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三章
内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内能
例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
(1)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
(2)八月桂花遍地香
(3)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酒香不怕巷子深)
(4)墙角堆煤久了,有擦不掉的黑色痕迹
(5)在餐厅门口就能闻到美味佳肴的香气
(6)喝咖啡的时候加糖使咖啡变甜
(7)发生沙尘暴时,漫天沙尘飞扬
(8)炒菜加盐,菜变咸(把青菜用盐腌成咸菜)
(9)阳光从窗户射入,光柱中尘埃飞舞
(10)滴一滴墨汁在杯中,整杯水变黑了(11)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12)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13)香水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香味
例题2:10mL的水和10mL的酒精混合,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种现象用微观的分子理论分析,该现象说明了_______和_______.小朋友们喜欢“吹泡泡”游戏,五光十色的肥皂泡弹性好,不易破,这是分子间的_______起了作用。
例题3:关于图中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把铅板和金板压在一起,几年之后,金板上渗入一些铅,铅板上渗入一些金,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乙图中,把两个铅柱削平、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该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丙图中,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缓慢滴一滴红墨水,红墨水在热水中与水混合均匀的时间比在冷水中短,这个现象说明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丁图中,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用力竖直向上提弹簧测力计,在玻璃板未脱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比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悬吊玻璃板静止时大,这个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例题4:如图1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现象。
分析: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_______做功,使空气的内能________,________升高.达到棉花的________,使棉花燃烧,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有哪些对物体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2所示,广口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
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分析: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________时,自己的________减小,________降低,瓶内水蒸气发生________而形成的.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有哪些对物体对外做功的例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例题6:说明下列现象中改变内能的方法
(1)古人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产生火________;(2)一盆热水放在室内,一会儿就凉了________;
(3)冬天人们常用嘴往手上呵气,手感到暖和________;(4)双手相互搓擦使手感到热________;
(5)铁块在火炉上加热,一会儿热得发红________;
(6)用铁锤多次敲打铁块后,铁块的温度会升高(把铁钉钉进墙里,铁钉变热)________;
(7)电流通过白炽灯泡发光________;(8)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________;
(9)
“和平”号空间站退役后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________;
(10)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________;(11)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________;
(12)烧红的铁块放在冷水中,铁块温度降低________;(13)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________;(14)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________;
(15)超载货车的刹车片经常处于高温状态而炭化,容易造成刹车失灵________;
(16)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快________。
例题7:关于做功和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只能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不能将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B.热传递过程实际上就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C.做功和热传递是没有区别的
D.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而言效果总是不同的
针对训练
一、基础训练
1.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
(1)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这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
(2)细菌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细菌属于分子(
)
(3)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
(4)一个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就是该分子的内能(
)
(5)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有内能(
)
(6)质量相同的0℃的水和0℃的冰具有相同的内能(
)
(7)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也越大(
)
(8)一杯水放在高处时具有的内能比放在低处时的大(
)
(9)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
(10)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这是利用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
(11)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小(
)
(12)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13)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则内能也不变(
)
(14)物体的内能增大,其温度一定升高(
)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________,其中做功是________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而热传递是________从高温物体________到低温物体或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________到低温部分.
3.“热”字有热量、内能、温度等含义,下列中都有“热”字,请将下列“热”字的含义填入空白处:
(1)天气很热的“热”是指________;
(2)热传递的“热”是指________;
(3)吸热升温的“热”是指________;(4)摩擦生热的“热”是指________.
4.下列事实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我们走到花店附近,可以闻到鲜花的香味
B.滴在厨房地砖上的油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干净
C.用显微镜观察污水样品,看到污水中有细菌在乱动
D.把一滴红墨水滴人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会变红
5.(多选)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是(
)
A.糖块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水变甜了
B.吸烟者看到烟雾在空中飘动
C.走到炒栗子的店铺附近,能够闻到炒栗子的香味
D.将沙土放入水中,水变浑浊
E.长期堆在墙角的煤被清理后,发现白墙内部变黑了
F.冬季取暖时,室内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G.雨前常看到乌云逐渐地遮盖蓝天
6.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压缩弹簧需要用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热水瓶的瓶塞有时很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粉碎机可以把岩石打成粉末,这些粉末就是岩石分子
D.一桶污水把整个池塘都污染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7.下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_______,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_______
(填序号).
A.把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B.滴在热水中的墨水使热水很快变色
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入
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8.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9.(多选)如图所示是板栗在微波炉中加热炸裂后的情景,板栗受热
时,温度升高,内部膨胀,导致其炸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开微波炉“飘”出板栗香味,这是扩散现象
B.板栗炸开时发出响声,是发声体振动产生
C.炸裂过程中板栗的内能减小
D.没炸裂的板栗不具有内能
10.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
>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华认为图甲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图乙放置最不合理
C.小梦认为图丙放置最不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11.(多选)大货车在长距离下坡时,车速会越来越大,而刹车会导致刹车片温度急剧升高,司机会在刹车片上浇冷水降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车下坡越来越快,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冷水温度升高,是热传递的结果
D.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12.下列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室外的灰尘随意飘动,说明了灰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液体分子间没有引力,只有斥力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了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
D.小明在平直的跑道上匀速跑步时,他的机械能变大,内能不变
13.户外温泉游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下列对于冬季户外温泉的一些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温泉泳池上方的大量“白气”是由于汽化形成的
B.游泳圈从温泉池中取出后遇冷变瘪是由于圈内空气液化形成的
C.人们在温泉池中觉得暖和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的
D.泳池边的树枝上有大量“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14.两只相同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15.“钻木取火”和"工件淬火”(热工件放在冷水中变凉),前者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内能.
16.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内能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7.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煮粽子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了粽子的内能;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______现象,这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剥开粽子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子叶上,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
18.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
B.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
C.食品放在冰箱中,温度降低
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
E.用煤气炉给水加热
F.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G.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H.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I.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
J.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K.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L.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M.
天寒地冻,人们在室内烧炭火取暖
N.
感冒发烧,人们用湿毛巾敷额头降温
O.
烈日炎炎,人们走进空调房避暑
P.
电炉通电,电热丝发热变红
Q.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感觉到热
R.古代的人钻木取火
1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
B.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闻到刺鼻的气味
C.小明把透明胶带压在错字上面,揭起胶带时就能把表面的纸和错字一起黏起来
D.考试时,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考生都闻到了气味
20.有关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使我们直接观察到物体里分子的运动
B.扩散现象只能间接反映物体间分子的运动
C.只有液体和气体才有扩散现象
D.扩散时一定是密度大的物质下沉,密度小的物质上升
21.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间柜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1)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并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推理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在图中,甲杯中质量较少、乙、丙、丁杯中的质量相同.根据问题(1)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________杯中水的内能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升
2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炽热的铁块具有内能,冷的冰块不具有内能
B.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C.静止于地面上的物体,机械能和内能均为零
D.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可能保持不变
23.(多选)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扩散只能在气体或液体中进行
B.物体内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有另一个物体的内能减少
D.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说明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萝卜放在泡菜坛里会变咸,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C.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做功把光能转化为内能的
D.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25.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压紧的两个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转化为它的机械能
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D.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反复迅速拉动金属管外的皮绳,当橡皮塞从管口飞出,管口会出现白雾
26.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
A.摩擦力
B.分子引力
C.分子斥力
D.大气压力
27.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紧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关于该试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
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
28.下列关于内能改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B.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C.搓手变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热量增加
D.物体的内能增多,温度不一定升高
三、难题突破
29.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30.关于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含有的热量越多,温度越高
B.当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热量就会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C.热量多的物体总是把热量传给热量少的物体
D.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要吸收或放出热量
31.宏观的热现象如果用微观的分子运动理论去分析,常常会得到全新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
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
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固体或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32.人们用来取暖的一种热水袋如图所示。它的表面有很多长条状的橡胶凸起部分,这些凸起部分相互平行且凸起的高度较大,做成这种外形的主要目的是(
)
A.使热水袋美观大方,起到装饰作用
B.使热水袋能同时具有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传热功能
C.这种突起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弹性形变,以防止在某种重压下所灌热水将热水袋胀破
D.减小热水袋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面积,以降低热水袋的放热速度,实现缓慢放热
33.如果物体的温度没有改变,则(
)
A.物体的内能一定没有改变
B.物体的内能可能发生改变
C.物体一定没有吸热
D.物体与外界都一定没有做功
34.(多选题)如图所示,一个管壁很厚的玻璃管中,用活塞密封着一定质量的气体。在
快速向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玻璃管内的气体(
)
A.密度不变
B.温度升高
C.分子热运动变缓
D.内能增大
35.课间休息时许多同学会用瓶壁较薄的空矿泉水瓶做如图所示这样的游戏。首先旋紧瓶盖,接着两手分别握住瓶的上、下部分,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压缩瓶内空气,这时瓶内气体内能________;然后迅速旋开瓶盖,可看到瓶盖飞出数米远,同时瓶口和瓶内出现白气,这是因为瓶内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瓶内气体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选填“增加”“降低”或“不变”)
36.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刻小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刻大
37.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不变,就不会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
B.物体不吸收热量,温度也可能升高
C.物体的内能越大,物体的热量就越多D.质量越大,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热量就越多
E.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F.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减小
G.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
H.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I.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J.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K.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L.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M.要使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N.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就升高
38.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E.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F.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G.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H.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I.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J.0℃的物体内能为零
K.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L.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
M.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
N.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
39.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
热量交换),则有
(
)
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参考答案
例题1:(2)(3)(4)(5)(6)(8)(10)(11)(13)
例题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空隙;引力
例题3:B
例题4:棉花着了;空气;增加;温度;着火点;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例子略;瓶口有“白气”;做功;内能;温度;液化;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例子略
例题5:C
例题6:(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7)做功(8)热传递(9)
做功(10)做功(11)做功(12)热传递(13)做功(14)做功(15)做功(16)热传递
例题7:B
针对训练
1.(1)╳
(2)
╳(3)
╳
(4)
╳
(5)
√(6)
╳
(7)
╳(8)
╳(9)
╳
(10)
√
(11)
╳(12)
√(13)
╳(14)
╳
2.做功;热传递;等效的;内能;内能;转移;转移;
3.(1)温度(2)内能(3)热量
(4)内能
4.C
5.ACE
6.D
7.BCD;A
8.A
9.ABC
10.B
11.ACD
12.C
13.C
14.D
15.做功;热传递
16.降低;减小
17.热传递;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
18.ABCEGHKLMNO
19.C
20.B
21.(1)质量;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质量大的物体内分子数量多 (2)丁;丁的质量最大,温度最高.
22.D
23.BD
24.A
25.D
26.B
27.B
28.D
29.B
30.B
31.D
32.D
33.B
34.BD
35.增加;减小;降低
36.D
37.BEHJ
38.AGIKL
39.B
甲
乙
丙
丁
1min后
几年后
图2
图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