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2004年9月26日首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在中国南通举行,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欧洲西北部城市带的高层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世界大城市带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位于中低纬度
C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D位于河流的冲积平原
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达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下列与长三角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因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矿产资源丰富
C河网密集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读图回答3~4题。
3、从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向( )
A、东 B、南
C、西 D、北
4、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 )
A、商业用地、工业区、住宅区、绿地
B、商业用地、住宅区、绿地、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用地、住宅区、绿地
D、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用地
5、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工业用地 B商业用地 C交通用地 D住宅用地
6、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兴建较多的卫星城 D城市绿地面积
7、下列不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表现有( )
A城市化水平较高 B城市边缘地带发展慢
C兴建较多的卫星城 D出现大都市连绵带
8、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控制乡村人口进入城市的规模,减少用地规模
B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C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D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2004年7月10日下午,十几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突袭北京,城区平均降水超过50毫米,几个暴雨点达到75毫米。突如其来的暴雨给市区造成了严重交通堵塞和排水不畅等困难。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能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10、城市建设中多采用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地面,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阻断了大气降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 ②雨雪天气极易使地面路况变差,使交通和出行困难 ③影响了城市植被的生长 ④降低了城市地面和空气的干燥程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1、城市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一般都将逐步演化为工业用地
B、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一般都会从第三产业转向第二产业
C、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集聚到分散
D、城市化过程使原先的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
12、英国伦敦原是世界著名的“雾都”,现在雾日已不多见,其原因是:( )
①由于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晴天增多
②英国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煤气、柴油等无烟燃料
③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区使用
④盛行西风,将雾吹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例中序号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读图回答 13—15题。
13.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下列用地类型正确的是:( )
A.① 工业区 ② 文教区 ③ 居住区 ④ 商业区 ⑤ 仓储区
B.① 工业区 ② 商业区 ③ 仓储区 ④ 居住区 ⑤ 文教区
C.① 居住区 ② 工业区 ③ 文教区 ④ 商业区 ⑤ 仓储区
D.①商业区 ② 仓储区 ③ 工业区 ④ 居住区 ⑤ 文教区
14.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
A.行政干预的结果 B.经济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集聚
C.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D.城市规划的需要
15.从影响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距市中心远近对 ① 功能区影响最大
B.③ 功能区受社会因素影响,常形成不同级别的用地区域
C.交通通达性对 ④ 功能区影响不大 D. ⑤ 功能区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
右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17.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
A.a-d-b-c B.a-c-d-b C.d-b-c-a D.c-d-b-a
19.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20~21题。
20.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
A.青藏高原Y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21.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坡状尖顶利于排水
B.聚落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
C.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
D.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读“2005年北京市城市建设土地供应计划情况图示”,回答22~23题
22.根据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情况,调整住宅建设用地量和用地结构,加大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应量,主要因为( )
A.要进一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B.要加快房产建筑业发展,扩大城市规模
C.要扩大建设规模,有效解决失业问题
D.要加快城市发展,为大量未来进京人口提供住房
23.在各项用地中,商业用地较少,原因是( )
A.公用事业的发展 B.北京已经是全国的商业服务中心
C.金融业和工矿业 D.商服业高度集聚这一性质决定的
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在②区内,可以布局( )
A.学校、体育馆 B.消防车库、城市雕塑
C.政府机关、停车场 D.超市、文化馆
25.①、④是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 )
A.与市中心的距离 B.自然环境条件
C.基础服务设施 D.交通通达度
(二)双项选择题:
26.影响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经济因素有( )
A.土地的付租能力 B.付租人收入的高低
C.地区知名度的大小 D.通达度的优劣
27.对大城市功能区中CBD(中心商务区)描述正确的是( )
A.应布置在居住区中心,靠近工业区
B.应布置在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带
C.应布置在城市中心,靠近居住区
D.区内金融、邮电等服务机构集中
28、下列地区的国家城市化水平普遍较低的是 ( )
A.亚洲 B.拉丁美洲 C.非洲 D.欧洲
29、下列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快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30、关于长江三角洲城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B.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它的影响辐射到全国甚至国外
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南京、杭州等城市必然会发展成为该地区一级中心城市
D.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但不包括小城镇
31、 城市工业区的区位要求是( )
A.交通便捷,人口密集 B.不断向市区外围迁移
C.趋向沿交通干线分布 D.分布在市中心或街角路口
图1—4反映的是英国某大城市居住空间的演变过程,分析回答32-33题。
32.城市居民向郊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中心地价昂贵,环境恶化 B.城市工业区、金融中心向郊区迁移 C.低收入群体集中于市中心,社会治安差 D.现代交通的发展,节约了通勤时间
33.迁往郊区的居民大多属于 ( )
A.高收入群体 B.低收入群体 C.中产阶级群体 D.孤寡老人群体
答案:
1、B 2、B 3、B 4、C 5、D 6、B 7、B 8、A 9、C 10、D 11、D 12、C 13、A 14、B 15、B 16.B 17.D 18.B 19.B 20.C
21.A 22.A 23.D 24.B 25、A
26.AD 27.CD 28、AC 29、BC 30、AB 31、BC 32、AD 33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