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2 17:01:52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沪粤版
八年级上
新知导入
镜子里为什么会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呢?
新知讲解
一、什么是平面镜
观察一下桌子上的平面镜,你有什么发现?用手摸一摸,平面镜表面有什么特征?
表面
光滑的
平的
能成像的
1、平面镜:生活中常用的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2、平面镜的示意图
3、生活、生产中可以被看作是平面镜的物体。
穿衣镜
练习健美操用的大平面镜
平静的水面
抛光的金属面
……
镜中的像与镜前的物体有怎样的关系?
看一看,平面镜中有什么?
从平面镜中能观察到物体的像。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一)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脸,思考下列问题:
(1)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吗?
(3)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
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
平面镜中的像是眨左眼
(2)脸和脸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像的大小随脸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吗?
(二)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
1、直接用平面镜能找到像的位置吗?怎么办?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3、如何确定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
4、如何确定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6、实验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5、实验中平面镜应如何放置?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因为玻璃板像平面镜一样反射成像;透过玻璃看到后面的蜡烛;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1、直接用平面镜能找到像的位置吗?怎么办?
玻璃板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时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玻璃板后放一支同样未点燃的蜡烛,移动玻璃板后面未点燃的蜡烛,直到从玻璃板前看到后面的蜡烛跟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3、如何确定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
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直到从玻璃板前看到后面的蜡烛跟前面蜡烛的像是否完全重合。
玻璃
4、如何确定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1的像和蜡烛2
玻璃
蜡烛1
0
1
2
3
4
(cm)
竖直放置
5、实验中平面镜应如何放置?
6、实验环境应选择较亮还是较暗的环境?
较暗的环境,目的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7、实验中用厚玻璃板好还是薄玻璃板好
薄玻璃板好,厚玻璃板有可能出现两个不重合的虚像
6、实验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
1
2
(三)进行实验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四)结论
从点S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看起来觉得这此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在镜后延长线的交点S1射来的,跟S1处真有一光源时产生的感觉一样,
S1就是S点在镜中的像。
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三、平面镜成虚像
四、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S
S1
作图方法
1、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例题: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M
N
A
B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一)用来成像——主要是用来观察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物体,如自己的面容、姿势、口腔内牙齿等

五、平面镜的应用
潜望镜利用两个与水平面成45°夹角,且互相平行的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使海底的人可以看到海面的情况。
(二)平面镜的作用:
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潜望镜
五、各种面镜
(一)凸面镜
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镜子叫做球面镜
1、定义:利用球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

2、对光在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汽车观后镜
弯道观察镜
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
(二)凹面镜
1、定义:利用球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

2.对光的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太阳灶
3、应用
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上
可以把光变成平行光
应用: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平面镜的对称美
课堂练习
 
1、(2021湖南怀化)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面镜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虚像
不变
2、(2021山东济宁)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选项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透过玻璃版看到的像是蜡烛的虚像
B.小孔成像透过小孔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的色散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A
3、(2021新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玻璃板的厚度对蜡烛所成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蜡烛所成的像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照相机拍下来.
?
大小
没有

4、(2021安徽)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_____ ;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
再拿一支外形相同 _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刻度尺
未点燃
5、(2021四川成都)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
B.
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
C.
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
D.
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
A
6、(2021江苏泰州)如图甲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

7、(2021山东菏泽)小明驾车通过小区道路转弯处时,通过转弯处的镜子
(可看作平面镜)看到了行人,他及时采取避让措施保证了行安全。下图为转弯时的俯视图,其中
是车内小明的眼睛,
为行人,请作出小明看到行人的光路图。
课堂总结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为正立的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
三、凸面镜和凹面镜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课堂练习
1、(2021湖南岳阳)如图是用墨水成像观看日食的情景。在容器中装上黑墨水放在太阳下,通过水面可看到太阳的像。关于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正确的是的(  )
A.
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是平面镜
B.
这个像是光
折射形成的
C.
这个像是实像
D.
这个像比太阳小
2、(2021浙江温州)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3、(2021广东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下拇指变大——光的色散
B.列队时,前面的同学挡住了后面的同学——平面镜成像
C.彩虹——光沿直线传播
D.深圳湾大桥的倒影——光的反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实像
B.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成像越大
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
D.潜望镜是由平面镜制作成的
5.德阳的清晨风景如画,旌湖湖面波光粼粼,岸边的高楼在水中呈现出清晰的倒影,一群红嘴鸥欢快地从湖中捕捉食物。对这些场景的形成解释正确的是(  )
A.岸边高楼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路上的行人能看见红嘴鸥,是因为红嘴鸥是光源
C.红嘴鸥看见水中的“食物”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湖面波光粼粼,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了光的色散形成的
6、一只小鸟从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已知湖水深为4m。当小鸟距离湖面5m时,小鸟在湖中的倒影距小鸟______m,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在小鸟向下俯冲的过程中,该“倒影”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7.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蜡烛A作为物体来成像。实验时,应该选用较______(厚/薄)玻璃板进行实验。蜡烛B______(需要/不需要)点燃。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所成像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8.五一假期小明和同学去衡水湖游玩,他们发现水面出现非常奇特的影像,水中白云朵朵,鸟儿展翅飞翔,鱼儿悠闲地游来游去。于是小明写下“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句子。小明看到“鸟在水中飞”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像,“鱼在云中游”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像,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要______(选填“深”或“浅”)。
9、(2021宁夏)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检查者与视力表相距。某同学在学校医务室检查视力,由于空间有限,用下图方式检查,她应距平面镜__________m。她在平面镜里看到的视力表是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0、(2021山东泰安)一幅装饰画在平面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则装饰画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 m。
11、(2021云南)如图1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和一块厚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
 _________ 。实验中有同学从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发生了光的
 __________ 射。改善“重影”问题的办法是
 _________________ 。解决问题后,移动点燃的蜡烛,多次测量并分析得出结论。
(2)小明发现上述实验中难于准确测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且未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就得出了像与物大小的关系,于是他换用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块进行实验。
①如图2甲所示,将一组木块置于玻璃板前,改变该组木块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图2乙所示。根据对应顶点就能准确测出相应的距离,再将白纸沿_________ (选填“EF”或“GH”)对折,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_________--,则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
②如图3所示,用叠加的方法改变物的大小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_________ 。
木块的位置
保持不变
物的大小(玻璃板前木块的个数/个)
1
2
3
像的大小(玻璃板后木块的个数/个)
1
2
3
(3)某小组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时,发现木块的像较暗、不易辨识,联系日常照镜子的经验,解决方法是
 __________ (选填“照亮木块的像”或“照亮木块”)。
12、(2021湖北荆州)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
(2)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小芳应在_______(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5)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
(6)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选题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13、(2021甘肃威武)如图所示,A是烛焰上的一点,B是人眼的位置,请画出A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路图。
14、(2021江苏南京)
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图甲中,牙医借助平面镜观察牙齿的背面。请在图乙中画出能反映此过程的光路图。
答案
1、A
2、
B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所在的那条直线对称。地砖2和3都处在同一平面内,即它们处在同一直线上,灯泡的位置不动,则通过地砖看到的像大小相同,且位置不变。
3、D
4.D
解析:
A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与物体大小相同的虚像,故AC错误;
B.平面镜成等大的像,不管物体靠近还是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D.潜望镜内部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个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度角,影像通过两次反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影象,故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A.高楼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
B.路上的行人能看见红嘴鸥,是因为红嘴鸥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红嘴鸥自身不会发光,不是光源,故B错误;
C.红嘴鸥看见水中的“食物”,是“食物”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正确;
D.湖水被风吹产生水波,水波在光照射下,发生了镜面反射,远看波光粼粼,不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6.10

不变
解析:
[1]小鸟距离水面5m,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5m,则该倒影到小鸟的距离为
5m+5m=10m
[2]小鸟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平面镜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故“倒影”为虚像。
[3]可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的大小始终等于物体的大小,故“倒影”的大小不会改变。
7.薄
不需要
不变
解析:
[1]为了防止在成像时出现重像,所以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来做实验。
[2]将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蜡烛B不需要点燃,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可观察到蜡烛B好像被点燃了。
[3]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大小一致,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所成像大小不变。
8.反射
折射

解析:
[1]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鸟在水中飞就是鸟通过水面成的虚像。
[2][3]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白云就是通过水面成虚像,出现在水面上的。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而我们看到的鱼,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变高的鱼的虚像。
9、
2.2

10、3
解析: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装饰画的像离镜3m,装饰画离镜也应是3m。
11、(1)位置;反;用较薄的玻璃板;(2)①GH;重合;②相等;(3)照亮木块。
解析:(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造成重影;
玻璃板如果薄,两个像距离近,测量误差小,实验效果好,所以为了改善“重影”,可以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2)①实验中应该将实验数据沿平面镜的位置对折,即为GH,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
②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玻璃板前后木块的个数始终相等,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物体成像要清晰,就必须让木块有足够光线射向平面镜才能成像,所以应该照亮木块。
12、
①.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
A
③.
不变
④.
虚像
⑤.
平面镜与桌面不垂直
⑥.
A
解析:(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通过平面镜看到镜子后面像,目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时,小芳应在A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只有在A侧反射光线才会进入眼睛,从而看到A的像B,在B侧看不到像。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大小相等,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不变。
(4)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不能成在光屏上。
(5)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可能是平面镜与桌面不垂直,导致蜡烛A的像偏高或偏低,无法在桌面上找到与蜡烛A重合的像。
(6)
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蜡烛A的成像仍在B处,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13、
14、
解析:画出牙齿关于镜面的对称点即为牙齿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连接像点和眼睛的直线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入射点,连接入射点和眼睛并标上箭头为反射光线,连接牙齿和入射点标上箭头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1题
2题
9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