如何?
司法权:最高法院
通过分析看出法国实际上是 政体。
2.共和的巩固(把握巩固的因素)
3.深远影响
(二)德国民主政体的确立
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联邦制
(2)君主立宪制
国王
首相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2、对德国民主政体客观评价
作用:
政治上:
经济上:
局限:
讲授学案
[重难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A:假如你是议员……
请问:
1.你是怎样当上议员的
2.身为议员的你拥有哪些权力
B:假如你是总统……
请问:
3.你是怎么当上总统的
4.你的任期几年 可否连任
5.身为总统的你拥有哪些权力
6.你的命令一经签署就能生效吗?
二、阅读有关德国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构成普鲁士人口的主要是日耳曼民族,“日耳曼”在罗马语中,是“好战的战士”的意思。此民族自形成以来,崇尚武功,战争和掠夺成了日耳曼民族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掠夺战争的结果,有时是满载而归,有时也不尽然——在一次与罗马人的战争中,日耳曼族中的一支,青壮年男子全部战死,部落中余下的妇女、老人和儿童为了不当俘虏,竟然集体自杀。
材料二:“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
材料三: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十八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第十二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市议会延期或结束”。
(1)材料一反映了日耳曼民族的什么特点?
(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的什么特点?
(3)材料三中队君主权利的规定有什么特点?
三、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比较项 法国民主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不同点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总统由议会选举 皇位世袭
议会的权力和地位 有立法权, 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有立法权,但权力受皇帝制约
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1.议会选举总统, 2.内阁对议会负责。 1.议会受皇帝制约2. 首相只对皇帝负责。
相同点 阶级利益 都代表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历史作用 都巩固了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代议制特征 选举产生议会,议会掌握立法。
[课堂小结]
法国——民主共和制 ——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
德国——君主立宪制 —— 标志: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
检测学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那些程序?( )
A.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 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漫画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3、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A.法国大革命成功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C.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4. 下列关于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享有行政权 B.不能连选连任
C.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D.在参议院赞同下可解散众议院
5.按照德意志帝国宪法,国王可以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员,创制法律,甚至召开和解散议会。这反映了这部宪法具有( )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6.“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德意志帝国 D.意大利王国
参考答案
讲授学案:
一、(1)竞选。
(2)创议并制定法律。
(3)议会依据绝对多数票选出。
(4)7年 可以。
(5)掌握行政大权,可以任命官员,提出法案,竟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
(6)没有。须各部部长副暑。
二、(1)崇尚武功
(2)延续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色彩。
(2)专制主义色彩
三、
比较项 法国民主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不同点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总统由议会选举 皇位世袭
议会的权力和地位 有立法权, 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有立法权,但权力受皇帝制约
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1.议会选举总统, 2.内阁对议会负责。 1.议会受皇帝制约2. 首相只对皇帝负责。
相同点 阶级利益 都代表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历史作用 都巩固了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代议制特征 选举产生议会,议会掌握立法。
检测学案:
1-5 CDDBB 6 C
异同[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型] 新授 [第 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内容;2、对两部宪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认识资产阶级宪法的本质;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用及对世界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表,再现法兰西共和国之路的艰难;2、通过史论结合分析方法,与学生共同探讨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意义。3、比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两部宪法的异同。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法、德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其影响的学习,明确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是一致的,即为资产阶级管理国家提供了政权组织形式,保障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力。2、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具有反封建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教学重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教学难点]
分析比较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气势探究其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知道现任的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吗?
法国总统是希拉克,德国总理是施罗德,他们曾多次到中国访问。
2)法德两国是欧盟的的重要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密切,两国元首曾多次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大家知道这两国的国体和政体吗?
法国和德国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3)那么两国的国体和政体是怎样形成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清楚法国和德国的国体和政体的渊源了。
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历史背景——震荡中的法国;
1)法国近代政体的演变:政局动荡不安(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
自1789年以来,法国政局是如何变换的?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国之路
1589年—1792年 波旁王朝的统治
1792年—1804年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181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
1814年—1830年 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1848年 “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
1848年—1852年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1870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1940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二战后1946第四共和国、1958第五共和国)
2)德国军队:在普法战争中获胜的德军还占领着法国近20个省。
3)人民革命力量:(巴黎公社)一些大城市的人民还掌握着武装。
4)共和与帝制的斗争:各派政治力量围绕着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了反复较量。
①在国会中:保皇派占430个席位,共和派只有200个席位。
②梯也尔政府:“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梯也尔是保皇派,他虽然想恢复帝制,但害怕巴黎公社革命重演,不敢贸然废除共和制,法国名义上仍是共和国,但由于他继续疯狂破坏“国际工人协会组织”,野蛮屠杀巴黎公社战士,取消出版、结社自由,制造白色恐怖,压制共和派,所以做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
③麦克马洪政府:直接着手恢复帝制,甚至定制了迎接国王的马车,缝制了国王的衣服,准备发动政变。
教师总结: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角逐中,在广大工人群众和士兵的强烈要求下,保皇派恢复帝制的幻想只能是破产,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艰难的斗争中得以确立。
2,宪法的通过——“一票共和”;1875年1月国民议会通过
请问:为什么叫“一 票共和”?
答:因为国民议会仅以一 票多数通过。
问: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当时保皇派势力也很强大。
问:宪法是何时通过的?
答:1875年1月国民议会通过。
老师总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3,宪法的内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法国1875年宪法主要有哪些内容?
1)1875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行政权归总统)
任职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对议会是怎样规定的?(立法权归议会)
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3)你知道法国的国歌和国庆日吗?法国1875年宪法是怎样规定的呢?
法国国歌是《马赛曲》,法国国庆日是7月14日。
4)法国1875年宪法还有什么规定呢?
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等内容写入了宪法之中,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可能。
4、宪法的影响;
法国宪法的颁布有什么影响呢?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有什么积极的意义,请同学们思考。
1)进步性:确立了共和政体,符合时代的潮流,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它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部宪法又有什么局限性呢?
2)局限性:宪法中规定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法国共和政体没有因为1875年宪法的颁布而巩固。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还需进行长期顽强的斗争)
【问题探究】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确立的标志是?确立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1)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2)根本条件:工业革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延伸拓展】1875年宪法只是以一票的多数通过,说明当时保皇派的势力非常强大,但法国的共和制度是逐步得到了巩固,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1)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
2)法国人民包括资产阶级为民主共和而进行的不懈的斗争。
3)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脆弱的德国民主;
1,历史背景:德意志的统一;
以 三次王朝战争 方式打败了 丹麦 奥地利 法国 ,领导人 俾斯麦 ,领导阶级 容克贵族 。
完成:时间 1871 ,标志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皇帝 。
2,宪法颁布:1871年4月。
——帝国宪法的通过,确立了德意志帝国立国的基本原则。
3,宪法的内容:
1)国体——联邦制国家;
①宪法规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国家的组成情况如何?
由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等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
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限如何?
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银行立法、征收间接税、颁行民法及刑法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政体——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家担任,称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②宰相: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③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4,德意志帝国性质: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
5,评价:
1)局限性: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德国的民主并不充分,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表现在政治上君主拥有很大的权利,军事上的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所以马克思说德国是一个军事专制的国家。)
2)进步性: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在帝国政府的保护下,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末跃居世界第二位)
【问题探究】指出德意志的君主立宪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1)不同:
英国 德国
君主 国王统而不治,属虚君 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内政、外交、法律、军事)
内阁 内阁首相只对议会负责 内阁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两院) 普选产生的下院拥有实权,君主任命的上院作用较小。 各邦君主任命的联邦议会(上院)拥有实权,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下院)作用较小。
德国和英国确立起来的都是资产阶级政体,但都保留了君主。
2)原因:
①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容克贵族领导了德意志的统一,统一后的德意志政权主要是掌握在容克贵族地主的手里。保留了很大的封建残余。
②而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同封建势力进行了反复的斗争,封建势力遭到了比较重大打击。他们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通过立法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问题探究】对比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不同点 政治体制 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权力中心)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选举产生 皇位世袭
议会构成 两院制(参议院、众议院) 两院制(联邦议会、帝国议会)
议会的权力和地位 国家政治的中心,有立法权 作用较小
内阁 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总统及其内阁政府对议会负责。 皇帝集行政和立法大权于一身,议会大受限制。
相同点 代议制的形式 都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代议制
阶级利益 都代表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1,我们通过对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学习,知道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完善,那么,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何时通过何种方式确立的呢?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2,资产阶级代议制有何特征?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柱。
3,尽管资产阶级代议制维护的仍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且在欧美部分国家尚未成熟,但仍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请问有什么意义?
1)对欧美: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政治民主,日益健全代议制度,调节、缓和了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2)对世界: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还扩展到了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比如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日本的明治维新等。)
(三)总结
师:我们通过对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学习,知道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完善,那么,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何时通过何种方式确立的呢?
生: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师:资产阶级代议制有何特征?
生: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师总结: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柱。
师:尽管资产阶级代议制维护的仍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且在欧美部分国家尚未成熟,但仍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请问有什么意义?
生: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政治民主,日益健全代议制度,调节、缓和了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师: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不断扩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有没有影响呢?生:有。
师: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还扩展到了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民主政治的扩展,在法国和德国都确立了民主制度,尽管还有局限性,但是毕竟是重大进步,对两国都产生的重大影响。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欧美及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不断扩展和完善,对人类社会的民主政治的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业布置]
作业本及单元卷
[课后反思]
本课基本上是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问题问得比较多。我想做个尝试,发现还是不太好。看上去一问一答,气氛很好。但现在看来问题太浅显,不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以后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共16张PPT)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France
Germany
Italy
我的搜索 你的记忆
这里是09历史
法兰克王国
5 世纪末~10世纪末由早期日耳曼人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法兰克王室采取国王死后诸子平分领土的继承制度,使王国经常处于分裂、混战和再统一的反复过程中
843年凡尔登条约
西法兰克王国,即法兰西,演变为后来的法国
东法兰克王国,即德意志,演变为后来的德国
中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后来的意大利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课标要求: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3、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宪法内容
政体异同
法 德
皇帝
议会
权力中心
首相及政府对皇帝负责、议会对其没有约束作用
总统及内阁对议会负责:……
政府与议会关系
皇帝组织政府
议会选举总统、总统任命内阁
政府的产生
有条件的立法权、预算权
立法权
权力
联邦议会间接选举、帝国国会直接选举
参议院间接选举、众议院直接选举
产生
议会
任命首相、召开和解散议会、签署公布法律并监督实施、军队统帅
掌握行政权,任命内阁、创议法律权、军队统帅、命令需经部长副署
权力
皇帝世袭
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产生
国家元首
德国
法国
项目
议会制共和制
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比较1875年宪法与1871年宪法异同
体现制衡关系
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国家元首拥有的权力都比较大;
议会由两院组成,产生……,都有一定的立法权。
A.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
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
后总统宣战
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
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国。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那些程序?
看油画《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从画中人物的服饰、 表情等方面分析此画体现出的历史信息。
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延续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色彩。
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与德国1871年宪法体现的强烈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不同,法国1875年宪法体现出强烈的民主共和色彩的原因是什么?
法国:
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法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德国: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地区的统一;
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被保留下来。
综合探究
也具有一定的民主特点
军国主义:
是主张扩军备战,把国家置于军事控制之下的黩武思想和政策,是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的产物,同时又是鼓吹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的一种手段,其最高形式是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罗马执政官一般有12名肩扛权标的扈从,权标是一束用红带捆扎的笞棒,中间插有一把战斧,称为”法西斯“,象征国家的最高权威。
法德两国宪法的制定,分别有何进步性?
法国: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2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德国: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2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经:工业资本主义;政:现代民主政治)
(局限性:专横统治引起社会不满,把德国拖进一战的灾难)
专制主义 军国主义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
脆弱的德意志民主
——1875年宪法:内容、意义
——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871年宪法:内容、评价
确立前提
——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确立标志
巩固政体
——修补宪法:从此……
(如何确立:大革命背景;政权更迭)
确立前提
确立标志
(背景、完成邦国、方式、时间)
议会制共和制
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
●
●
●
●
●
●
1789
1791
1792
1804
1814
1830
1848
●
1852
●
1875
●
1870
法国走向共和的历程
A
B
C
D
E
F
G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第二共和国
第三共和国
大革命爆发
拿破仑上台
路易波拿巴上台
普法战争
1875年宪法
波旁王朝复辟
七月王朝
H
I
第二帝国
特点:反复中前进
螺旋式上升
资本主义
共和势力
君主派
传统势力第2课时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一、选择题
1.法国大革命后,帝制与共和制多次反复,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B项可排除,第一共和国之后,出现过第一帝国、第二帝国;C项也可排除,第二共和国之后,出现第二帝国;D项也不正确,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帝制与共和制之间进行了长期、激烈的斗争。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2010·浙江杭州模拟,13)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其中的“宪法”是( )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
解析:材料反映了法国共和制度确立的艰难。注意时间,1877年3月,这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答案:C
3.(2010·扬州模拟)在北京时间2007年5月7日凌晨2时左右公布的法国总统选举中,萨科奇以53%的支持率赢得大选,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六位总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总统产生的途径是( )
A.众议院选举
B.参议院选举
C.选民直接选举
D.参众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答案:D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解析:结合材料分析,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说明在法国,总统权力受议会制约。
答案:C
5.(2010·浙江杭州模拟,10)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最大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政治家和议员地位低下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力
解析:“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体现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可以看到德国的代议制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这对德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答案:A
6.(2010·江苏一模)迪特尔·拉夫在《德意志史》中记载:“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1890年宰相俾斯麦被迫辞职。由此,我们可推断德意志的政体是
( )
A.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B.典型的三权分立共和制
C.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 D.成熟的议会共和制
解析: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宰相在皇帝的压力下被迫辞职,可见皇帝的权力之大,因此符合题意的应是A项。
答案:A
7.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议会是立法机关 B.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
C.议会由两院组成 D.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
解析: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法国总统只有权解散众议院。
答案:D
8.对下图两位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德皇威廉二世和首相俾斯麦
A.帝国首相俾斯麦主持帝国政府工作
B.皇帝威廉二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
C.俾斯麦既是普鲁士的首相又是德意志帝国的首相
D.俾斯麦对帝国国会负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帝国宪法,俾斯麦作为首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答案:D
9.(2010·石家庄模拟)如果德国的帝国国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其情况可能是( )
A.帝国国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B.帝国国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
C.经皇帝批准后立即生效
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通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帝国国会的法案须经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但这项法案不利于政府,因而D项可能性大。
答案:D
10.(2010·茂名一模)“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 )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解析:依据材料分析,德意志皇帝是帝国元首,监督法律实施,统帅军队,任命军官,充分体现出专制主义色彩。
答案:B
11.(2010·成都质检)之所以说“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主要是因为( )
A.皇帝和帝国首相掌握行政大权
B.联邦议会权力过大,帝国国会权力较小
C.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解析:本题学生易错选C。原因是没有把握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本质特征。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下,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讨论并制定国家的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并监督政府的行为,一般都采用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题目中四个选项都是德意志政治制度的特点,尤其是C项和D项都涉及到立法和行政的实质性问题,但C项是由D项导致的,D项最能反映本质问题。这恰恰体现了德国君主立宪制的专制主义特色。
答案:D
12.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应分别是( )
项 目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① 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②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政府首脑 总统 ③
A.总统、世袭、皇帝 B.总理、世袭、首相
C.总统、选举、皇帝 D.总统、选举、首相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结论。法国实行的是共和制,总统由选举产生;德国实行形式上的君主立宪制,政府首脑是帝国首相。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探究创新题)英法确立资本主义代议政体都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线图
材料二 法国媒体每当提到总统的时候从来不用“法国总统”这个称号,更不会说“我国总统”或“国家总统”,而总是要不厌其烦地说“共和国总统”(President dela Pepublique)。每次共和国总统对国民发表正式讲话,在结尾的时候必定要喊两句口号,一句是“法兰西万岁”(Vive la France),另外一句就是“共和国万岁”(Vive la Republique),把共和国政体与法兰西民族等量齐观。法国人珍惜共和国的观念,是因为走向共和的历程艰难。
请回答:
(1)英法代议制确立的标志各是什么?
(2)英法两国的政体形式分别是什么?有人说法国政治制度优于英国,请你谈谈看法。
(3)从英法确立代议制的艰难历程得到什么启示?
解析:本题以英法代议制的确立为主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和论证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革命的胜利及法律的确立来回答。第(2)题从两国国情及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来分析。第(3)题上升到新旧事物斗争的哲学理论来回答。
答案:(1)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不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虽然保留了国王,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但从当时的情况看有利于国内政局的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法国确立共和制后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内政局来看不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3)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是新旧势力斗争的结果,具有艰难曲折性。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
——据罗马的《民法大全》整理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一律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任期两年,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材料三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据《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古罗马法的哪些思想?
(2)材料二中美国政体的权力中心是什么?有何目的?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指出近代美国和德国政体的显著特点。造成二者的差异的原因有哪些?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联系。
答案:(1)思想:古罗马法重证据;保护未成年人甚至涉世不深者的权益;反对罪及亲属子女;强调法律的最高权威。(2)权力中心:总统。目的: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3)显著特点:美国——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德国——名为君主立宪,实为君主专制,是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原因: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通过独立战争方式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大量的封建残余。联系:材料一中的古罗马法是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法学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