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跳远》(教案)-2021-2022学年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立定跳远》(教案)-2021-2022学年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02 17:1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平二
四年级《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课题
快乐的小青蛙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授课教师
上课班级
四年三班
上课时间






课标指出:
1、:体验运动过程。
这是一条情感目标,行为动词体验,学理解水平,学习内容运动过程。
2、了解动作名称及含义。
这是一条知识目标,行为动词说出,学理解水平,学习内容动作名称及含义。
3、初步掌握多种体育活动的方法。
这是一条技能目标,行为动词是掌握,学模仿水平,学习内容是多种体育活动方法。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二的教学内容。在之前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过下肢力量的培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预摆、蹬地腾空展腹、落地屈膝缓冲等技术动作,体验正确姿势的身体感受,发展学生协调性、下肢力量,提高跳跃的能力,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个性天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爱展现自我,对新事物好奇心强。对同伴和老师的肯定性语言,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合作意识和集体让预感开始萌生,特别是参加集体活动时非常乐于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偏爱集体游戏和抗性、竞争活动。但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相对较弱,控制能力比较差。




课标要求:
初步掌握多种体育活动的方法。教材分析指出:初步掌握预摆、蹬地腾空展腹、落地屈膝缓冲等技术动作。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预摆、蹬地腾空展腹、落地屈膝缓冲等动作要领,提高跳跃的能力。




课标要求:初步掌握多种体育活动的方法。学情分析指出: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相对较弱,控制能力比较差。通过对课标和学情的分析预测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知识目标:通过主题式情景教学,学生了解动作名称及含义。
技能目标:通过教师讲解、跳跃练习的形式,学生初步掌握预摆、蹬地腾空展腹、落地屈膝缓冲等动作要领。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练习,学生养成勇敢果断、服从集体、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人际关系,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教具
沙包若干、方形海绵垫若干




准备部分:(5分钟左右)
一、课堂常规练习:
1、体育委员整队
2、报告人数
3、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学习立定跳远
4、安排见习生
二、导入:故事导入。
慢跑热身,进行腰腹、膝关节、踝关节的拉伸及反口令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几种练习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创设情境,通过“愉快--紧张--喜悦”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为主教材内容的出现,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完成认知目标:学生通过讲解是、示范、演练等活动,掌握队形变化的口令及要领。】
基本部分:
(25分钟)
游戏:沙包接力。
游戏规则:学生分四组比赛,听到开始口令后,由第一名同学双手持沙包向后传递,后一名同学要在前一名同学头顶触碰沙包后再由两腿间接过沙包,以此类推,最快组为获胜。
【设计意图:传递沙包游戏的规则和动作要领与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十分相近,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练习了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同时,具有竞争力的游戏规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讲解动作要领:
1、教师做完整动作示范(镜面、侧面、背面)
2、教师讲解立定跳远动作要领:准备动作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经体前成上摆,展腹,同时两腿伸直,下摆时两臂经体前成下摆,屈膝,重心前移,起跳腾空时两脚同时快速用力蹬地,身体向前上方跳跃腾空,同时两臂快速上摆并展腹,落地时要两脚同时落地,两腿屈膝,重心下移进行缓冲。
方便记忆口令:一摆二蹬三起跳,落地缓冲不能少。
三、练习:
1、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跳跃练习,目标跳跃一块方形垫。(教师指导循视保护)
2、学生展示
3、教师做错误动作示范——分腿起跳
讲解错误点及纠错
4、分小组,组织学生练习,目标跳跃至及格线(教师循视指导保护)。
5、教师做错误动作示范——直膝落地
讲解错误点及纠错
6、分小组,组织学生练习,目标跳跃两块方形垫(教师循视指导保护)
7、教师做错误动作示范——预摆不协调
讲解错误点及纠错
8、分小组,组织学生练习,目标跳跃至记录线(教师循视指导保护)
【设计意图:完成技能目标:学会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发展协调能力和下肢力量。情感目标: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树立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四、结束部分:(5分钟左右)
1、放松:放舒缓音乐进行拉伸练习。
2、整队、小结。
3、送还器材、宣布下课。




通过课堂实践后,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时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时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力求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优点: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我将其归纳为:“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这里的“练”
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为此我做到了:
一、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本课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尝试运用自主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从事学习活动。
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与认知能力均较差,但是低年级小朋友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我抓住这一特点,在立定跳远教学时,综合运用练习、思考、探索、讨论、游戏等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过程。这样不但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我用游戏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体育教学的进行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良性的学习氛围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
不足之处:
本节课学生自主探究和练习的时间所占比重很大,在练习过程中纪律相对比较差,在小组安排上还存在不足。
改进及提高:针对分组纪律较乱,教师管理有难度的问题上我做了针对性的思考与研究,每小组应选出一名小组长进行组织和管理,充分利用好体育委员和各小组长的作用,以此优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纪律。这样就会更好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