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唐雎不 使命
《战国策》
问:
答:
每天有多少人过桥?
每天有五个人过桥。
尼克松
周恩来总理
南京长江大桥
?!
工、农、兵、学、商。
问
答
简析下列对话的言外之意。
50年代初,周总理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
记者: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总理:提起这支笔啊,那可就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
①美国记者:
②周总理:
中国人连钢笔都生产不出来。
派克钢笔是战利品,证明美国只不过是中朝人民的手下败将。
1.《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共有33篇。西汉成帝时,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
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歼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解决以下字音:
唐雎
怫然
缟素
色挠
休祲
韩傀
ju
fu
gui
xian
qiang
gao
jin
nao
\
v
v
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
1辱没、辜负
2交换
3给予恩惠
4错意,置意。
错,通“措”。
5扩充
6只,仅仅
7盛怒的样子
8撞
1不辱使命
2以大易小
3大王加惠
4故不错意也
5请广于君
6岂直五百里哉
7秦王怫然怒
8以头抢地耳
9平庸无能的人
10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11仓,通“苍”。
12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祲:不祥
13白色的丝织品,这指穿丧服。
14屈服
15道歉
16明白,懂得。
9此庸夫之怒
10非士之怒
11仓鹰扑到殿上
12休/祲降于天
(整个词和单个词)
13天下缟素
14秦王色挠
15长跪而谢之
16寡人谕矣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
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
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王,
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
唐雎使于秦。
派
对…说
想要
用
表加重语气,“一定”
答应
给予恩惠
用
交换
很好
即使这样
高兴
派
出使
到
从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
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
用
的
听从
况且
凭借
把
当作
忠厚长者
所以
通“措”
用
扩充
违背
轻视
吗
像这样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
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
接受
从
即使
盛怒的样子
曾经
听说
平民
何况
仅仅
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
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
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
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
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
摘掉
帽子
光着
脚
把
撞地
罢了
平庸无能的人
通“苍”
发作
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
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
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
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吉祥
不祥
降示
从
和
白色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拔出
站起
屈服
直身而跪
道歉
唐雎
明白
凭借
只
因为
一、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
虽然如此,(即便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
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把安陵君看作是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6、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7、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 ?
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
8、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9、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10、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您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天子发怒,使百万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
普通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
了征兆。
1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1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14、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如果有志气的人一定发怒,就要使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使血只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是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为什么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却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注意比较它们的词义。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秦王不悦( )
请说之( )
高可二黍许( )
安陵君其许寡人( )
使
说
许
派
出使
高兴
解释
多一点
听从
以: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君为长者
徒以有先生也
以头抢地耳
用
凭借
因为
把
把
虽然,受地于先王
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
于
仓鹰击于殿上
受地于先王
请广于君
使唐雎使于秦
这样
在
从
给
到、往
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以君为长者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光着
只
……的人,表判断
……的原因,表判断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与臣而将四矣
疑问语气词
和
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解释。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仓鹰击于殿上。
错通“措”,注意。
仓通“苍”
1、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1段)(开端、发展):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第二部分(2、3段)(高潮):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经过。
第三部分(4段(结局):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
中心内容:本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
&1、你觉得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 秦王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并且善于斗争。
你觉得秦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互为衬托,它们共同构成了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2、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3、对话描写的作用?
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来夺取安陵的土地。
1、渲染人物活动的环境。
2、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我国历史上像唐雎这样的“士”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请举三个例子?
蔺相如 荆柯 燕太子丹
&5历史上不辱使命的故事:
晏子使楚(晏婴)、
完璧归赵(蔺相如)、
舌战群儒(诸葛亮)……
唐雎的说话技巧
言之有“节”
言之有“据”
言之有“力”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
乎。。。此庸夫之怒
也。。。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道义
威力
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
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
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懂得一个道理:
影响说话内容和语气、语调的因素有:
人物身份
人物地位
说话场合
说话对象
……
《圣经》: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
果在银网子里。
你知道哪些关于说话能力和技
巧的名言警句?试列举一二。
荀子: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刘勰: 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西方: 世界的三大战略武器:口才、
美元、电脑。
培养一种能力:
要能够在我们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充分运
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
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迁移训练
请你根据下面不同的性格,设计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当父母错怪你时,你会怎么说……
A:性格暴躁
B:性格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