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月光曲 课件+音频 两课时 (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月光曲 课件+音频 两课时 (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3 19:27:46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23
月光曲
第一课时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我的音乐只当为贫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多么幸福。”
tán

弹琴
弹奏
造句:这颗橡胶子弹(dàn)打到墙上后又弹(tán)了回来。
dàn
子弹
炸弹
多音字
会写字

chún
lái
jiàn
yīn

mánɡ
táo
传说是在人们口耳相传过程中形成的,贝多芬和《月光曲》是在历史上存在的,但故事可能是人们的想象。
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谱成”。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
《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贝多芬在散步时听到_______
____的谈话,就给盲姑娘弹了一首钢琴曲,盲姑娘猜出他就是______,他又即兴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并飞奔回客店连夜记录了下来,谱写了《______》的传说。
盲姑娘
兄妹
贝多芬
月光曲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清幽、寂静
夜晚
幽静

断续续
茅屋
他的曲子
如果你是贝多芬,在这样的时间,听到这样的琴声,你会有什么想法?
幽静的小路
原来是幽静的夜晚,茅屋中传出的琴声触动了他。从被触动到创作《月光曲》,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呢?
这样的夜晚,这样破旧的茅屋中竟然有人弹我的曲子,怎么回事?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揣摩盲姑娘和贝多芬此时的心理。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
感情多深哪!
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
弹奏熟练。
多深
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了。
盲姑娘能听懂贝多芬的音乐,简直可以说是他的知音。
如果你是贝多芬,心情如何?
激动
贝多芬觉得姑娘是知音,所以他问:
“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补充资料
贝多芬自小家庭环境不好,父亲平时给贵族表演,赚钱不多,经常酗酒,所以贝多芬的童年贫穷而又不幸。贝多芬的父亲为了让他出去赚钱,就虚报他的年龄,年仅六岁就被父亲带着到处表演。
我的音乐只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贝多芬
伟大
环境描写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清亮的月光下,茅屋里的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安静。
月光的柔美。
诗情画意的环境和善良的兄妹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贝多芬愿为热爱音乐的人弹奏,更愿意为真正懂音乐的人创作。
第二课时
默读课文第9、10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画面?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着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月亮
微波粼粼
刮风卷浪
波涛汹涌
越来越激昂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心情急切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环境,有了这样的经历和心境,加上贝多芬娴熟的琴技,才有了意境优美的《月光曲》。
将听到的声音通过联想表达出来,这样的句子我们曾经学过很多。想一想,举几个例子吧!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是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是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
——《山中访友》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山雨》
朗读句子,为什么都是雨,你们却用不同的语气朗读?
抓住了特点
运用联想,对声音的描写就更具体了,甚至能将声音变成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美妙的乐曲
美好的心灵
总起——引出传说
听:弹琴
谈话——同情
弹:一曲
知音——感动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浪涌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现实事物
联想、想象

过程
离开——飞奔——一夜功夫
月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