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黑和土地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三黑和土地课件(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3 07:5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
六年级(上册)·
人教
21.三黑和土地
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那么三黑是怎样对待土地的?诗中还写了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来学习《三黑和土地》这首诗吧!
自读要求
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感。
②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3节):有了土地,农民欢喜异常。
第二部分(第4~8节):三黑翻地耙地。
第三部分(第9~12节):今夕对比。
第四部分(第13~14节):三黑的美好憧憬。
第五部分(第15节):三黑的喜悦心情。
农民一有了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先来尝一尝。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
躺在土里试一试,
看温暖不温暖,
合适不合适。
这几节深切地表达了农民爱土地、爱庄稼的感情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么松散的地,
简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是比喻句,突出表现了三黑耙的地又光又顺。
“简直是一张软床”也是一个比喻句,说明三黑把地耙得很松软,更适合庄稼生长。
三黑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这么好的床,
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就想发芽,
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叫麦籽儿睡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等句子是拟人句,写麦籽儿在地上睡得舒服,突出三黑的地耙得好。
小时候因为逮蝈蝈儿,
常常挨骂,
爹娘骂:不好好拾柴火。
地主骂:坏了他的庄稼。
旧社会,农民生活穷困,他们的孩子从小就要劳动,而且穷苦人家的孩子在地主眼里是毫无地位的。
他又在打算:明年要跟人合伙,把地浇得肥肥的,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再买头小毛驴,打完场赶着送公粮;驮着老伴儿看闺女,上东庄。
三黑有了土地后,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打算?
合伙种地
买小毛驴
送公粮
上东庄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烟儿也叫得更欢。
这部分表现农民有了土地后的喜悦心情,体现了解放区施行土地改革的优越性。
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
三黑勤劳、憨厚、纯朴的农民形象,他是中国农民形象的代表。
这首诗歌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表情达意上有哪些技巧?
《三黑和土地》这首诗在语言上朴实自然、清新隽永,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为了表情达意,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课堂小结
土地是农民的根,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农民真正成为了土地的主人,所以他们热爱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拥护让他们获得土地的新政策。同学们,我们都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养育我们的这片热土。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