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同步导学案 5.2.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同步导学案 5.2.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26 09:5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一、自主学习
(一)核反应
1.定义:原子核在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氧的一种_________,同时产生一个_________。
遵循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的定义: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_________。
二、课堂探究
[情景设问]原子核自发地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核。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衰变是原子核的自发变化,能不能用人工的方法使原子核发生变化呢?
(一)核反应
1919
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氧的一种同位素——氧17和一个质子
这是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核反应方程是:
结论1:用
α
粒子、质子、中子,甚至用
γ
光子轰击原子核使原子核发生转变。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________。
[思考]根据定义,思考核反应的条件和实质。
结论2:
核反应的条件:用
α
粒子、质子、中子,甚至用
γ
光子轰击________使________发生转变。
核反应的实质:用粒子轰击原子核并不是粒子与核碰撞将原子核打开,而是粒子________________使核发生了转变。
[思考]试推测核反应遵循什么规律?
结论3:
遵循规律:________守恒,________守恒。
[讨论]试比较人工转变核反应与衰变的异同。
结论4:
不同点: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一种________反应,是其他粒子与原子核相碰撞的结果,需要一定的装置和条件才能发生,而衰变是原子核的自发变化,它不受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
相同点:
人工转变与衰变过程一样,在发生过程中质量数与电荷数都守恒,反应前后粒子________守恒。
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核反应方程不能用等号连接,只能用单向箭头表示反应方向。
核反应方程应以实验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杜撰。
(二)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结论5: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作放射性________。
[思考]你知道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怎么分类吗?
结论6:放射性同位素分为______________同位素和______________同位素。其中_____________同位素在自然界不过40多种,而_____________同位素则有1000多种。
[讨论]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有哪些优势?
结论7:

放射_______容易控制。

可制成各种所需的_______。

_______短,废料易处理。
[讨论]放射性同位素有哪些应用呢?
射线测厚仪
工业部门可以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来测厚度。例如,轧钢厂的热轧机上可以安装射线测厚仪,让γ射线穿过钢板,仪器探测到的γ射线强度与钢板的厚度有关,轧出的钢板越厚,透过的射线越弱。因此,将射线测厚仪接收到的信号输入计算机,就可以对钢板的厚度进行自动控制。
射线测厚装置
放射治疗
在医疗方面,患了癌症的病人可以接受钴60的放射治疗。为什么射线能够用于治疗癌症呢?原来人体组织对射线的耐受能力是不同的,细胞分裂越快的组织,它对射线的耐受能力就越弱。像癌细胞那样,不断迅速繁殖的、无法控制的细胞组织,在射线照射下破坏得比健康细胞快。
培优、保鲜
利用γ射线照射种子,会使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经过筛选,可以培育出新品种。用γ射线照射食品可以杀死使食物腐败的细菌,抑制蔬菜发芽,延长保存期。
经照射
未经照射
示踪原子
一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跟这种元素其他同位素的原子核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因此,核外电子的数量也相同。由此可知,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都有相同的化学性质。这样,我们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代替非放
射性的同位素来制成各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原子跟通常的化合物一样参与所有化学反应,但却带有“放射性标记”,可以用仪器探测出来。这种原子就是示踪原子。
棉花在开花、结桃的时候需要较多的磷肥,把磷肥喷在棉花叶子上,磷肥也能被吸收。但是,什么时候的吸收率最高、磷在作物内能存留多长时间、磷在作物体内的分布情况等,用通常的方法很难研究。如果用磷的放射性同位素制成肥料喷在棉花的叶面上,然后每隔一定时间用探测器测量棉株各部位的放射性强度,上面的问题就解决了。
结论8: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辐射与安全
[思考]放射性元素会不会产生危害呢?
国际通用的放射性标志
结论9:过量的放射会对________造成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产生破坏作用。
[讨论]尝试列举放射性的危害
结论10:
________:最初几秒钟放射出来的主要是强烈的
γ
射线和中子流,这些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核泄漏:核工业生产和核科学研究中使用的放射性原材料,一旦泄漏,就会造成严重__________。
医疗照射:如使用放射线的剂量过大,会导致病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甚至死亡。
三、典题精讲
【例题1】在核反应堆外修建很厚的水泥层,是为了防止(  )
A.核爆炸
B.放射线外泄
C.快中子外泄
D.慢中子外泄
【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在研究黑体辐射的过程中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说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有动量,即光具有粒子性
C.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4、核心素养专练
1.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X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
A.15和28
B.15和30
C.16和30
D.17和31
2.卢瑟福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发现了质子,实验中利用(  )
A.β粒子轰击氮核
B.α粒子轰击氮核
C.α粒子轰击铍核
D.β粒子轰击铍核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并第一次实现了人工合成放射性同位素
B.比结合能越小,原子核越稳定
C.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
D.天然放射现象中出现的α射线是高能量的电磁波,电离本领强
4.在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原子核反应的是(  )
A.电磁感应现象
B.电流磁效应现象
C.天然放射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5.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B.β射线的实质是电子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6.1920年,卢瑟福在一次著名演讲中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从1921年开始关于中子的实验探索,历经12年,终于在1932年发现了中子。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式为:α+94Be→MZX+n,则X的原子序数Z和质量数M分别为(  )
A.5
10
B.5
12
C.6
11
D.6
12
7.以下事实可作为“原子核可再分”的依据是(  )
A.天然放射现象
B.粒子散射实验
C.电子的发现
D.氢原子发光
8.列关于电磁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磁污染主要是指电磁辐射
B.电磁辐射会干扰其他仪器的正常工作
C.电磁辐射对人体和动物都有危害
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电磁辐射的危害就越小
9.下图为查德威克发现新粒子的实验装置,用放射性元素(Po)发出的α粒子轰击铍(Be)会产生粒子流A,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会放出粒子流B,则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
10.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__________.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__________粒子,B为__________气.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其他粒子的轰击下
同位素
质子
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2)放射性同位素
课堂探究
结论1:核反应
结论2:原子核
原子核
打入原子核内部
结论3:质量数
电荷数
结论4:核
总动量
结论5:同位素
结论6:天然放射性
人工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
人工放射性
结论7:强度
形状
半衰期
结论8:射线测厚仪
放射治疗
培优
保鲜
示踪原子
结论9:环境
结论10:核爆炸
污染
典题精讲
【例题1】B
【例题2】B
核心素养专练
1.B
2.B
3.C
4.C
5.A
6.D
7.A
8.D
9.中子,质子
10.质子,α,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