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B)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形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上述材料体现了( )
A.细胞膜中蛋白质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2.胆固醇、小分子的脂肪酸等脂溶性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膜上镶嵌了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
C.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D.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3.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是( )
①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③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④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变形虫伸出伪足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4.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胆固醇结合,将信息传递给
靶细胞
B.受精作用、输血时要严格配血都与细胞识别有关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只起物质运输通道的作用
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信息交流
5.下表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实例(实验)
结论(假说)
A
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人的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
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D
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融合实验中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
细胞膜是镶嵌结构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
B.原核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
C.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
D.吞噬细胞的吞噬病菌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7.下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③表示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在细胞膜的内外两侧都有,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
B.②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其构成元素只有C、H、O、N
C.③在同一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中的数量相同
D.③在核糖体上合成
8.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这三种细胞器都有( )
A.少量DNA
B.能量转换的功能
C.运输蛋白质的功能
D.膜结构
9.下列关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线粒体,c为叶绿体
B.a、c、d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C.b、d上进行的生理活动都需要a提供能量
D.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b、c的参与
10.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核糖体(含蛋白质和某种RNA)和溶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不含磷脂分子,也不含P
B.核糖体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
C.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少
D.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11.红心火龙果含糖量高,并含有解毒作用的粘胶状植物性蛋白,对人体有保健功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粘胶状植物性蛋白由核糖体合成
B.火龙果的红色果浆与液泡中的色素有关
C.红心火龙果甜度高与果肉细胞中的淀粉有关
D.果实中的膳食纤维主要是细胞壁中的纤维素
12.泛素化是乳酸菌中发现的一种蛋白质加工方式,指短的泛素蛋白在泛素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到目标蛋白的赖氨酸侧链基团上。在乳酸菌中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
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细胞质
13.下图为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 )
A.囊泡1和囊泡2包裹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
B.若无其他细胞器的参与,则图示过程一般不能正常进行
C.囊泡1和囊泡2不属于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完成图示过程,细胞器3的膜面积基本不变
14.伞藻是单细胞藻类,细胞长2~5
cm,可分为“帽”、柄和假根三部分,细胞核在基部。下图为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过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证实伞藻的遗传物质均位于细胞核中
B.伞藻的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C.控制伞藻“帽”形态的基因应位于细胞核中
D.伞藻的细胞核上核孔数目与细胞代谢强弱无关
15.甲、乙、丙三图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或细胞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乙、丙分别是线粒体、细胞核、细菌
B.三种结构中都有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
C.从结构上看,甲和乙的相同点是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D.从功能上看,甲和丙的相同点是都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6.模型方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常会用到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b
c
d
A.a属于物理模型
B.b属于概念模型
C.c属于数学模型
D.d属于物理模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8分)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无处不在,当这些细菌、病毒侵入机体后,人体内的白细胞会发挥重要的防卫功能。下图表示白细胞吞噬并消灭细菌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细胞与植物叶肉细胞相比,没有
、
、
等结构。?
(2)白细胞能吞噬细菌,这与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有关。白细胞能分解细菌,则与小泡内的水解酶有关,水解酶先在[②]
上合成,再经内质网运输到[④] 加工,
最后由小泡运到吞噬泡内,将细菌分解。?
(3)控制水解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①]
中,体现了该结构作为 中心的重要功能。?
18.(10分)图甲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丙、丁是图甲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和[ ];可能含有色素的是[ ]和[ ];结构15与[ ]的形成有关。
(2)图乙、丙、丁所示结构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 。图乙、丙所示结构分别是 、 。?
(3)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有
?
(填结构名称),要获得细胞中的细胞器所用的方法是 。 ?
19.(12分)下图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A~F为结构名称,①②代表分泌蛋白分泌时的转移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结构名称。
A:
B:
D:
F: ?
(2)图中未表示出来的两种具膜细胞器是 、 。 ?
(3)完成过程①和②的膜结构是
,这个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
(4)B主要是由 和 组成的。?
20.(14分)2017年末,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国诞生。科学家获得克隆猴的实验过程如右上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重组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合成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该物质是在细胞质中的 上合成的,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间频繁的
?
。?
(2)图中克隆猴的性状与
(填“A”或“B”)猴相似,原因是
。?
(3)若要使B猴去核后的体细胞恢复生命活动,可对其进行
的实验操作。?
(4)该实验结果表明了细胞核的功能是?
。?
21.(16分)研究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分泌蛋白是指在细胞内合成,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一类蛋白质,请举出两例: ,合成它们的场所是 , (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从合成到分泌的过程中分泌蛋白跨膜的层数为 层。?
(2)胰腺腺泡细胞用3H标记的 培养液短暂培养,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物的培养液再培养,定时取样检测,根据上图写出3H转移的途径 。?
(3)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包裹于囊泡,由囊泡运输到达相应部位,基因S1、S2共同控制囊泡运输。研究发现:S1基因突变酵母菌的内质网显著大于野生酵母菌(未发生突变),S2基因突变酵母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着大量未融合的囊泡,致使突变酵母菌均不能完成囊泡运输。由此推测,S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内质网 有关,S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 。?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B)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1.C
2.D
3.B
4.B
5.D
6.D
7.D
8.D
9.D
10.D
11.C
12.D
13.C
14.C
15.B
16.D
17.(1)叶绿体 液泡 细胞壁 (2)一定的流动性 核糖体 高尔基体 (3)细胞核 代谢的控制
18.(1)3 13 8 11 5(或12) (2)都有膜包被 线粒体 叶绿体
(3)线粒体膜、叶绿体膜、高尔基体膜、液泡膜、内质网膜、核膜、细胞膜 差速离心法
19.(1)核膜 细胞膜 线粒体 高尔基体 (2)液泡
溶酶体 (3)囊泡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蛋白质 脂质
20.(1)核糖体 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B 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克隆猴的细胞核来源于B猴
(3)植入细胞核 (4)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1.(1)抗体、唾液淀粉酶 核糖体 需要 0 (2)氨基酸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 (3)形成囊泡 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