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盼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盼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3 07:5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
六年级(上册)·
人教
17.盼
第一课时
有一位作家,她的童年曾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她的这些童年趣事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盼》,来了解这位作家童年的趣事吧!
《盼》
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不理解的词语,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清词意。
我会认
xiù
péng
fēng
guì
suō











xuān














rǎng
chún
bèng

shuǎi


jiàng
我会认
词语解析
痱子:
披在肩上没有袖子的外衣,形如斗,故称斗篷。
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痱子是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
比喻理由正当充分,说话有气势能让人信服。
窸窸窣窣:
斗篷:
理直气壮:
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妈妈给“我”买了一件雨衣,于是“我”盼望着下雨。一天,终于下雨了,我”就变着法子想让妈妈放“我”出去,可是没有成功。第二天去上学时,“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穿着雨衣去上学了。
妈妈送给“我”一件雨衣,于是“我”天天盼望着下雨。
一天放学路。上下雨了,“我”回到家后,变着法子想让妈妈放“我”穿雨衣出去,可是没有成功。
“我”终于穿上了雨衣去,上学,心情非常愉快。
第一部分
(第1—3自然段)
第二部分
(第4—17自然段)
第三部分
(第18—20自然段)
xiù
péng
fēng
guì
suō






xuān







rǎng
chún
bèng

shuǎi

jiàng
课堂小结
很多人都喜欢晴天,可文中的“我”却天天盼望着下雨,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去看看围绕雨衣发生的故事。
17.盼
第二课时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来看看课文围绕雨衣写了哪些事。
读一读课文第1至3自然段,说一说,妈妈送了“我”一件什么样的雨衣?
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我”收到妈妈送“我”的新雨衣后的表现: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天晴的时间很长。
下雨后,“我”想用什么理由穿雨衣到外边去呢?
“我”想以买酱油的名义穿雨衣出去,可是妈妈已经把酱油买回来了,所以“我”没有成功。
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想让妈妈知道外面下雨了。
想一想,“我”为什么想让妈妈看窗外?
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急忙背过身子盯住碗架,上面的瓶瓶罐罐确实满满当当,看来不会有出去买东西的希望了。
想找到空的瓶子或罐子,从而找个出去买东西的理由。
我”当时为什么要“盯住碗架”?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
“不住地”表现出“我”当时想出去的急切心情
“我”出不去,心里担心什么呢?“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吗?
“我”担心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结果雨真的停了。
雨前场景描写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想一想,为什么要写这雨后的景色?
小杨树上的雨点和“我”想象中雨淋在雨衣上的雨点进行比较,感受“我”想穿着雨衣去雨中的急切心情。
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从“理直气壮”这个词语可以感受到,这一次,“我”觉得自己再也不用求妈妈了,可以名正言顺地穿雨衣出去了。
课堂小结
一件小小的雨衣,让“我”盼望下雨,并在下雨时千方百计地想穿雨衣到外面去。作者用充满童趣的笔调,写出了儿时的天真和无邪。同学们,你们想把自己童年的天真无邪也写出来吗?请在课后试着写一写吧!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