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1.3.2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第一章
有理数
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目标
2.通过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重点
教学重难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活动1
新课导入
教学设计
1.口算:
(1)2.5+(-3.6)=
;
(2)(-8)+3=
;
(3)8+(-5)=
;
(4)(-8)+0=
.
2.化简下列各数:
-(-2)=
,
-(+8)=
,
+(+5)=
,
+(-3)=
.
3.(1)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用字母表示为
__
__;(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
,用字母表示为
.
-1.1
-5
-8
3
2
-8
5
-3
不变
a+b=b+a
不变
(a+b)+c=a+(b+c)
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气温为―3℃~3℃.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3-
(―3)
=
6
6
你能看出3
℃比-3
℃
高多少摄氏度吗?
活动2
探究新知
3-(-3)=
6
3+
____=
6
3
?
3-(-3)
3+3
=
0-(-3)=
0+
3
=
3
3
3
如果最高气温是0
℃
呢?
0-(-3)
0+3
=
导入新知
活动2
探究新知
3-(-3)=
6
3+
____=
6
3
3-(-3)
3+3
=
0-(-3)=
0+
3
=
3
3
0-(-3)
0+3
=
-1-(-3)=
-1+
3
=
2
2
2
如果最高气温是-1
℃呢?
-1-(-3)
=
-1+3
这些数减-3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
-5+3
-5-(-3)=
导入新知
如果最高气温是-5
℃呢?
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2
探究新知
计算:
9-8=______
9+(-8)=______
1
1
15-7=______
15+(-7)=______
8
8
从中又有什么新发现呢?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
你能用字母把减法法则表示出来吗?
a-b=a+(-b)
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1
减法
加法
2
减数
相反数
导入新知
活动2
探究新知
活动3
知识归纳
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表达式为:
a
-
b=a
+
(-b)
被减数不变
减号变加号
减数变其相反数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计算:
(1)(-3)-(-5);
(2)0-7;
(3)7.2-(-4.8);
(4)
.
(1)(-3)-(-5)=
=2;
减号变加号
减数变相反数
解:
(-3)+5
(2)0-7=0+(-7)=-7;
(3)7.2-(-4.8)=7.2+4.8=12;
?解题技巧:
两变一不变.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2 已知一个数与3的和是-10,求这个数.
解:(-10)-3=(-10)+(-3)=-13.
加数
和
答:这个数是-13.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3 若a,b,c是有理数,|a|=3,|b|=10,|c|=5,且a,b异号,b,c同号,求a-b-(-c)的值.
|a|=3
|b|=10
|c|=5
异号
同号
解:∵|a|=3,∴a=3或a=-3.
∵|b|=10,∴b=10或b=-10.
∵|c|=5,∴c=5或c=-5.
又∵a,b异号,b,c同号,
∴a=-3,b=10,c=5
或a=3,b=-10,c=-5.
当a=-3,b=10,c=5时,
a-b-(-c)=-3-10-(-5)=-8;
当a=3,b=-10,c=-5时,
a-b-(-c)=3-(-10)-5=8.
综上所述,a-b-(-c)的值为-8或8.
分类讨论思想
2.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若a>0,b<0,则a-b>0
B.若a<0,b>0,则a-b<0
C.若a<0,b<0,则a-(-b)>0
D.若a<0,b<0,且|a|>|b|,则|a-b|>0
1.资料P23 练习第1,2题.
随堂练习
3.最大的负整数减去最小的正整数的相反数,差为
.
C
0
4.-
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
的相反数的绝对值的差是
.
随堂练习
5.已知A,B,C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A:139
m,B:-127
m,C:-54
m,求三地之间的高度差分别为多少.
解:A与B:139-(-127)=266(m);
B与C:-54-(-127)=73(m);
A与C:139-(-54)=193(m).
-4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
a
-b
=
a
+(-b)
?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a
-
b=a
+
(﹣b
)
加
?减
?减数
相反数
“两变一不变”
减号变加号
减数变为相反数
课堂小结
(1)资料P25 第3,4题;
(2)完成讲义练习.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