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对韵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对韵歌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2 18:1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对韵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图文对照,理解字义,抓特点,形象化识记,组词拓展等方法认识“云、对”等7个生字。
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
教学过程:
语言导入,开门见山
同学们在上小学前一定读过一些儿歌、童话故事、绕口令,也和爸爸妈妈一起猜过谜语,它们一定非常有趣吧,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对子的儿歌----《对韵歌》
板书:《对韵歌》
趣味识字教学
示范朗读,跟读正音
PPT显示课文全文,老师带着学生读两遍
过渡:让我们一起认识汉字王国的新朋友吧!
PPT出示:对,云,雨,风,花,鸟,虫七个生字和相应的图片,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PPT出示整体7个字,指名让学生认读,开火车读生字,摘苹果认读生字。
休息时间
1.齐唱上学歌
2.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
深入学习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指名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学习单子对
过渡:在这首对韵歌中,云雨雪风为什么会对在一起?
引导学生明白云雨雪风都是天气变化,花对树是因为它们都是植物,鸟对虫是因为它们都是动物。
学习双字对
看图引导学生明白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是因为它们是风景。
师小结:同一类的事物才可以对对子。
再读课文,感受对子的韵律
学生读课文,感受同一类的事物才可以对对子并尝试背诵
指导写字
师范写“虫、云、山”学生书空并描红
课外拓展与延伸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笠翁对韵》,并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对子。
《对韵歌》说课
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一首优美的对子,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象,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这首对子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对照,理解字义,抓特点,形象化识记,组词拓展等方法认识“云、对”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五、教法分析
从本课对对子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法。
六、学法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采取的主要学法有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表演演练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趣味学习生字认读
3.休息时间
4.学习课文
5.对子的拓展
教学反思:
《对韵歌》是一首优美的对子,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象,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这首对子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本课的三个教学目标:通过图文对照,理解字义,抓特点,形象化识记,组词拓展等方法认识“云、对”等7个生字。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基本实现。回顾本课,反思如下:
1.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种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的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去“对”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4.课容量较大,对于课的节奏和时间把握不够,写字指导时间应该更长一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