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古罗马神话里司法女神
朱斯提提亚Justitia
由古罗马语中的法律Jus一词转变而来
在西方的法院随处可见这样的雕像
一手提天平
一手提剑
双眼蒙布
第七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课程标准:
1、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2、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3、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古罗马历史发展
前8世纪
前6世纪末
前27年
共和国时期
帝 国 时 期
395年
476年
1453年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
城邦时期
古罗马的发祥地
罗马建城
前8世纪
前8世纪
前6世纪末
前27年
共和国时期
帝 国 时 期
395年
476年
1453年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
城邦时期
古罗马历史发展
君主制
贵族共和制
罗马帝国
古罗马历史发展
前8世纪
前6世纪末
前27年
共和国时期
帝 国 时 期
395年
476年
1453年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
城邦时期
君主制
贵族共和制
帝制
476年
395年
古罗马历史发展
前8世纪
前6世纪末
前27年
共和国时期
帝 国 时 期
395年
476年
1453年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
城邦时期
君主制
贵族共和制
帝制
《十二铜表法》
形成
前8世纪
前6世纪末
前27年
共和国时期
帝 国 时 期
395年
476年
1453年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
城邦时期
罗马法
发展
完备
材料一 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因此,法律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此外,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往往因循旧例裁判,为保护贵族提供了方便。平民在司法审判中经常成为不公正判决的牺牲品。
材料二 公元前449年,罗马同邻近部落发生战争,在敌兵压境之际,平民撤出战斗。
1、《十二铜表法》——背景
习惯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平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共和国时期
平民为何拒绝为贵族战斗?
思考
2、《十二铜表法》——内容
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
共和国时期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债务的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2、《十二铜表法》——内容
共和国时期
你从材料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思考
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利益
假如你是《十二铜表法》颁布前的法官,你会怎样判决?你将怎样解释这一判决?
假如你是《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的法官,你会怎样判决?你从内心深处想做出这样判决吗?
共和国时期
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
案例一
《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
(1)《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
(2)是第一部成文法,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共和国时期
3、《十二铜表法》——意义
《十二铜表法》颁布以后,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依然尖锐,贵族利用特权广占土地,平民没有平等的婚姻权利,平民因为债务大量沦为奴隶,财产侵犯得不到合理解决。此时,共和国正处于迅速扩张时期,对外斗争的胜利需要内部团结稳定。为此,罗马颁布了哪些法律解决这些问题?起到什么作用?
公元前445年,古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使平民取得平等的婚姻权利;
公元前367年,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
公元前326年,确立禁止债务奴隶制的法律。
公元前286年,确立阿奎利亚法,解决财产侵犯问题。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保证了对外战争的胜利。
共和国时期
帝 国 时 期
思考:
请问法官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为什么?那这种现象合理吗?怎么解决的?
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
案例二
西罗马帝国灭亡
前8世纪
前6世纪末
前27年
共和国时期
帝 国 时 期
395年
476年
1453年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
城邦时期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形成
发展
完备
万民法
前8世纪
前6世纪末
前27年
共和国时期
帝 国 时 期
395年
476年
1453年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
城邦时期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形成
发展
完备
万民法
查士丁尼法典
帝 国 时 期
查士丁尼法典
1.为什么制定民法大全?
2.为什么说法典的颁布标志罗马法的完备?
材料一:恩格斯:“罗马的占领,在所有被征服的国家,首先直接破坏过去的政治秩序;其次,也间接破坏了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
材料二:《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总论》《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其中,《法学总论》是关于人、物、继承、契约和诉讼等方面的法规。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的内容除总则以外,共有3编2281条。第一编是人法,是关于个人和亲属的规定,实际上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规定;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这一编规定了继承、赠予、遗嘱和夫妻财产制,还规定了债法。
合作探究
据材料一思考罗马法起了什么作用?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关系?
《十二铜表法》
万民法
查士丁尼法典
完备
发展
形成
罗马法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维系了社会的稳定
缓和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维系了东罗马帝国的长期统治
回扣课标:什么是罗马法?罗马法的作用?
历程
作用
前8世纪
前6世纪末
前27年
共和国时期
帝 国 时 期
395年
476年
1453年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
城邦时期
罗马法是古罗马颁布的所有法律。
罗马法是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的工具,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代法律的先驱。
巩固练习
1、公元前452—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B.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
2.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B.这是在平民的要求和斗争下制定的
C.这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 D.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3、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
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
C
D
A
4、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 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 B.奴隶地位有所改善
C.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内容 D.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
5、孔子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
A.树立皇帝的权威 B.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C.制定完善的法律 D.传播基督教教义
A
C
我来自遥远的古罗马,历经千年,但痴心不改。虽然我蒙上了眼睛,但不代表我闭上了眼睛。看不见纷争者的面貌身份,就不会受诱惑,也不必怕权势。我将用正义之剑维护公平与正义,为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司法女神的内心独白: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七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学 案
课程标准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宾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
预习要求
了解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的演变过程,识记《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构成意义,初步形成本课知识体系
知识梳理
一、 从共和国到帝国
1 王政时代;古罗马建城之初,实行 制。
2 贵族共和制
(1)建立: ,罗马人推翻君主制,建立 ,实行贵族共和制
(2)机构组成:古罗马共和制机构主要由 、 、和 组成
其中,决策机构是 ,成员由 组成;平民可以参加 ,在共和国早期, 垄断一切国家权力。后来经过平民的长期斗争,贵族最终允许他们选举自己的官员,设立民了 以监督政府行为。
3 罗马帝国
(1)背景:古罗马积极对外扩张,成为 ;到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共和国内部
(2)元首制:公元前 , 确立个人独裁统治,实行元首制,被授予 尊号。
其实质是 ,因为在元首制下, 。
元首制给罗马带来了稳定的统治,进入近200年的 。
(3)公开的君主统治:3世纪,罗马陷入严重危机中, 彻底抛弃共和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4)罗马帝国的衰亡:395年,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拜占庭)继续存在了近千年。
二、罗马法
1 最初形式、开端:《十二铜表法》
(1)原因: 促进了法律的制定;在 的强烈建议下制订。
(2)内容:包括 、 、 ,基本上是过去 的汇编
其实质是明确维护 。
(3)意义:①虽然 ,但 ,因为
②是古罗马的第一部 ,始终是罗马的 。
2 发展:《十二铜表法》之后为维系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古罗马又制定了许多法律:如共和国时期制定了一系列保护 权益的法律;帝国时期的《卡拉卡拉敕令》授予了被征服者公民权等。
3 完备:查士丁尼法典
(1)原因:历代法律规模庞大,内容庞杂,使用不便。
(2)组成:查士丁尼法典又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由 、 、
、 四部分组成。
(3)影响:①标志着
②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4 公元前期286年,罗马确立 ,是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
小结:罗马法的地位:以 为开端,以 为总结的的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其原则为后世所沿用,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 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
预习反馈
1、所谓元首制,实质上披着共和外衣的
A、君主专制
B、贵族专制
C、军事独裁
D、君主立宪制
2、罗马法的影响表现为①《法国民法典》的制定以罗马的有关内容为蓝本②西方法律是对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的继承③中国秦朝时残酷的法律④对新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的影响
A、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有关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罗马法是古罗马一毓法律、法规的统称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渊源,《查士丁尼法典》是对罗马法的总结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
D、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4、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农和奴隶以公民权
参考答案
君主,公元前6世纪末;共和国、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元老院,贵族公民大会,贵族,平民保民官;地中海霸主,矛盾重重,27年,屋大维,奥古斯都,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元老院受元首控制,罗马和平,戴克里先
罗马共和国的诞生,平民保民官,民法,刑法,诉讼程序,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却是平民的胜利因为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权益
《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篡》《查士丁尼新敕》,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阿奎里亚法。
预习反馈 ABBA
21世纪教育网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了解屋大维、戴克里先、查士丁尼等影响罗马历史发展的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了解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及主要内容、作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上课前搜集有关罗马的资料,让学生自己来讲罗马发展的历史,尤其增强对共和政体的了解,用现代法律生活的实例来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罗马的政制和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罗马法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导入新课:
古希腊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回答: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雅典城邦的民主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古代一位诗人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如果说希腊的光荣体现在其城邦民主制度的话,那么古代罗马的伟大又体现在何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罗马本来是一个弹丸小国,后来却形成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罗马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血与火的历史,罗马的兴衰成败已经成为过去,但罗马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仍千古犹存。关于古罗马起源的传说有这样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特洛伊城在火光和叫喊中陷落了,全城遭到大屠杀,幸免于死的人全都沦为奴隶。混乱之中只有特洛伊国王的驸马阿伊尼阿斯逃出来,他的后人建立了一个王国。后来有一个公主,但公主的叔父在篡夺了王位后,为了防止公主结婚生子威胁自己的王位,便任命未婚的公主为巫女。这是主管祭神的职位,像修女一样不得结婚,美丽的公主和战神玛尔斯一见钟情,生了双胞胎,起名罗莫路和勒莫。叔父闻知此事大怒,将公主投入大牢,又把那双胞胎放在篮子里抛入台伯河,指望那篮子飘入大海将那双胞胎淹死。再说那兄弟俩的篮子被河口附近茂密的灌木丛构住而停了下来,两人的哭声引来了一只过路的母狼。意大利的狼都带点慈悲心,不但没吃掉双胞胎,反用自己的奶去喂养他们。后来一个放养人经过,发现了兄弟俩,将他们抱了回去抚养成人。这两人便是罗马的建造者。
讲授新课: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古罗马的历史一般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古罗马君主制称为王政时代)王政时代:这是罗马由氏族制社会向国家政权过度的时期,罗马城建立之初的政治是实行君主制。可到公元前6世纪,王权和贵族的矛盾却日益加深,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对国王说不”资料,思考君主制后期,政治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答)君主小塔克文是个暴君,其残暴统治引起贵族和人民的不满,他们联合起来发动起义,驱逐了塔克文及其家族,并为防止君主专制,而实行了贵族共和制。
共和时期: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政府是由哪些主要机构组成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 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
同学们还记得雅典是哪三个机构吗?提示: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
执政官:执政官有两名,行使最高行政权利,由选举产生。那他们是不是独裁者?
提示:不是。一切政令必须经两人同意方可执行,因此他们不是独裁者,只有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元老院和两名执政官可以联合任命独裁者指挥 军民抗战。独裁者的权利不受任何限制,但其在位时间不得超过半年。不过在实际运作中,很少发生两名执政官相互否决政令的局面。这重要是因为两名执政官通常都是一文一武,文官管理国家,武将在外征战。
罗马执政官一般有12名肩扛权标的雇从,权标是一束红带捆扎的笞棒,中间插有一把战斧,称为“法西斯”,象征国家最高权威。当罗马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执政官中的一人通常被推举为“独裁官”,集全权于一身。现今的“独裁”一词由此而来。
元老院:掌握着国家的决策权。元老院成员是由贵族组成的,贵族掌握国家的决策权。说明罗马共和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提示:奴隶制贵族专政。在确保执政官不会滥用权力和监视独裁者的一举一动都完全依赖于元老院。在决定宣战和官员任命上,元老院更是享有的特权。没有元老院的支持,执政官也好,独裁者也罢,统统寸步难行。有句话道尽了罗马共和制度的全部:“在共和国,权力尽归于元老院。”
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成员从贵族首领扩展到知名学者和德高望重的前执政官,许多罗马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曾经是元老院的议员,其中著名的当属加图和西赛罗。元老院的声望使其受到极大的尊敬,从外交国防到财政农工,执政官都必须征求元老院的见解。
公民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平民可参加,主要职权是什么?提示:选举工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可为什么罗马统治者同意设保民官?保民官怎么样保护平民的权利?阅读课文知识点“平民保民官”
在共和国时期内,贵族垄断一切国家权利,贵族与平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地位与权利十分不平等,如贵族与平民不能联姻,平民兵役,赋役负担沉重。这使得贵族与平民矛盾冲突不断,特别是富裕的平民更是要求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所以,平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与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迫使贵族做出让步,允许他们选举自己的官员,并同意设保民官,保民官要为平民说话办事,有权否决元老员决议,有权监督政府的行为。
为了保护平民的权利不受贵族任意侵犯,罗马共和国时代还颁布了一部成文法律《十二铜表法》
(过渡)罗马国力强盛后,就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经过几百年的对外征战,罗马从台伯河上的一个城邦国家逐渐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可以说,共和国早期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是一部从防守走向扩张的战争史。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以后,许多被征服民族不断发生奴隶大起义,罗马内部也内战不断,出现前三头政治同盟庞培、克拉苏、恺撒,最后恺撒取得独裁,恺撒被人刺杀后,混乱中其外甥屋大维继位,之后又出现后三头同盟:安东尼、雷必达、屋大维。在三头巨雄中,最终屋大维使长期内战和分裂的罗马重新统一起来。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赐给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正式确立元首制,标志着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帝国时代: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他创立了元首政制,公元前28年改组元老院,自任“元首”,意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他在公元前27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意为“神圣”“至尊”,“伟大”,可见他当时声望之大,这一年被认为是元首制,即帝国时代的开始之年。
奥古斯都都掌握着哪些权利?提示:集军政、司法、宗教等大权于一身。
据此分析元首制的实质?提示:表面看来屋大维的各种职权都由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授予,其实,屋大维刚开始是假借共和之名,独揽国家大权,加上在当时享受崇高的威望,使他凌驾于元老院和其他各种官职之上,成为最高的主宰者。特别是他掌握着军队的领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权,保证了他对国家事务的最高决定权。所以,屋大维建立的元首制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帝制。实质是隐蔽的专制君主制。而元老院的权力也大不如前,权力都在元首手中。这种大权集于一身,确立了教完整的统治秩序,使罗马帝国进入200年相对稳定时期,历史上成为“罗马和平”。
但这种打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专制能确保罗马帝国永远“和平”吗?为什么?
(学生答)不能。提示:这种专制君主制度下,君主没有权力的约束力,残暴凶狠,压制其它势力的发展,控制着元老院,对人民也实行残暴统治,引起各阶层的不满和反抗。从公元3世纪开始,罗马帝国陷入严重危机之中,284年戴克里先登上皇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国家机器,以巩固帝国的专制统治。在他统治时期,皇帝的称号从元首改为“多米努斯”(意为主人),正式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课文29页小字)。
(过渡)古罗马不断实行对外扩张,从台伯河畔小邦发展成跨亚、非、欧三大陆,公元117年,图拉真去世时罗马帝国南到北非北部一大片,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北至黑海周围,西靠海,西北甚至多达不列颠岛大半部分,水兼四海的超级帝国,版图如此大,而且又创造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特别是在法律方面有突出建树。刚才我们提到过,在共和国时代,罗马颁布了一部宪法,是什么?
(学生答)《十二铜表法》。
好,那下面我们来讲罗马法。
二、《十二铜表法》
1.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前已提过,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障自身的权益。公元前452—前451年,罗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铸造在青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场。其主要内容仍是维护贵族利益。迫于平民要求,于公元前450年,又增设两表,这就是《十二铜表法》。
2.内容:这些刻于12快铜牌之上的法律条文,内容涉及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对过去未成为的习惯法的汇编。(习惯法是指当时承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社会习惯和一些约定习俗的规则。在当时的罗马,习惯与法律没有明确的界限,贵族法官往往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了方便。成文法是指由国家依据程序制定,并用文字公布施行的法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有了成文法后贵族就不能象过去那样随意地解释法律了。)
举例: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债务的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说明)体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说明)有维护平民利益。
第8表:凡故意上伤人肢体而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必须偿付300盎司罚金,如果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说明)第8和11表说明有等级划分,不平等仍存在。
3.实质:仍是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
4.作用:《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的好处,但相对于习惯法而言,贵族不能再随意曲折并解释法律以触犯平民的权益。平民的权益或多或少得到了保障。《十二铜表法》
的制定是罗马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对后世法律的修订起了重大的作用。
(过渡)《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时代的法典。到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疆域非常辽阔。为了统治庞大的帝国,统治者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罗马法新增了许多新的内容,此时罗马法有公民法和万民法(公民法:基本上是共和国时期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它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还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十二铜表法》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等,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权力与义务,还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隶制。万民法是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及外邦自由民。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罗马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自由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诉讼权等个人权利等。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得到保证,妇女的婚姻平等权得到保障。)公元3世纪初,罗马境内自由民的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这样公民法与万民法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于是罗马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统一法时期,我们教材中阐述查士丁尼在位时的《民法大全》,就是属于统一法时期的罗马法。
三、查士丁尼法典
(简介查士丁尼)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时期的皇帝,他在527年登上了帝位。他登上王位时,东罗马已不再是像屋大维统治下的牛气冲天的大帝国。为了恢复罗马帝国昔日的那种全盛局面,他不断地进行一系列“收复”西部领土的措施,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狂热活动,在他执政早期,他为此达到不知疲倦的程度,被人形容为一个喜欢与黑夜为伴的恶魔。为重振罗马帝国雄风,加强皇权,于528年下令编纂法典。查士丁尼在世时,共完成三部法律汇编,有哪些?
1.内容:《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到三部法典颁布后,法学家又把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敕令汇编成集,称为《查士丁尼新敕》,以上四部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为查士丁尼法典。
2.影响:
⑴《十二铜表法》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而查士丁尼法典则使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⑵罗马法毕竟是时代的产物,它实质上是奴隶制的法律,是用来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因此,它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严格界定了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依据,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拿破仑的《法国民法典》就以罗马的有关规定为蓝本起草,英国、法国等也吸收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诉讼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罗马法直到今天我们仍可从中受益。(阅读课后知识链接“罗马法遗产在今天”。
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课堂小结:
从君主制到共和制再到帝制,罗马体制演变过程波澜壮阔,伴随着政制的变化和领土的扩张,罗马法律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罗马法的创设成型,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这也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法律成为人类政治活动和政治文明中的基本条件,近代初期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都以罗马法的理论为基础的。
板书设计:
一、 从共和国到帝国
⒈ 共和制
贵族共和制: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机构组成
保民官的设置: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⒉ 帝制
元首制:前27年,屋大维建立
君主统治:3世纪开始,戴克里先公开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
背景:共和国时期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汇编,维护了贵族的利益
地位:罗马法的渊源
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内容:《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地位:罗马法的完备阶段
3.评价: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第二单元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O小题,每小题4分, 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正确。)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回答l一4题
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 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 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2.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
①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②雅典的民主政治 为人类文明中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指出了一条道路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错误 D.①错误②正确
3.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 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A.雅典是城邦小国
B.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
C.国家发放参政补贴
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4. “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会第6次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12月),常务委员会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下面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绝对民主的政治制度,在《十二铜表法》里可得到印证
B.把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
C.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D.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政治措施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发展到曩高峰。回答5—7题
5.在伯里克利的民主改革中,最有利于平民参与政治的措施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取消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发放工作津贴
C.创立“陶片放逐法”
D.选举采用抽签或举手表决方式
6.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 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7.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 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 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经济最繁荣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成为古代欧洲文明的宝贵财富。回答8—10题
8.观察图片,下列对古代罗马雕塑作品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奴隶制文明的重要成果
②明显地服膺基督教神权
③表明文艺复兴成果丰硕
④蕴含强烈的人文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就其实质而言
A.地域决定政治
B.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方式不同而已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10.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 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古代中国和罗马都没有法律,只有皇帝的命令
B.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C.古代中国和罗马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超越法律的权利
D.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1题18分。第12题16分,第13题12分.第14题
14分,共6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七分之一,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现今中国的一个乡镇的大小。
材料二 公民大会时间长短不定,处理例行公事仅一个上午,较大议案可能要拖一天,如战争与和平问题,常需开多次会议才能确定。
材料三 克利斯提尼时期:制定“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
伯利克里时期: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从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共500人。陪审法庭由十个部落从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每部落各选600人,共6000人。
(1)材料一反映古代希腊城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
主政治顶峰时期的公民大会的职能。(4分)
(3)材料三中抽签选举的方式有什么优势和
缺陷 (6分)
(4)材料三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
是什么 试说明这种现象和材料一所述现象的关
系。(6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受伤害者在某些情况下有权对肇事者给予同样的伤害。这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解决纠纷方式叫做“同态复仇”……
……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例如,某人因葡萄蔓被毁而起诉,在诉讼中不用“树木”而称“葡萄蔓”,那么他将败诉,因为该法中只有“树木”一词……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以上条文选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效力。”……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材料三 查士丁尼的立法工作对古代罗马法做了很好的总结和归纳。当今世界人们对罗马法的了解,主要是根据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的《民法大全》。这套法学巨著至今仍是法学院学者和研究古代世界历史的各个方面的学者的必读经典,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1)依据材料一分析《十二铜表法》的局
限性。有人据此分析《十二铜表法》没有太多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看法。(6分)
(2)材料一、二的法律条文中相同的内容是什么 这说明罗马法制定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天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3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如果第三次没有出卖掉债务人的,或者没有人为债务人代为清偿和提供保证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债务人卖到外国甚至是杀死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是多数的,就由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
材料二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迈克尔H·哈特(美)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回答:
(1)读材料一,判断它可能出自哪部法律 说明你的理由。(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迈克尔·H·哈特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
人 (4分)
(3)你如何看待以上材料所涉及到的两部法律的历史地位 (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它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回答:
(1)通过演说词分析,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中占有何种地位 (2分)
(2)伯利克里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 这些优势在实践中是否得到充分的落实 试
举例说明你的观点。(6分)
(3)在雅典,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一种什么关系 (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A 4.A 5.B
6.D 7.B 8.C 9.B 10.A
二、非选择题
11.(1)小国寡民。
(2)是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对战争与和平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3)优势:相对公正、公平;劣势:可能会使素质不高的人参与政权。
(4)原始直接民主,公民广泛参与;因果关系,这种直接广泛的参与只有在小国寡民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实现。
12.(1)原始落后,程序僵化,极力维护债务奴隶制;这种说法不正确:《十二铜表法》作为第一个成文法,限制了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特权,在—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保护债务奴隶制;维护奴隶主专政。
(3) 《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13.(1)《十二铜表法》,因为该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2)因为查士丁尼颁布制定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其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
备阶段,成为后世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3)《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以这两部法律为标志的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法国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的有关内容为蓝本起草的。
14.(1)地位: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生活中占主体地位,是城邦政治的核心。
(2)优势: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才能是担任公职的先决条件,参加公职不论贫富,每个公民都关心国家事务,国家事务充分讨论,民主决策。没有充分落实。例如,雅典真正能参加公民大会的也只是男性公民。
(3)每个公民都把国家事务当作个人事务的—部分,每个公民都关心国家事务,熟悉国家事务,敢于对国家事务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