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棒垒球—快速上步接左右侧地滚球》教学设计
(水平一
二年级)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将软式棒垒球融入常态体育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软式棒垒球技能和增强学生运动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学中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标教育理念,通过创设情景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敢于挑战的精神,形成尊重同伴、鼓励队友、建立自信心的良好体育品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上步接左右侧地滚球的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软式棒垒球主要由进攻、防守、战术三部分组成,其中进攻包括击球、跑垒;防守主要指的是传接球,而传接球又分为肩上传接球、下手抛接球和传接地滚球,传接地滚球在实战比赛中的运用频率很高,所以在小学六年棒垒球教学中,每学期都会以一个单元出现。本学期二年级传接地滚球单元教学安排了三次课,分别是:快速上步接正面地滚球、快速上步接左右侧地滚球和快速上步接地滚球,本课属于传接地滚球单元的2次课。软式棒垒球需要的精准判断和快速反应能力可以恰到好处的提高学生在运动能力上的灵敏性,基于二年级学生使灵敏性发展的天窗期,所以选择这个教材。
三、学情分析
水平一二年级的学生是发展灵敏性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充沛但注意力时间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游戏和情景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本阶段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我所教授的本班学生已初步学习了正前方传接地滚球,但由于接触这个项目较少,所以其快速反应、观察判断能力有待提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核心素养发展需求,本节课在运动能力方面主要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及观察判断力;在健康行为方面激发学生对棒垒的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本课的学练中;在体育品德方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四、教学目标
认知:学生了解快速上步接左、右侧地滚球移动步伐和身体站位的动作要领。
技能:10次上步接球,能够完成7次;提高学生观察判断、快速反应能力。
情感: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课学练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形成尊重同伴、鼓励队友、建立自信的良好体育品德。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在快速反应中掌握交叉步和站位的技术动作。
难点:同学之间的互相配合。
六、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语言提示法、示范讲解法。
学法:变换练习法、合作探究法。
七、设计思路
A、动作技术学习游戏化,适应学生年龄特点。
B、动作技术学习阶梯化,循序渐进达成目标。
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八、教学计划表
快速上步接左右侧地滚球
教材
快速上步接左右侧地滚球
课
次
1
教学目标
认知:学生了解快速上步接左、右侧地滚球身体站位和移动步伐的动作要领。
技能:10次上步接球,能够完成7次;提高学生观察判断、快速反应能力。
情感: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课学练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形成尊重同伴、鼓励队友、建立自信的良好体育品德。
课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过程目标
时间
次数
教学活动一︵开始部分︶
教学活动二
︵获取密钥︶
教学活动二
︵获取密钥︶
教学活动三︵勇敢
闯关
︶
教学活动三︵勇敢
闯关
︶
课堂常规
A:技能初探:
石头、剪刀、布。
2.找朋友。
3.教师示范。
B、技术提升
一关:
1.上步接5m左右侧慢速地滚球。
二关:
上步接8m不定向快速地滚球。
1.正面接不定方向快速地滚球。
2.背转身接不定方向快速地滚球
。
三关:
1.两人同时接8m不定方向快速地滚球。
1.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提出课堂口号。
1.利用学生熟悉的石头、剪刀、布解决移动步伐—交叉步的练习,组织学生向后转,当听到老师喊HI及时回应并转身,根据老师手的指向做出左右两侧的两步移动练习。
2.老师组织学生分为两大组,分别在两个场地找朋友。
3.老师在同学传球的帮助下给同学们做快速上步接左右侧地滚球示范动作。
1.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组织学生喊色后进行反传快速地滚球练习。例如:喊黄色将传至绿色标志碟。
2.教师示范讲解,组织学生练习,对传球时机恰当、接球快又准,的同学奖励小红花。
1.教师示范讲解,提示学生可以通过击掌。喊“快”的声音刺激来压迫前面同学在正确动作的技术上快速上步接球。
1.体委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学生相互握手鼓励。
在老师提示下做快速、正确的剪刀布练习。
2.学生在老师播放的音乐及哨声控制下愉快的玩儿找朋友游戏。
3.学生积极配合,认真观看。
1.小组配合,传球同学喊“HI
绿”之后将球传入绿色标志碟,接球同学观察判断做出交叉步,快速移动至身体正对来球方向接球,反之,相同。
1.学生小配合,通过观察判断球的方向做出及时移动。
2.根据老师要求,小组配合练习,喊名字声音洪亮。
1.两人配合,有序练习。
××××××
××××××
××××××
××××××
Δ
×:学生
Δ:老师
要求:快、静、齐
×
×
×
×
×
×
×
×
×
×
×
×
×
×
×
×
要求:动作到位;
反应迅速
音乐响起后,同学们在各自区域内交朋友,找到朋友后面对面屈膝蹲下两臂侧平举掌心朝前互喊HI,然后击掌喊出交出的朋友个数,然后迅速寻找下一“球球”直到音乐结束,两腿分开,双手扶膝盖,屈膝不动。
×
×
×
×
×
×
×
×
×
×
×
×
×
×
×
×
×
Δ
×:学生
Δ:老师
要求:认真观看。
一关:组织队形
要求:
1.相互配合、评价。
2.传球方向准确、速度慢速。
3.按照规则练习。
二关:组织队形:
1.要求:
A.传球同学在喊色之后做出正确的传球方向。
B.球速——快速。
2要求:
A.
传球同学要大声喊出接球同学的名字,在接球同学转身第一时间将球传出。
B.接球同学听到自己的名字之后,要第一时间大声回应并迅速转身,判断球的方向做出及时移动。
组织队形同上
1.要求:
A.站在指定位置练习。
B.无论后面同学是接到球都把球给前面同学。
C.前面同学漏球时,后面同学协防。
D.当两人都没有抢到球,由前面同学捡球。
E.前面同学启动慢时,后面同学可从外侧快速上步抢球,但不可以推搡。
1.规范行为习惯,提倡文明礼仪。
2.相互鼓励,建立自信。
1.通过石头、剪刀、布游戏,使学生初步体会交叉步技术动作,同时发展观察判断力。
2.通过找朋友游戏让学生体会正前方站位,发展灵敏性,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为突破难点做准备。
3.通过教师的完整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技术动作整体概念。
1.通过本环节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交叉步和正前方站位技术动作,为突破教学重点做铺垫,达成认知目标。
1.通过喊色后反传快速地滚球练习,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判断和快速反应能力。
2.通过背向听音刺激,让学生巩固技术动作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快速反应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1.通过背后施压来强化学生技术动作;深入发展快速反应能力;达成技能目标,为下一环节比赛做铺垫。
1.1min
1次
2.1min
1次
1.4min
6次
2.4min
2次
3.2min
1.6min
4次
1.4min
2次
2.4min
2次
1.6min
2次
教学活动四︵合作共赢︶
C.技术实战化
游戏:跑垒赛
1.老师讲规则。
2.学生比赛,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宣布成绩,进行评价。
1.认真听规则。
2.小组比赛,团结协作,斗智斗勇,加油鼓励。
3.
统计对方分数上报老师。
规则:
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组一攻一防),攻方站在指定位置依次由本垒向场地内发快速地滚球,然后沿黄色垒垫依次快速跑垒,跑出去1分,一垒2分,二垒3分,三垒4分,本垒5分。守方通过组内配合将球快速传入圈内,由圈内同学持球举手杀,攻方停止跑垒,由守方判定分值,圈内同学快速将球放入指定器材内,下一名同学进圈,开始下一局比赛。直到攻方每名同学完成一次传球,守方每名同学完成一次举手杀,攻守交换。
要求:
1.
分值出现歧义由守方判定。。
2.
界外球、高球直接判0分
3.
攻方同学要跳起来为本组跑垒同学加油。
4.
攻方被判定分值后要继续跑完垒位,方可站在分值区。
5.
守方每名同学都有一次举手杀。
1.通过规则的制定,强化学生规则意识。
2.通过分值的简化、举手杀的换位,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增强学生责任感。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达成情感目标。
5min
1次
教学活动四︵结束部分︶
拉伸放松
《有志者事竟成》
1.随着音乐,教师带领进行拉伸放松。
1.在音乐节奏下,随着教师示范进行拉伸练习。
组织:散点队形
要求:舒缓拉伸
消除疲劳,
放松身心。
2min
1.总结评价。
2.下课。
1.总结本课内容,评价表现情况,提出希望。
2.布置家庭作业:本周每天练习击掌3次抛接沙包60次。
1.积极回答教师问题,对自己的表现做个评价。
2.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
××××××
××××××
××××××
Δ
×:学生
Δ:老师
要求:1.快、静、齐
2.学生踊跃发言
1.通过师生问答,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通过抛沙包练习,强化学生空间判断力,为上手传接球做铺垫。
1min
预计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5%~50%
练习强度:中度
器材使用
篮球场地一块、软式棒垒球20个、红标志碟8个、黄色标志碟8个、棒垒球垫2套、不同颜色标记贴若干、音响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