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背景分析,明确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2.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绘制法国大革命过程时间轴,识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客观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及影响。
重点: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国旗图片,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知道它所代表的寓意吗?(法国国旗;蓝:自由;白:平等;红:博爱)法国是如何推翻封建制度走上自由平等之路的呢?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二)新课讲授
子目一:旧制度的危机
追溯回忆法兰克的历史:西罗马灭亡后,日耳曼国家崛起,法兰克率先进行了采邑制改革确立了封建制度,800年查理不仅被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还把法兰克王国缔造成欧洲最大的“查理曼帝国”。843年,帝国一分为三,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法国就其中分裂后的法兰西。从法国的历史当中,我们可以得知,他的封建制度历史是最为悠久的。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法国大革命前旧制度出现了什么危机呢?
阅读材料和图片,分析法国社会出现了什么矛盾?
材料一:18世纪法国的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其中,采矿业、冶金业奢侈品工业和纺织业最为发达,拥有几个在全欧洲首屈一指的大企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对外贸易也大幅度的增长,1716—1789年出口额从8900万锂增加到2.26亿锂。
材料二:1715—1786年国家税收总额从8600万锂提高到5.4亿锂……同时,因为关卡林立,在各大城市还征收商品入市税……这一切,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障碍。
——《世界近代史》
图片:
学生回答:略。
分析: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从图片中我们可以了解法国的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第一和第二等级是特权阶层,而第三个等级承担了纳税的全部义务,居于社会最底层。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使得法国的社会阶级矛盾非常的尖锐。材料二说明腐朽的封建制度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对矛盾才是从根本上引发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材料:“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
——路易十六
“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
阅读材料,说一说拿破仑和路易十六为什么将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归结于伏尔泰和卢梭?
学生回答:略
分析:伏尔泰和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那什么是启蒙运动呢?法语“启蒙”的意思是“光明”,思想家们借用它代指智慧和理性。展示启蒙运动简介:18世纪开始,法国的一些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以法国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阅读课本88页,总结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的主要思想主张。学生回答略。
从启蒙运动的宣扬的内容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和扩展,也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的传播为资产阶级反抗封建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而触发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就是三级会议的召开。阅读材料了解三级会议召开的背景。
材料:路易十四时的法国是欧洲大陆的封建强国,到路易十六统治时的1788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1789年,国债已达45亿锂,需付出的利息已同全年财政收入相近。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更加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川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法国的财政危机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第三等级代表想以讨论协商的方式来保障和扩大权益。但是封建统治阶级想以武力方式压制人们的诉求,最终导致大革命一触即发。
归纳: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基础: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国际因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导火线(直接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
子目二:法国大革命
1.第一阶段:从封建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制
①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
——法国国庆日)
巴士底狱1382年建成,后成为囚禁反对封建专制的政治犯的监狱,是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克这座城堡,拉开了大革命的序幕。这一天也被确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据说,当起义群众攻占了巴士底狱后,路易十六惊恐地问身边大臣:
“这是一场叛乱吗?”大臣回答:“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②《人权宣言》
根据《人权宣言》的内容,思考《人权宣言》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人与生俱来而且始终自由与平等。
第六条:法律是公意的表达。每一个公民皆有权亲自或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订。
第十七条: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除非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对它明白地提出要求,同时基于公正和预先补偿的条件,任何人的财产皆不可受到剥夺。
——《人权宣言》
分析:因为《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也体现了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要求。所以说《人权宣言》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答案: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历史意义: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阐述了资产阶级法治原则,对动员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③1791年宪法:
革命爆发后君主立宪派控制了政局。虽然广大群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同时制定了1791年宪法,维护君主立宪政体,反对革命继续发展。宪法把《人权宣言》置于正文之前,基本落实了宣言的原则,但并不完全一致。
1791年6月,法国国民卫队和民众押解逃跑的国王一家回巴黎,9月路易十六接受并宣誓接受新宪法。但封建势力并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放弃自己的特权。国王路易十六暗地里致信欧洲各国君主呼吁他们武装干涉法国。于是为了保护革命成果,巴黎人民不得不进行第二次起义。
2.第二阶段: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
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
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把革命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们攻占了王宫,革命市政府把路易十六关押在丹普尔堡。1792年9月22日,国民公会开幕,通过废除君主制的议案,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之后,由于发现了路易十六通敌卖国的文件,巴黎民众强烈要求惩办国王。1793年1月18日,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判处路易十六死刑。21日,年仅39岁的路易十六在巴黎革命广场被处死。
3.第三阶段:从保留残余到废除封建特权
⑤高潮:雅各宾派领导第三次起义
法国大革命使欧洲各国君主深受震动,他们害怕革命传播,决定绞杀法国的革命。英、荷、西与普、奥等国结成反法联盟,从几个方向进攻法国。法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乘机抬头,妄图复辟。雅各宾派是法国时期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派领导人民发动第三次起义,上台执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帮助法国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⑥“热月政变”,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1794.7.27)
为了肃清封建残余势力,雅各宾派实行了恐怖的打压政策,搞得人人自危,使他们失去了统治基础,也加剧了资产阶级内部各派别的矛盾。于是7月在政变中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因为7月在法国被称为热月。所以此次政变被称为热月政变。
结合巴黎人民三次起义,从中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学生回答略。
参考答案:恐怖政策不能长久的维持统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革命的过程总是曲折的、复杂的。
根据时间和关键词的提示,完成法国大革命的时间轴。学生回答略。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国大革命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材料一:它是直至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恩格斯
材料二:“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列宁
提示:“斗争到底”“完全胜利”“给予全人类”。
性质:近代史上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过渡: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之后,反法联盟卷土重来,人民渴望和平时期早日到来,资产阶级更期望能稳统治秩序,历史把一位英雄送到了法国人民面前——拿破仑。
子目三:拿破仑帝国
人物档案:1769年
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
15岁
到巴黎军校深造
16岁
加入军队并成为炮兵少尉
24岁
平定土伦叛乱,提升为少将
26岁
平息王党叛乱晋升为巴黎卫戍区司令(中将)。
27岁
独自率军打败了反法联盟军队,成为军团司令。
30岁
发动政变,成为执政官。
1.政变夺权: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很快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
——恩格斯
2.建立帝国
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称帝有违资产阶级民主,为什么还能称帝?
对内:
(1)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2)
颁布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维护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大革命成果。
对外:
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解除了法国外来威胁,蔑视封建神权)
通过拿破仑实行的内外政策,我们可以看出法兰西第一帝国虽然称为帝国,但性质上属于资本主义国家。
3.1804年《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自己曾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阅读《拿破仑法典》的条款,结合课本归纳《拿破仑法典》的性质意义。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性质(地位):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意义:①以法律的形式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成为很多国家制定民法的参照蓝本。
4.帝国从盛到亡
拿破仑多次大败反法联盟,令欧洲大陆国家闻风丧胆。到1810年左右,法兰西第一帝国控制了东至波兰,西到西班牙,北起荷兰,南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帝国盛极一时。
但是为了争夺欧洲霸权,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操12种语言的近6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俄军坚决反抗拿破仑侵略,虽然法军一路取得胜利,但是伤亡极其惨重。最终,拿破仑远征俄罗斯无功而返,法国因此元气大伤。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1814年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被放逐到厄尔巴岛上,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不甘失败的拿破仑于1815年2月16日,避开英国舰队的监视,率领1000人重新潜回巴黎,3月19日,在人民和军队的拥护下,拿破仑重登王位,建立“百日王朝”,以图恢复昔日荣光。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1815年10月,这位末路英雄拿破仑和他追随者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病死于该岛,享年51岁。
结合拿破仑帝国的内外政策,评价拿破仑。
材料一
拿破仑将《法典》带到了自己征服的每一片国土上。这些国家被拿破仑征服以后,他直接或间接地在这些国家确立了新的原则,即法国革命的原则、平等的原则并摧毁封建制度。
——《大国崛起》
材料二
仅1807—1809年间,法国就向普鲁士等国强征了10亿法郎的特别税。1809年向奥地利勒索的战争赔款达340万镑。
学生回答略。
分析:对于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要一分为二来看待。依据史实,论从史出。
参考答案:对内:颁布
《拿破仑法典》,进一步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成为很多国家制定民法的参照蓝本。
对外:对外战争初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期变为军事侵略战争,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革命思想,客观上有利于欧洲的社会进步,同时也损害了他国人民的利益。
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拓展复习,表格梳理本单元重要考点。
近代欧洲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历史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三部重要资产阶级革命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三)课堂练习
1.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经济的发展
B.自由、平等、法治思想的传播
C.等级制度的束缚
D.封建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这里论述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3.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人权宣言》(
)
A.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B.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法典
C.推动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D.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4.“它遵循古代罗马‘法典’的传统,它所表现出来的启蒙和解放,对于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寻求自由与解放的人民,都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对于任何想建立新的法律秩序的人民也其有极大的益处。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文中的“它”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
5.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影响。下列对法国革命进程中的大事评述正确的是(
)
A.颁布《人权宣言》,成为当今很多国家民法典的参照蓝本
B.制定1791年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C.处死路易十六,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法国大革命开始
D.颁布《拿破仑法典》,是第—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文献
答案:BCCCB
(四)课堂小结
法国大革命是继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一次比较彻底的革命,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他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的榜样。在世界历史中有重要地位。跌宕起伏的法国大革命已经过去二百多年了,断头台成为了酒吧的摆设,拿破仑长眠于荣军院。但《人权宣言》将永远铭记者自由、平等和民主,《拿破仑法典》早已成为欧洲各国民法典的蓝本。与其说拿破仑帝国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不如说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脚步将永不停歇。
(五)作业布置
复习背诵本课知识点,完成作业题。
五、板书设计
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思想基础
过程:《人权宣言》
意义
拿破仑帝国
1.政变夺权
2.建立帝国
3.《拿破仑法典》
4.从盛到亡
5.评价
六、教学反思
针对学生时序观念不强,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不太清楚,本课采取时间轴的形式,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教师讲解等方式,以法国大革命追求自由平等为主线,让学生厘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法国大革命的曲折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