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5.搭石
一、看拼音,写词语。
1.家乡的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xùn?qī(
?)shān?hóng
bào?fā(
),溪水猛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2.水坑中的石头放?píng?wěn(
)了,我们才能过去。走的时候,身体要保持?píng?héng(
)。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些秧苗的间(
jiān
jiàn)隔正好合适。
(2)他乱扔垃圾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谴(qi?n
yí)责。
(3)以他的知识水平,做这份试卷绰(
chuò
zhuó)绰有余。
三、我会加给下面的字加偏旁成为另一个字,并组词。
急
(
)(
)
共_______(
)(
)
孟
(
)(
)
张_______(
)(
)
库
(
)(
)
犬_______(
)(
)
四、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
?无论…都…?????假如…总要…
1.(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
)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2.人们(
)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把搭石铺稳。
3.(
)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
)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4.(
)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
)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让对方先走。
五、阅读。
(一)搭石(节选)
①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②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③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上面的第②个自然段主要写的是(
)
A.乡亲们走搭石时相互礼让和尊老爱幼。
B.乡亲们在走搭石时的协调有序的画面。
C.乡亲们摆搭石和走搭石时技巧和方法。
2.第③自然段中,作者用“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做全文总结非常到位是因为(
)
A.搭石表现出了乡亲们互助友善的精神品质。
B.搭石是作者家乡秋凉以后过河的唯一方式。
C.搭石是旅居国外的作者对家乡的一种思念。
3.对比搭石中所描写的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联系自己的生活情景,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我家门口有一个古老的磨盘,从我记事起,就看到这磨盘一直竖在那里。爷爷告诉我:“这磨盘虽然不值钱,但子子孙孙都不能丢弃。”“为什么呢?”我不解地问。
爷爷告诉我,我们家祖上很穷,曾经几代人都在这厚重的磨盘上寻找出路。推石磨是笨重的体力活,没有钱买牲口,脱粒碾轧全靠人力。有时候,一连几天都没有人来磨面。这时,老太爷就开始为下一顿发愁了。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磨麸皮的,老太爷开心得不得了,他笑呵呵地把麦子撒在磨盘上,盖上另一片磨盘,把杆子勒在腰间开始推着磨盘转圈。头几圈还不算费力,到后来,连吃奶的力气都用尽了。劳作结束,主家拿葫芦瓢从里面舀一勺,这便是劳作的工钱,也是全家活命的口粮。
这磨盘上并没有刻字,但任何人看到这磨盘,都能读出“勤俭”二字。现在,我已经明白为什么爷爷要让我永远保存这磨盘,他是想让我
。
(1)本文共30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约
分钟。
(2)读第2自然段,我的眼前浮现出了这样几个画面:无米下锅着急图、
、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情景让我感受到了
(3)想一想爷爷让“我”保存磨盘的目的,选出填入文章横线处最恰当的句子。(
)
A.忆苦,懂得珍惜现有的生活
B.保护文物,保护环境
C.一直保存,让磨盘增值,卖个好价钱
参考答案:
一、1.汛期???山洪暴发???2.平稳???平衡
二、(1)jiàn
(2)qi?n
(3)chuò
三、急
禾
(
稳
)(
平稳
)
共
氵
(
洪
)(
洪水
)
孟
犭
(
猛
)(
凶猛
)
张
氵
(涨
)(
猛
涨
)
库
衤
(
裤
)(
裤子
)
犬
亻
(
伏
)(
埋
伏
)
四、1.如果就???2.无论都?3.假如总要4、如果就
五、(一)1.A2.A
3.乡亲们过搭石时这种互助友善的精神品质让我感触特别深,在以后生活中,我们同学之间也要互相谦让、互相帮助。
(二)(1)提示:建议不多于2分钟
(2)来人磨麩喜悦图
费力干活辛苦图
示例:费力干活辛苦图
工作的辛苦和生活的不容易
(3)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5.搭石
语文统编版
五年级上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间”,理解“汛期、谴责、人影绰绰、同心协力”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语句,感受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4.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刘章1939年1月出生于河北省兴隆县,我国当代著名诗人,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目前,已出版《刘章诗选》《刘章乡情诗》《刘章散文选》《北山恋》《刘章散文选》等诗文集28部。
作者简介
作者在家乡的时候,每天都要走搭石,对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后来,作者来到城里,当他看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人们无序地忽然横穿马路的时候,便想起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作者念及此,便写下了《搭石》,把他心中长留的那份景、那份情传达给我们。
写作背景
汛
访
鞋
挽
隔
懒
惰
稳
衡
协
写生字
汛期
懒惰
平衡
协调
山洪
暴发
访友
间隔
唯独
保持
美感
示意
家常
假如
联结
平稳
脱鞋挽裤
理所当然
读词语
整体感知
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什么是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搭石
作者围绕“搭石”,写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
话搭石
(
)
(
)
(
)
摆搭石
走搭石
赞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话搭石
照应题目。介绍了搭石的由来和作用。人们找来平整方正的石头,并按两尺左右的间隔摆放,说明人们摆搭石的用心。
课文解读
人们是怎样摆搭石的呢?课文的哪些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中心句。总写搭石对于家乡的特殊性。“风景”一是指自然风景;二是指搭石所体现出来的人情美。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这些词语生动刻画了老人调整搭石时的认真、细致,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风景一:老人及时调整搭石
人们是怎样走搭石的呢?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走搭石
如果……就……,假设关系关联词,点明了紧走搭石的原因。
风景二:一行人协调有序地过搭石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比喻,作者从多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人们走搭石的美。“协调有序”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动作美。把走搭石的声音比作音乐,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声音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画面美。
走搭石
清
波
漾
漾
人
影
绰
绰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风景三:两人相遇,招手礼让。互相谦让的美好品质。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风景四:写出了民风的淳朴和人们尊老的美德。
一行人走搭石
老人摆搭石
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
礼让搭石
作者通过搭石赞美了什么精神?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总结全文,赞搭石
借物喻人,点睛之笔。赞扬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借搭石赞颂了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为他人着想
相互谦让
尊老爱老
搭石,构成家乡一道美丽风景。
说一说:本文重在写人,为什么却以“搭石”为题?
因为“搭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是乡亲们相爱、友好互助的纽带。
搭
石
话搭石
摆搭石
走搭石
赞搭石
心想他人
无私奉献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课文通过描写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美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王建(唐)《望夫石》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明)《石灰吟》
拓展延伸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