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分子热运动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期物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1 分子热运动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期物理(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2 19:4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1
分子热运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海蛎煎是厦门传统美食。煎好的海蛎煎香气扑鼻,这是因为
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空隙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大雪纷飞
B.桂花飘香
C.灰尘飞舞
D.烟花绽放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B.扫地时尘土飞扬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秋天,桂花飘香
如图所示,两只直筒玻璃瓶,一只装有溴气,将另一只空瓶倒扣在上面。过一段时间,发现密度较大的溴气会进入上瓶的空气中,这是因为
A.分子间存在引力,溴分子与空气分子相互吸引的结果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溴分子冲上了上玻璃瓶
C.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D.物质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下列不属于扩散现象的
A.墨水滴在烧杯中,使整杯水变蓝
B.打扫卫生,看到阳光下飞扬的灰尘
C.长期堆煤的墙角,墙体变黑
D.在箱子里放上樟脑球,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气味
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需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很小
C.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破镜不能重圆,表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固体很难被压缩,因为固体被压缩后分子间距离变小斥力变得很大
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如图所示的各种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①抽取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②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拉离水面
③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
④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两只相同的集气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
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二、填空题
隔水蒸鸡是海南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鸡肉用盘子盛好放在装有清水的汤锅上蒸熟。盘子里的汤汁是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烹饪时,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发生了
现象。
如图所示,把两滴蓝墨水分别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
分钟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该现象说明

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会对市区环境进行监测,并对地区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


时更新的合肥
指数为
,空气质量优。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
的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沉降到地面。
在空气中的运动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固体不容易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力;若把两滴水靠在一起合成一滴,这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力;将
水和
酒精注入一个量筒,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
,这说明分子间有

三、简答题
使用酒精湿巾擦手时,人们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请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年初新冠肺炎开始在全球蔓延。为了阻止新冠肺炎的蔓延,戴口罩、隔离、喷洒消毒液,都能有效
的阻止其蔓延。

日九年级同学戴上口罩返校开学。当同学们进入教室,闻到了浓浓消毒液的气味,戴眼镜的同学的镜片上有了雾气。有的同学在手上、文具上喷洒酒精消毒,发现不一会酒精干了。手上喷洒酒精后有一点凉凉的感觉
。请你根据上面的描述和所学物理知识提出两个相关问题并回答。示例:问题:镜片上的雾气是怎样形成的?回答: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问题:
;回答:

()问题:
;回答: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煎好的海蛎煎香气扑鼻,这是因为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答案】B
3.
【答案】B
4.
【答案】D
【解析】溴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将一只空瓶扣在装有溴气的瓶子上面,抽去玻璃板后,空气向下扩散,溴气也会向上扩散,所以密度较大的溴气会进入上瓶的空气中,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5.
【答案】B
6.
【答案】C
【解析】酒精分子不断向四周扩散,能使人闻到酒精特殊的香味,这与酒精的分子不断运动有直接关系,而与其它分子的特性无关。
7.
【答案】A
8.
【答案】A
【解析】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正确;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
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
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中发生,比如长时间紧挨在一起的金板和铅板,金中有铅,铅中有金,故D错误。
9.
【答案】A
【解析】①气体混合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②用力拉离水面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③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④压平后吊住大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②④符合题意。
10.
【答案】D
【解析】A.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到左右两个瓶子颜色变均匀了,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扫地时灰尘飞扬”是固态颗粒的机械运动,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不同,故B错误;
C.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两瓶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仍然在运动,故C错误;
D.因为
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两气体混合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故D正确。
二、填空题
11.
【答案】液化;扩散
【解析】由于鸡与水不接触,所以盘子里的汤汁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烹饪时,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发生了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
12.
【答案】蓝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扩散得越快
【解析】蓝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蓝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这说明分子的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13.
【答案】不属于
14.
【答案】斥;引;间隙
【解析】()固体不容易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若把两滴水靠在一起合成一滴,这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将
的水和
的酒精注入一个量筒中,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
,即液体的总体积变小,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三、简答题
15.
【答案】用酒精湿巾擦手时,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酒精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所以我们会闻到酒精气味。(或扩散现象、酒精分子扩散到空气中)
16.
【答案】为什么在手上、文具上喷洒酒精消毒,发现不一会儿酒精干了;因为酒精汽化了;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浓浓消毒液的气味;因为消毒液发生了扩散
【解析】()有的同学在手上、文具上喷洒酒精消毒,发现不一会酒精干了,是因为酒精汽化成酒精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了。
()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浓浓消毒液的气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发生了扩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