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同步训练(Word版,附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同步训练(Word版,附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03 23:3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勾股定理》同步培优提升训练(附答案)
选择题
1.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3,4,5
B.4,5,6
C.5,12,13
D.9,12,15
2.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0.3,0.4,0.5
B.10,15,18
C.,,
D.6,8,10
3.如图,由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大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长分别是13,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16
B.25
C.144
D.169
4.在△ABC中,若AC2﹣BC2=AB2,则(  )
A.∠A=90°
B.∠B=90°
C.∠C=90°
D.不能确定
5.如图,在△ABC中,AB⊥BC,其中AC=2.5,AB=1,P是BC上任意一点,那么线段AP的长度可能为(  )
A.0.5
B.0.7
C.2.3
D.2.8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则a2+b2=c2
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和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C.在Rt△ABC中,∠C=90°,所以a2+b2=c2
D.在Rt△ABC中,∠B=90°,所以a2+b2=c2
7.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7
C.5和7
D.25或7
8.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为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
A.47
B.13
C.11
D.8
9.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比其中一直角边长大3,另一直角边长为9,则斜边长为(  )
A.15
B.12
C.10
D.9
10.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的B′处,点A对应点为A′,且B′C=3,则AM的长是(  )
A.1.5
B.2
C.2.25
D.2.5
11.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若AC=3,AB=5,则DE等于(  )
A.2
B.
C.
D.
12.勾股定理是历史上第一个把数与形联系起来的定理,其证明是论证几何的发端.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
A.B.
C.D.
填空题
13.在△ABC中,∠C=90°,若a=5,b=12,则c= 
 .
14.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6,8,10,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 
 .
15.在Rt△ABC中,∠C=90°,AB=15,BC:AC=3:4,则BC= 
 .
16.在△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
 
 .
17.如图,在高为5m,坡面长为13m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
 
 m.
18.如图,圆柱形容器高为18cm,底面周长为24cm,在杯内壁离杯底4cm的点B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2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从外壁A处到达内壁B处的最短距离为 
 cm.
19.如图,台阶阶梯每一层高20cm,宽40cm,长50cm.一只蚂蚁从A点爬到B点,最短路程是
 
 .
20.如图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作半圆,其中两个半圆的面积,S2=2π,则S3是 
 .
21.如图是一个外轮廓为矩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的尺寸(单位:mm),计算两圆孔中心A和B的距离为 
 mm.
2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2=  ,∠ABC= 
 °.
23.如图,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 
 .
解答题
24.如图,在Rt△ABC中,∠BCA=90°,AC=12,AB=13,点D是Rt△ABC外一点,连接DC,DB,且CD=4,BD=3.
(1)求BC的长;
(2)求证:△BCD是直角三角形.
25.如图是美国总统Garfield于1896年给出的一种验证勾股定理的办法,你能利用它证明勾股定理吗?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提示:如图三个三角形均是直角三角形)
26.如图1,一架云梯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云梯的顶端距地面15米,梯子的长度比梯子底端离墙的距离大5米.
(1)这个云梯的底端离墙多远?
(2)如图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8m,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多少米?
27.八年级(2)班的小明和小亮同学学了“勾股定理”之后,为了测得图中风筝的高度CE,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测得BD的长为15米(注:BD⊥CE);
②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BC的长为25米;
③牵线放风筝的小明身高1.6米.
(1)求风筝的高度CE.
(2)过点D作DH⊥BC,垂足为H,求BH、DH.
28.某地区为了开发农业,决定在公路上相距25km的A、B两站之间E点修建一个土特产加工基地,使E点到C、D两村的距离相等,如图,DA⊥AB于点A,CB⊥AB于点B,DA=15km,CB=10km,求土特产加工基地E应建在距离A站多少km的地方?
29.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周围上百千米的范围内形成极端气候,有极强的破坏力,如图,有一台风中心沿东西方向AB由A行驶向B,已知点C为一海港,且点C与直线AB上的两点A,B的距离分别为AC=300km,BC=400km,又AB=500km,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周围250km以内为受影响区域.
(1)求∠ACB的度数;
(2)海港C受台风影响吗?为什么?
(3)若台风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当台风运动到点E处时,海港C刚好受到影响,当台风运动到点F时,海港C刚好不受影响,即CE=CF=250km,则台风影响该海港持续的时间有多长?
30.如图,△ABC中,∠ACB=90°,AB=5cm,BC=3cm,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折线A﹣C﹣B﹣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若点P在AC上,且满足PA=PB时,求出此时t的值;
(2)若点P恰好在∠BAC的角平分线上,求t的值.
31.如图,Rt△ABC中,∠ACB=90°,D为AC上一动点(不与点A、C重合),过D作DE⊥AB于E.
(1)当BD平分∠ABC时
①若AC=8,BC=6,求线段AE的长度;
②在①的条件下,求△ADB的面积;
(2)延长BC、ED相交于点F,若CD=CB,∠CDF=60°,求∠DBE的度数.
3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BC=AD=4,AB=CD=10,∠DCB=90°,E为CD边上的一点,DE=7,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边AB向终点B运动,连接PE,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BE的长;
(2)若△BPE为直角三角形,求t的值.
参考答案
1.解:A.32+42=52,则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42+52≠62,则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52+122=132,则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92+122=152,则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2.解:A、0.3,0.4,0.5不是正整数,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102+152≠182,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不是正整数,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62+82=102,且都是正整数,是勾股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解:
根据勾股定理得出:AB=5,
∴EF=AB=5,
∴阴影部分面积是EP2+PF2=25,
故选:B.
4.解:∵AC2﹣BC2=AB2,
∴AC2=BC2+AB2,
∴∠B=90°.
故选:B.
5.解:∵P是BC上任意一点,
∴AB≤AP≤AC,
即1≤AP≤2.5,
故选:C.
6.解:在直角三角形中只有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且斜边对角为直角.
A、不确定c是斜边,故本命题错误,即A选项错误;
B、不确定第三边是否是斜边,故本命题错误,即B选项错误;
C、∠C=90°,所以其对边为斜边,故本命题正确,即C选项正确;
D、∠B=90°,所以斜边为b,所以a2+c2=b2,故本命题错误,即D选项错误;
故选:C.
7.解:分两种情况:
①当3和4为直角边长时,
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的平方,即斜边长的平方=32+42=25;
②4为斜边长时,
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的平方=42﹣32=7;
综上所述:第三边长的平方是25或7;
故选:D.
8.解:设中间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x、y,最大正方形E的边长为z,由勾股定理得:
x2=3+5=8;
y2=2+3=5;
z2=x2+y2=13.
故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z2=13.
故选:B.
9.解:设斜边长为x,则一直角边长为x﹣3,
根据勾股定理得92+(x﹣3)2=x2,
解得x=15.
故选:A.
10.解:设AM=x,
连接BM,MB′,
在Rt△ABM中,AB2+AM2=BM2,
在Rt△MDB′中,B′M2=MD2+DB′2,
∵MB=MB′,
∴AB2+AM2=BM2=B′M2=MD2+DB′2,
即92+x2=(9﹣x)2+(9﹣3)2,
解得x=2,
即AM=2,
故选:B.
11.解:在Rt△ACB中,由勾股定理得:BC=4,
连接AE,
从作法可知: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根据性质得出AE=BE,
在Rt△ACE中,由勾股定理得:AC2+CE2=AE2,
即32+(4﹣AE)2=AE2,
解得:AE=,
在Rt△ADE中,AD=AB=,由勾股定理得:DE2+()2=()2,
解得:DE=.
故选:C.
12.解:在A选项中,由图可知三个三角形的面积的和等于梯形的面积,
∴,
整理可得a2+b2=c2,
∴A选项可以证明勾股定理,
在B选项中,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四个三角形的面积加小正方形的面积,
∴,
整理得a2+b2=c2,
∴B选项可以证明勾股定理,
在C选项中,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四个三角形的面积加小正方形的面积,
∴,
整理得a2+b2=c2,
∴C选项可以说明勾股定理,
在D选项中,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四个矩形的面积的和,
∴(a+b)2=a2+2ab+b2,
以上公式为完全平方公式,
∴D选项不能说明勾股定理,
故选:D.
13.解:在△ABC中,∠C=90°,a=5,b=12,
∴c=13
故答案为:13.
14.解:∵62+82=102,
∴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此三角形的面积为:×6×8=24.
故答案为:24.
15.解:设BC=3x,AC=4x,又其斜边AB=15,
∴9x2+16x2=152,
解得:x=3或﹣3(舍去),∴BC=3x=9.
故答案为:9.
16.解:此题应分两种情况说明:
(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在Rt△ABD中,
BD=9,
在Rt△ACD中,
CD=5
∴BC=5+9=14
∴△ABC的周长为:15+13+14=42;
(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
在Rt△ABD中,BD=9,
在Rt△ACD中,CD=5,
∴BC=9﹣5=4.
∴△ABC的周长为:15+13+4=32
故答案是:42或32.
17.解:由勾股定理得:
楼梯的水平宽度==12,
∵地毯铺满楼梯是其长度的和应该是楼梯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的和,
∴地毯的长度至少是12+5=17(米).
故答案为:17.
18.解:如图,将杯子侧面展开,作A关于EF的对称点A′,
连接A′B,则A′B即为最短距离,
在直角△A′DB中,由勾股定理得
A′B=20(cm).
故答案为:20.
19.解:如图所示,
∵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为20cm,宽40cm,长50cm,
∴AB=130(cm).
答:蚂蚁沿着台阶面爬行到点B的最短路程是130cm.
故答案为:130cm.
20.解: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得:a2+b2=c2,
∴a2+b2=c2,
变形为:()2π+()2π=()2π,即S2+S3=S1,
又S1=,S2=2π,
则S3=S1﹣S2=﹣2π=.
故答案为:
21.解:∵AC=150﹣60=90mm,BC=180﹣60=120mm,
∴AB=150mm.
22.解:连接AC.
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B2=12+32=10,
AC2=BC2=12+22=5,
∵5+5=10,即AC2+BC2=AB2,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45°.
故答案为:10,45.
23.解:易证△AFD′≌△CFB,
∴D′F=BF,
设D′F=x,则AF=8﹣x,
在Rt△AFD′中,(8﹣x)2=x2+42,
解之得:x=3,
∴AF=AB﹣FB=8﹣3=5,
∴S△AFC=?AF?BC=10.
故答案为:10.
24.(1)解:∵Rt△ABC中,∠BCA=90°,AC=12,AB=13,
∴BC=5;
(2)证明:∵在△BCD中,CD=4,BD=3,BC=5,
∴CD2+BD2=42+32=52=BC2,
∴△BCD是直角三角形.
25.证明:∵,
∴(a+b)(a+b)=2ab+c2,
∴a2+2ab+b2=2ab+c2,
∴a2+b2=c2.
26.解:(1)根据题意可得OA=15米,AB﹣OB=5米,
由勾股定理OA2+OB2=AB2,可得:152+OB2=(5+OB)2
解得:OB=20,
答:这个云梯的底端离墙20米远;
(2)由(1)可得:AB=20+5=25米,
根据题意可得:CO=7米,CD=AB=25米,
由勾股定理OC2+OD2=CD2,可得:OD=2
∴BD=24﹣20=4米,
答: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4米.
27.解:(1)在Rt△CDB中,由勾股定理,得CD=20(米).
所以CE=CD+DE=20+1.6=21.6(米);
(2)由得,
在Rt△BHD中,BH=9
28.解:设AE=x千米,则BE=(25﹣x)千米,
在Rt△DAE中,DA2+AE2=DE2,
在Rt△EBC中,BE2+BC2=CE2,
∵CE=DE,
∴DA2+AE2=BE2+BC2,
∴152+x2=102+(25﹣x)2,
解得,x=10千米.
答:基地应建在离A站10千米的地方.
29.解:(1)∵AC=300km,BC=400km,AB=500km,
∴AC2+BC2=AB2,
∴△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
(2)海港C受台风影响,
理由:过点C作CD⊥AB,
∵△ABC是直角三角形,
∴AC×BC=CD×AB,
∴300×400=500×CD,
∴CD=240(km),
∵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周围250km以内为受影响区域,
∴海港C受台风影响;
(3)当EC=250km,FC=250km时,正好影响C港口,
∵ED=70(km),
∴EF=140km,
∵台风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
∴140÷20=7(小时).
答:台风影响该海港持续的时间为7小时.
30.解:(1)设存在点P,使得PA=PB,
此时PA=PB=2t,PC=4﹣2t,
在Rt△PCB中,PC2+CB2=PB2,
即:(4﹣2t)2+32=(2t)2,
解得:t=,
∴当t=时,PA=PB;
(2)当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时,如图1,过点P作PE⊥AB于点E,AP=2t,
此时BP=7﹣2t,PE=PC=2t﹣4,BE=5﹣4=1,
在Rt△BEP中,PE2+BE2=BP2,
即:(2t﹣4)2+12=(7﹣2t)2,
解得:t=,
∴当t=时,P在△ABC的角平分线上,
当点P运动到点A时,也符合题意,此时t=6,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的值为或6.
31.解:(1)①在Rt△ABC中,AB=10,
∵BD平分∠ABC,
∴BE=BC=6,CD=ED,
∴AE=10﹣6=4;
②在Rt△ADE中,
(8﹣DE)2=DE2+AE2,即(8﹣DE)2=DE2+42,
解得DE=3,
则△ADB的面积为10×3÷2=15;
(2)∵∠CDF=60°,
∴∠F=90°﹣60°=30°,
∴∠ABC=90°﹣30°=60°,
∵CD=CB,∠ACB=90°,
∴∠DBC=45°,
∴∠DBE=60°﹣45°=15°.
32.解:(1)∵CD=10,DE=7,
∴CE=10﹣7=3,
在Rt△CBE中,BE=5;
(2)当∠BPE=90°时,AP=10﹣3=7,
则t=7÷1=7(秒),
当∠BEP=90°时,BE2+PE2=BP2,即52+42+(7﹣t)2=(10﹣t)2,
解得,t=,
∴当t=7或时,△BPE为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