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知道它所代表的寓意吗?
自由
平等
博爱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学习目标
1.通过背景分析,明确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2.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绘制法国大革命过程时间轴,识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客观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
476年
法兰克的历史追溯
18世纪法国的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其中,采矿业、冶金业奢侈品工业和纺织业最为发达,拥有几个在全欧洲首屈一指的大企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对外贸易也大幅度的增长,1716—1789年出口额从8900万锂增加到2.26亿锂。
1715—1786年国家税收总额从8600万锂提高到5.4亿锂……同时,因为关卡林立,在各大城市还征收商品入市税……这一切,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障碍。
——《世界近代史》
第一等级:教士
第二等级:贵族
第三等级
资产阶级
农民、手工业者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法国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矛盾尖锐
阻碍
特权阶级
不纳税
负担全部赋税
一、旧制度的危机
“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
——路易十六
“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
一、旧制度的危机
7
18世纪开始,法国的一些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以法国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提倡自由,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三权分立
提倡主权在民
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一、旧制度的危机
为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材料
路易十四时的法国是欧洲大陆的封建强国,到路易十六统治时的1788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1789年,国债已达45亿锂,需付出的利息已同全年财政收入相近。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更加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川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赤字夫人
锁匠皇帝
一、旧制度的危机
凡尔赛宫三级会议召开现场
归纳: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一、旧制度的危机
根本原因:
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基础:
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国际因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导火线(直接原因):
三级会议的召开
二、法国大革命
1.第一阶段:从封建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制
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
—法国国庆日)
①开始标志:
巴士底狱1382年建成,后成为囚禁反对封建专制的政治犯的监狱,是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克这座城堡,拉开了大革命的序幕。
据说,当起义群众攻占了巴士底狱后,路易十六惊恐地问身边大臣:
“这是一场叛乱吗?”大臣回答:“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二、法国大革命
1.第一阶段:从封建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制
②《人权宣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人与生俱来而且始终自由与平等。
第六条:法律是公意的表达。每一个公民皆有权亲自或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订。
第十七条: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除非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对它明白地提出要求,同时基于公正和预先补偿的条件,任何人的财产皆不可受到剥夺。
——《人权宣言》
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阐述了资产阶级法治原则,对动员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意义:
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二、法国大革命
1.第一阶段:从封建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制
1791年宪法
现藏于法国国家档案馆
第二条:一切权力只能来自国民,国民只得通过代表行使其权力。法国的宪政是代议制;代表就是立法议会和国王。
君主立宪制
③1791年宪法
1791年6月,法国国民卫队和民众押解逃跑的国王一家回巴黎
1791年9月路易十六接受并宣誓接受新宪法
二、法国大革命
2.第二阶段: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
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
自由
平等
博爱
1792年路易十六勾结外敌和逃亡贵族,企图镇压革命。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攻占王宫,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判处路易十六死刑。
二、法国大革命
3.第三阶段:从保留残余到废除封建特权
⑤高潮:雅各宾派领导第三次起义
:1793反法同盟进攻路线
:保王党叛乱
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上台,掌握政权,打退反法同盟的进攻,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二、法国大革命
3.第三阶段:从保留残余到废除封建特权
据估计:在恐怖时期未经审判而匆忙处死者约4万人,其中第三等级占到了80%以上。同时,还把成千上万一时不理解大革命的农民,也一律认定为反革命,予以大规模的绞杀,……。有的村庄几乎全被杀光,连儿童、婴儿也难幸免。
——《法国大革命反思》
⑥“热月政变”,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1794.7.27)
过往的行人啊,请不要为我哀伤,如果我活着,你们谁也活不了。
——罗伯斯庇尔墓志铭
巴黎人民三次起义
起义名称
时间
主要领导
成果
第一次
1789.7.14
君主立宪派
攻占巴士底狱,掀开大革命的序幕;保留国王,通过《人权宣言》,制定宪法,抗击外国干涉军(《马赛曲》)
第二次
1792.8
吉伦特派
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第三次
1793.5
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
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实施一系列革命措施;大革命达到高潮。
启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789.5
1789.7.14
1791
1793
1794
1789.8
1792
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导火索
开始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制宪议会制定宪法
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发展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处死路易十六
进一步
发展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当政
热月政变(处死罗伯斯庇尔)
高潮
高潮结束
根据时间提示,完成法国大革命的时间轴
二、法国大革命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国大革命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材料一:它是直至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恩格斯
材料二:“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列宁
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性质:近代史上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二、法国大革命
人物档案
1769年
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
15岁
到巴黎军校深造
16岁
加入军队并成为炮兵少尉
24岁
平定土伦叛乱,提升为少将
26岁
平息王党叛乱晋升为巴黎卫戍区司令(中将)。
27岁
独自率军打败了反法联盟军队,成为军团司令。
30岁
发动政变,成为执政官。
三、拿破仑帝国
三、拿破仑帝国
1.政变夺权: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
背景: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后,资产阶级希望稳定统治秩序,但对外战争仍在进行,人民生活没有摆脱困境,政局依然动荡。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
——恩格斯
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对内:
(1)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2)
颁布民法典——《拿破仑法典》
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
(资本主义国家)
三、拿破仑帝国
2.建立帝国
三、拿破仑帝国
3.1804年《拿破仑法典》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拿破仑法典》
地位
意义
①以法律的形式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成为很多国家制定民法的参照蓝本。
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到1810年左右,法兰西第一帝国控制了东至波兰,西到西班牙,北起荷兰,南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帝国盛极一时。
三、拿破仑帝国
1812年,远征俄罗斯,大败而归,元气大伤。
1815年,兵败滑铁卢,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4.帝国从盛到亡
法军铁蹄下的西班牙人民
材料一
拿破仑将《法典》带到了自己征服的每一片国土上。这些国家被拿破仑征服以后,他直接或间接地在这些国家确立了新的原则,即法国革命的原则、平等的原则并摧毁封建制度。
——《大国崛起》
材料二
仅1807—1809年间,法国就向普鲁士等国强征了10亿法郎的特别税。1809年向奥地利勒索的战争赔款达340万镑。
结合拿破仑帝国的内外政策,评价拿破仑。
对内:颁布
《拿破仑法典》,进一步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成为很多国家制定民法的参照蓝本。
对外:对外战争初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期变为军事侵略战争,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革命思想,客观上有利于欧洲的社会进步,同时也损害了他国人民的利益。
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名称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主要国家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斗争矛头
政治实践
实质/性质
关系
拓展:近代欧洲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14—17世纪
18世纪
意大利
法国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自由、平等、民主)
但丁、达?芬奇、
莎士比亚
伏尔泰、卢梭、
孟德斯鸠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封建专制和天主教
教会神权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法革命,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明治维新,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历史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内容类别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原
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封建专制(等级特权)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
间
1640年—1688年
1775年—1783年
1789年—1794年
开始标志
1640年国会重开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1789年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革命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摆脱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资产阶级
代表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罗伯斯庇尔
法律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1787年美国宪法
《人权宣言》
性
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结束的标志
1688年的光荣革命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94年,热月政变
政体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联邦共和政体
民主共和制
★影
响
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2.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内: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有利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际: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①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②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具有世界性影响。
1.三次资产阶级的共同点: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性质: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结果: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点:
(1)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旗帜或纲领性文献。
(2)都对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进行批判与否定。
(3)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3.《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作用: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17、18世纪历史发展的潮流:发展资本主义
15—18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出现社会巨变的时代这里的“社会巨变”是指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经济的发展
B.自由、平等、法治思想的传播
C.等级制度的束缚
D.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这里论述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3.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人权宣言》(
)
A.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B.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法典
C.推动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D.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D
C
C
4.“它遵循古代罗马“法典”的传统,它所表现出来的启蒙和解放,对于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寻求自由与解放的人民,都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对于任何想建立新的法律秩序的人民也其有极大的益处。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文中的“它”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
5.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影响。下列对法国革命进程中的大事评述正确的是(
)
A.颁布《人权宣言》,成为当今很多国家民法典的参照蓝本
B.制定1791年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C.处死路易十六,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法国大革命开始
D.颁布《拿破仑法典》,是第—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文献
C
B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