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夺冠系列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轻松夺冠系列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8-09 09: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www.21cnjy.com/H/13/106/V20069.s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069.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轻松夺冠系列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绥靖( ) 阻遏( ) 箱箧( ) 荒谬( )
2.根据拼音填上合适的字组成词语。(2分)
管xiá ( ) 阴cǎn ( ) 瓦lì ( ) 制cái ( )
3.解释句子中加点词语。(2分)
(1)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寒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鬼子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追上了他。
张皇失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不超过15字的标题。(3分)
人民网讯 2006年4月4日,广东省少先队“知荣明耻”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市朝天路小学举行,全校1 000多名少先队员,在学校的操场上拍着手掌,一起学唱“八荣八耻”童谣。这项在全省少先队中开展的系列活动还包括:红领巾网络畅谈“知荣明耻”、寻访身边的“知荣明耻”、青少年“我心目中的关与丑”十大行为征集评选、“知荣 明耻 奋进”主题征文、专家为少年儿童作“知荣明耻”主题讲座等活动。
相关链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自古以来,战争就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请默写一首你学过的描写战争的诗。(长短不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具体的语境中仿写、续写一个“我喜欢”句。(3分)
我心里总是充满着太多的喜欢。我喜欢倾听春天的脚步,我知道我如果不喜欢,便意味着我不珍惜鲜嫩的花碧绿的草;我喜欢欣赏大地的容颜,我知道我如果不喜欢,便意味着我不热爱高峻的山清浅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5分)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敏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日月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睁大眼睛问:
“为什么呀 ”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在路E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任务,偏偏没有完成 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
“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小女孩子说:
“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
老头子狠狠地说:
“为什么不能 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
7.文中哪句话点明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从这句话里,你能感受到当时“苇塘”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环境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匕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作用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画线语句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敌人的愿望”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老英雄执行任务不带枪,为大女孩报仇仍然不带枪,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5分)
天职
①海尔曼博士是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他开的诊所已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里没有人不知道海尔曼和他的诊所的。
②海尔曼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③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撬开了,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小偷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小偷慌忙中撞倒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小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④“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海尔曼把小偷抬上手术台,连夜给他做了连肢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绷带。一直在诊所里把l他彻底治好,才把他交给警察。
⑤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您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
⑥“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⑦小偷自然感激得五体投地,唯在交警察前,他恳求把他放了。他说:“海尔曼博士,您不愧是上帝的儿子。我愿再次得到你的拯救,不到那阴森的牢里去领面包……”海尔曼博士两手一摊说:“先生,对您这个要求,我这把手术刀就无能为力了。”
⑧又一天,一个女人护送一位车祸中受重伤的人来诊所。海尔曼一愣:啊,是她 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仍这般漂壳 这是他破人夺去的爱妻。至今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可代替的魅力。
⑨汝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唯一能给他微手术的人。”
⑩受重伤的人是他原来爱妻的后夫,就是这个人把l她夺去了。当时就差点同他进行古老的决斗。
?“亲爱的海尔曼,我和他都对不起你,可是我们遇了难……但愿您的手术刀不带着往日的仇恨。”
?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硬在在这种场合重逢,使他不由地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始终一言未发。
?列夫斯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待进了手术室才清醒过来,见拿着手术刀的是海尔曼,不由大吃一惊,连忙挣扎着要起来:
?“老实躺好,这是上帝的安排。你是我永远难以宽恕的情敌,你又是我必须抢救的患者。”
?一个修补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多个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
?列夫斯基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惭愧地说:“如果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
?海尔曼说:“医生在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恩怨。”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眼就认出这是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丧生在这个人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啊!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教学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用那把手术刀结束了这个法西斯刽子手的生命……
?在受审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了。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里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量的反法西斯标语。
13.本文共写了3个小故事,每个故事的前面,都有一个词语表示故事的开始,请分别找出这3个词语,再分别给这3个故事拟一个小标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5.第②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联系上下文看运用比喻手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的“坚硬锋利”表现了海尔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6.第⑥段说海尔曼“不由地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请结合上下文,写出他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第③至第⑦段中,德国人和海尔曼对“天职”的理解分别是什么 (2分)
(1)德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尔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完全文后,谈谈你对海尔曼的认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5分)
命运是前世注定
——一个巴勒斯坦“自杀式爆炸者”的自白
纳比尔·阿尔马斯利,巴勒斯坦人,今年22岁,“法塔赫”所属的“阿克萨烈士旅”成员。三周前,他被以色列贝辛特国家安全局拘捕,罪名是涉嫌策划在特拉维夫制造自杀式爆炸事件,与他一起被抓的还有他的伙伴穆罕默德·希西。
阿尔马斯利家住加沙地带的贾巴尔亚难民营,有兄弟姐妹9人,他排行第二。父亲是泥瓦匠,多年来一直靠在以色列打工维持生计。
4年前,巴勒斯坦发起反抗以色列的“因迪法达”起义后,阿尔马斯利参加了巴“民阵”所属的军事组织。之后“法塔赫”所属的“阿克萨烈士旅”加沙地带的负责人塔比特又动员他加入了“阿克萨烈士旅”。阿尔马斯利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他参加巴武装组织只是为了找个靠山。由于加沙地带局势动荡,有一种不安全感,一个人想做点事,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做生意,都得有关系,要付中介费。他说,他并不是为了与天堂里的仙女共享天伦之乐(传言,巴激进组织鼓励其成员执行自杀性爆炸活动,称死后升入天堂,那里有众多貌美的仙女在等着他们),也不想成为一名烈士,更不是为了得到一大笔赏金,而是“想与一些能保护自己的人在一起。在社会上活动,就要有一个靠山,这样,别人就不敢欺侮自己了”。
参加了武装组织就由不得自己了,就得听从命令。几个月前,阿尔马斯利与他的伙伴希西接受一项“任务”,策划在特拉维夫某咖啡馆制造一起自杀式爆炸事件。根据他们最先的计划,阿尔马斯利将伪装成以色列士兵,潜入以境内。由于以色列禁止35岁以下的巴勒斯坦年轻人离开加沙地带进入以色列境内,这个计划难以实现。于是,他在塔比特的帮助下,搞到一张身患睾丸癌的诊断书,就此提出到特拉维夫的医院治病,但多次申请都被对方拒绝。最后,阿尔马斯利决定申请前往埃及,从埃及的西奈半岛潜入以境内。
他说:“搞自杀式爆炸,我们是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当然,在付诸实施过程中,袭击的目标会随时改变。但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即便不清楚是为了什么。”
在回答他用假病历欺骗以色列是否会给真正需要到以治病的巴勒斯坦人造成麻烦时·阿尔马斯利称,以色列从来也没有让生病的巴勒斯坦人到以医院治病,所以也无所谓有什么影响。
三周前,阿尔马斯利和希西到拉法加沙与埃及的边境站递交了他们的护照,边防人员让他们第二天来取许可证。当他们返回加沙城,到以军设置的古什卡替夫检查站时,只见四五十个以色列人径直朝他们围过来,阿尔马斯利知道事情已经败露。
阿尔马斯利被抓后,愤怒不已。他说:“我们难民营里肯定出了内奸,他出卖了我们,他最终会被揪出来的。”阿尔马斯利对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感到十分遗憾,但他又说:“从原则上讲,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一个人的命运是前世注定的,没有谁能改变它。现在,我所考虑的,只是准备在牢房里长期待下去。”
19.文章主标题和副标题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巴以冲突是中东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你了解巴以冲突吗 假如不知道,陈红为了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到网上查寻。请问陈红在查寻中所输入的关键词,哪一个是查不到所需内容的( )(2分)
A.中东战争 B.巴勒斯坦 C.战争与和平 D.自杀式爆炸
21.纳比尔·阿尔马斯利参加“民阵”组织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从他最初的愿望中,你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生活有着怎样的最基本要求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文章最后一段纳比尔·阿尔马斯利的言论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试写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世界何时能“铸剑为犁”,让鲜血和战火远离我们生存的世界,我们呼唤和平,呼唤人类和平的生存和发展。然而,战争的硝烟至今仍在许多国家的上空飘荡。请你为处在战争中和那些迷恋战争的人们写句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以“战争”为话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答案与导解
1.jìnɡ è qiè miù
2.辖 惨 砾 裁
3.(1)寒冷而哆嗦。这里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2)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4.广东唱响“八荣八耻”童谣
5.示例: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示例:我喜欢投入大海的胸怀,我知道我如果不喜欢,便意味着我不理解奔腾的浪热情的潮。
7.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8.说明当时苇塘一带被日寇严密地封锁着,处于严密的监视之中,环境十分险恶。
9.拟人 生动地表现出抗日军民旺盛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10.心理描写。表现出老英雄强烈的自尊和自责。
11.敌人妄图隔断苇塘内外抗日军民的联系,实现征服的目的。
12.表现了老英雄始终是自尊和自信的。
13.①一天夜里连夜为小偷做连肢手术②又一天为情敌做修补颅骨手术③这年用手术刀结束法西斯刽子手的性命
14.总领全文
15.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尔曼医生的性格特征 倔犟、爱憎分明、医术高超、医德高尚
16.示例:“我被列夫斯基夺去爱妻痛苦不堪的日子是多么难熬,他们曾百般侮辱我,我要救他吗 但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自己的天职,救人要紧……”
17.(1)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2)反法西斯、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是每一个有良知的公民的天职
18.示例:海尔曼是一个珍爱生命,不为个人私情玷污医德,为人类和平敢于献身的医务工作者。
19.从属关系 导解:副标题从属于主标题,是对主标题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20.C
21.最大愿望:找一个靠山,这样,别人就不敢欺侮自己了。
基本要求:安全感。
22.纳比尔·阿尔马斯利由于受武装组织的影响,他有浓重的宿命论思想,他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是前世注定的。 贝多芬曾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从阿尔马斯利身上我们读到的是一个人可悲的灵魂。当命运的波澜冲击我们时,我们应勇敢地面对,而不应把一切都归结为命运。其实,命运的风帆正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崇尚和平,爱护人类自身,是我们每个爱好和平的人们的美好愿望,而阿尔马斯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面人物的教材,让我们认清了他们内心最脆弱的一面。 导解:回答时能从“不向命运屈服的正面反思”就符合题意。
23.示例: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呼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 加热爱和平,希望战争远离我们。
24.【写作指导】战争,一直与人类的历史相随而行,它是由人类发动的对人类自身的残杀。无论是非正义战争还是正义战争,都免不了死亡,而作为个体的人“人”应该好好活着,享受生命的恩赐,而不该去做炮灰。有人说“战争是一场发昏的游戏”,很有道理,为了发昏者的利益,成千上万无辜者丧失家园乃至生命,值得吗 显然,战争是邪恶中最大的邪恶。和平是广大百姓所希望和期待的。
可写成记叙类文章,虚构战争中某个家庭的变故来透射战争的罪恶。可写成议论文,必要的史料是少不了的。巴以冲突多年,炮火炒断、生灵涂炭,世界瞩目。2001年9月有11日.,“恐怖组织”轰炸了美国的世贸大楼,6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惨重。联盒秘书长安南宣布,9月21日为“世界和平日”,这一天全世界一切战争停火,让人们过上一天和平的生活。写此作文,要避免泛泛而谈,空喊口号,而无实际内容,要争取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用一颗露珠折射光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例文】
战争
“有二天,世界上再也没有战争;有一天,暴力成为历史名词;有一天,战争变成了对话;有一天,地球上再也没有硝烟。”
多么美的心愿,多么纯洁的心灵。
战争,多么沉重的字眼,然而,它却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永远都抹不去,甚至在今天,有些人依然生活在那充满死亡的空气中,那种空气,是令人窒息的。
从前,我总认为我活着没有意义,我一直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一天一天地重复着,我羡慕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我希望我是他们,我希望我能把我的生命奉献给自己的国家,但是随着我的知识日益增多,我知道了更多令人不堪回首的灭绝人性的战争的历史,我开始厌恶,甚至是惧怕它。
我清楚地意识到,那些战场上的英雄,是迫不得已才那样做的,他们是那样想要一个和平的世界,他们用自己的毅力与生命,换来了相对和平的今天。
渐渐的,我不再厌恶平静的生活,我惧怕那种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前一秒生后一秒死的战争生活,我明白我能学习知识其实是多么的不容易,我活着是有意义的,我要学习知识,我要成才。只有国家富强,才不会被人欺负,只有这样,我才能远离那种让我惧怕的战争生活。
有一天,全人类会一起高呼“和平万岁”!
【点评】开头引用表明心声,文章很朴实,几乎就是诉说式的表白或自言自语,但却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为什么呢 因为选取的角度好:一个不断成长的中学生的不断成熟的思考:“英雄”是无奈的,和平是宝贵的,平平静静是世界的呼声。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评分人
复评人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 订 线
二、阅读理解(45分)
评分人
复评人
三、作文(40分)
评分人
复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