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影响。
2.通过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加强情感毅力教育,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条件;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工业部门之间的相互推动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论结合法、情境创设法。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观看《大国崛起之工业先声》,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开始,又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0课,揭开工业革命的神秘面纱。
自主学习
1.什么是“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3.工业革命有哪些发明创造?其中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这些创造发明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4.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新知
一、工业革命的概念
1.概念:工业革命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叶在生产领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发展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革命性变化。
2.变化:生产方式: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
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到大工厂
动力:人力、畜力到蒸汽机
二、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开始
(英国:约翰回忆录——背景篇)
根据材料分析,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开始?
片段一:
17世纪初,我的祖辈开办了一家规模很小的手工作坊,只是为补贴家用,但是,当时的斯图亚特王朝国王查理一世经常莫名征税,我们的作坊举步维艰。这种状况一直到17世纪末才得到改善。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让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和平的政治环境。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让我们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片段二:
到了18世纪初,我祖辈的作坊经营状况明显的改善,规模不断扩大,殖民扩张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大量的订单如雪花儿般飞来,让我们既高兴又发愁。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片段三:
“由于呢绒出口的急剧增加,刺激了羊毛的需求,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这就是我们英国著名的圈地运动。它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很多人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廉价雇佣劳动力。”
总结:
1.政治前提: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2.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3.市场: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4.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三、工业革命有哪些发明创造
(英国:约翰回忆录——成就篇)
学生活动“我为约翰出谋划策”
(要求:1.结合课本P94—96,认真阅读回忆录成就篇,为约翰出谋划策,解决3个难题,完成对应表格。2.准备时间1分钟,每位学生以第一人称展示1分钟,其他学生做好点评准备,及时发现问题)
片段四:订单大量增多,可是我们的生产工具太落后,飞梭发明以后纺纱的速度跟不上我们的需求,应该怎么办?
棉纺织业
1765
珍妮机
哈格里夫斯
英国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片段五:
自从使用了珍妮机以后,我们工厂的生产效率大为提高。1780年,我的父亲扩大经营的规模,我们的新工厂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虽然能够使用水力,可是,如果遇上大旱之年,我们的生产又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原始的动力有什么缺陷?我父亲的困扰是怎样解决的?
动力机器
1785
改良蒸汽机
瓦特
英国
工业革命的标志
点拨: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是工业革命的标志。
片段六:1785年,一个叫瓦特的技师改进蒸汽机,为我们的机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使我们生产了更多的产品,但是我们的产品总是运输在漫漫的路途中,经常会耽误我们的生产和销售。我父亲的困扰该怎样解决呢?
交通运输
1825
蒸汽机车
斯蒂芬森
英国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点拨:图示梳理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英国:约翰回忆录——影响篇)
合作交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片段七:
工厂规模扩大了,我们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片段八:
随着财富的积累,我们的欲望越来越大,开始大肆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并降低他们的工资,利用童工和女工。我们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片段九:
我们资产阶级急需开拓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开始大肆侵略扩张,“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片段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居然发现我们伦敦的大白天还开着路灯!我真怀念以前的蓝天白云啊!
总结:
1.生产力: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①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3.国际关系: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4.消极影响:造成了环境污染。
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全面了解了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和影响。工业革命于18世纪首先发生在英国,1689年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人类社会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时代。它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工业革命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如工业带来的交通、污染等问题。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后,他们以世界为市场,对外掠夺和倾销造成了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落后。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