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文档属性

名称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18 21:1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三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表现)
商人(商业活动的主体)
城市、市场(商业活动的场所)
商品的种类(交易内容)
货币(交易媒介)
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交易范围)
传说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贩卖的物品为“商品” 。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商业”这一专有名词的产生
商人的来源
商王朝覆灭后,商族人成了周朝奴隶。由于商族原是贵族,养尊处优,一下变为贱民,又被剥夺了土地和特权,只好走南闯北以做买卖为主要职业。周族人重视农业,鄙视生意人,认为买卖只是借交易获取别人劳动的成果,是士农工商最后一等。在周人的心目中,做买卖的人就是商人,这就是中国称生意人为“商人”的缘由。“商业”、“商品”、“商旅”诸词也都由此而来。
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秦相国吕不韦,由仕而商,成为成功的大商人后,又由商而仕立国定君,是中国第一位顺利从政贵居相国之位的富商。
刘驾《贾客词》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
“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博。”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
半两钱
秦 — 汉武帝
五铢钱
汉武帝 — 唐高祖
开元通宝
唐高祖 — 明末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许多新特点:农产
品大量进入市场;劳动力也成为商品;由于商业
竞争加剧,区域商人群
体形成。实力最强的如
晋商、徽商等。
北方会馆的典型
代表——辽宁海城的
山西会馆。
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
晋商


“仁”
历经百年,胡庆余堂依然熠熠生辉,
保持“真不二价”的传统。
“秤平、斗满、尺满足”这是晋商总结出来的商谚。
以“诚信”著称天下,成就了晋商数百年的辉煌。
徽商
为官须看《曾国藩》
为商必读《胡雪岩》
山西商帮
徽州商帮
福建商帮
广东商帮
山东商帮
宁波商帮
龙游商帮
洞庭商帮
江西商帮
陕西商帮
-- 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 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 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 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 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 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 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 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 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远古:商业交换
商代:商业初步发展
西周:骨贝、铜贝
春秋战国:巨商繁荣的商业中心
汉代:商运活跃
唐代:俞大娘航船
北宋: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
“交子”出现
明清:会馆、商帮(晋商、徽商)
面临的危险:盗劫
二、“市”的发展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城市的由来
西市
东市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20
唐长安城
北宋汴京城
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不同:唐代坊市分开,商业贸易受到官府的严格监视和控制,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限制。
宋代都城商业活动“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形成了街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朝 代 市的发展情况
秦 代
汉 代
六 朝
唐 代
宋 代
明 清
商品明码标价
集中贸易,专门管理,长安九市
草市(民间集市)形成
地方商业中心形成,夜市繁荣
突破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
商业区繁华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战国商业都会——齐国都城临淄
汉代商业都会
柜坊:由邸店衍生出来。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柜坊的存在使得原来长安的生意人不必携带大量的铜钱,方便了远方客商的贸易活动。
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这种汇兑方式一方面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钱币的不足,同时商人前往各处进行贸易活动时,亦减轻了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
《清明上河图》局部
南都繁会景物图
朝 代 主要商业都会
战 国 有称“市井”的商业区出现
汉 朝 都市商业集中繁荣“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新 朝
唐 朝
宋 朝
清 朝
长安 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设“五均”官,形成全国性商业中心。
长安 洛阳(最繁荣)扬州 杭州 湖州
汴京
苏州 盛泽 汉口 佛山 景德镇 朱仙镇
阅读课文,完成下表
思考: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经济:
政治:
政策:
交通:
金融:
◆小结: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
1、起源早,历史悠久
2、明清出现区域性大商帮(晋商,徽商等)
3、商业运输发达,国内外贸易发达
4、市场形式多样,城市繁荣
5、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不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市
6、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材料阅读与思考:
说明:(1)唐代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商人获利丰厚经济实力增强;政府行政官员企图依仗其手中的权力从商业中获得利益。(2)唐朝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比较严格,希望以此有利于百姓经商,促进商业发展,繁荣社会经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