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课前5分钟:
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
以外,其他条件都
的实验,叫做
不同
相同
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
1)、变量只能是_____个.
2)、实验样本不_______
3)、要有重复组。
1
太少
课前5分钟:
3、生物的生存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
,
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
因素。
4、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
和
的因素。
它包括
和
两类。
5、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
。
6、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
、
、
、
和
关系。
7、生物必须
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
也
和
环境。
影响
适应
改变
生存空间
影响
其他生物
捕食
竞争
合作
寄生
生活
分布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学习目标: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和关系
3.食物链和食物网,能写完整食物链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1.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的
内,
与
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空间范围
生物
环境
P19
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一个池塘
一片草原
一个湖泊
一片树林
一块农田
一个校园
一个小瓶子里有绿藻、几条小鱼、泥沙,把瓶子放在阳光下、这是一个生态系统吗?
想一想
属于生态系统
观察这个水族箱,如果你要做一个,需要哪些东西?为什么?
讨论
1.左图中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右图中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P20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关系
阳光
消费者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能合成有机物的生物
直接或间接依赖生产者为生的动物
细菌
生产者
分解者
能分解有机物的生物
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关系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组成:
环境
(非生物部分)
如:阳光、空气、水、热能等
生物部分
植物
动物
细菌、真菌
生产者
消费者
通过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
P20
分解者
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吗?
想一想
菟丝子
所有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吗?
共生固氮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利用豆科植物的有机营养共生固氮.可以算是消费者
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吗?
与白蚁共生的鞭毛虫,在白蚁的肠道中获得所需的养料和住处,将木质纤维进行分解.可以算是分解者.
菟丝子的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生长于大豆、柑橘等植物体上,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靠吸收植物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来生存,属于消费者
合作探究:请你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被取食
被
分
解
被
分
解
被
吸
收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被
分
解
被
分
解
P21
想一想:生态系统中最终的能量来源是谁
阳光
想一想:有人说,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可有可无的,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P21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草
兔
狐
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而形成食物网
P21-22
食物链的书写范例:草
兔子
狐狸
起始环节是
,箭头指向
不出现
和
生产者
消费者
非生物部分
分解者
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狐狸→狼→兔→草
B.
阳光→草→兔
→
狼
C.
草→昆虫→青蛙→蛇
D
草→昆虫→细菌
C
请你上台
请写出谚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所体现的完整的食物链?
提示: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答案:
树
蝉
螳螂
黄雀
合作探究:完成课本P22观察与思考
(1)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
(2)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那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怎样变?
(3)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10条
青蛙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变化
太阳
P22
1.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短时间内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2.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
亡,图8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C
D
生态系统中的
和
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些难以分解和排出的有害物质会通过
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
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就积累越多。
物质
能量
食物链
高
P22
食物链的富集现象
指有毒物质(如DDT、汞、铅…)会通过___________积累的现象。
食物链
P22
水俣病
1953年,日本的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的“水俣病”,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
直到1965年才查明,此病是由该市60
km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含汞废水进入水体引起的。
人或猫
水体
硅藻等浮游生物
食硅藻的水生昆虫及其幼虫
石斑鱼
肉食性鲟鱼和鲶鱼
1.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
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
A.A→B→C→D→E
?
B.E→D→C→B→A
C.D→A→B→C→E ?
D.C→E→B→A→D
D
思考
为什么草原兔的数量不会无限制的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有什么能力?
兔子的数量会因为食物和天敌的抑制而不能无限增加。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
总是维持
在
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
具有
但这种能力是有
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
会
。
数量
所占比例
相对稳定
自动调节能力
遭到破坏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P23
一定限度
森林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那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为什么?
森林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强,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巩固训练
1.下列构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食物的关系是
(
)A.蝗虫和麻雀
B.棉花和棉铃虫
C.螳螂和麻雀
D.水稻和青蛙
2.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致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食物链
B
D
3.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分析下列问题
蛇
蟾蜍
青蛙
小鸟
蝗虫
三化螟
草
(1)在这个食物网上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
。(2)小鸟与蝗虫的种间关系为
。
(3)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上图还缺
少
和
。
6
草
鸟
蛇
捕食关系
非生物部分
分解者
小结反思
1.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阳光、
空气和水等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与真菌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2.食物链
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而形成食物网
3.生态系统中的
和
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4.食物链的书写规范:起始环节是
,箭头指
向
不
出现
和
。
物质
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复习本节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预习下一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