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爬山虎“爬”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1.梳理脉络:通过自读,初步知晓文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2.剖析细节:通过读、观、议等方式品味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大自然的人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难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猜条谜语,看谁猜得又对又快。是虎不是虎,有脚只会爬,紧贴墙上绿,离墙便枯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会有新的理解。作者简介:本文的作者是谁?叶圣陶,谁来介绍一下叶圣陶爷爷?(课件出示)。(你读的声音真洪亮)
二、检查字词预习,开火车、齐读等检查方式。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得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爬山虎的那几个方面?(爬山虎的位置、叶子、脚)谁为大家读读爬山虎的位置,请你读给大家听。
三、请学生自由放声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问题: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叶子?
2、文中有句话很重要,从中我们知道这段重点讲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划下这句话。
出示:“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1)你能从这句话里读出这一段重点讲的什么吗?(长大了的叶子)(2)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引人注意)2.再读读这段话,看哪几句话具体讲的是长大了的叶子?(3.4.5句)
那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些引人注意的地方表现出来呢?(学生练读)(1)指名读。(学生评议)(2)配乐读,老师给你配上一段优美的音乐。让你来美美地读一读,其他同学一起来美美的感受一下那些引人注意的长大了叶子。(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声音和感情都非常丰富,这可以用一个四字的词来形容。哪个词?声情并茂。读书就应该这样去读。)(3)师范读那篇绿油油的爬山虎。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那么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呢?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在小组内轮读课文3-5自然段。
交流讨论: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请在文中做好批注。)(1)师:谁来谈谈:通过读你知道,这段都写了什么?生:我读懂了,“这段写了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师板书:位置、形状和颜色)(2)师:脚的位置在哪呢?谁来读读有关句子。(生读: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师:出示图片指着:大家看,这就是茎上长叶柄的地方。那它的脚长在哪里?(生指说:它的反面),对,叶柄的反面就是脚生长的位置。(3)师:那脚的形状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读读有关句子(生读: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师:作者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生: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师:可是当它巴住墙的时候变成了什么样子呢?谁能联系下文说说(生说:像蛟龙的爪子)(4)师出示“蜗牛的触角”“蛟龙的爪子”和“爬山虎的脚”的对比图”:大家看,这就是蜗牛的触角和“蛟龙的爪子”,它们和爬山虎的脚相似吗?可见叶圣陶爷爷观察多么仔细,描写多么逼真!(5)师:那脚的颜色又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读给大家听?(指生读: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原来,脚的颜色是嫩红的!(6)下面咱们分角色读课文(课件出示)(请女生读描写位置和形状的句子,男生读描写颜色的句子,老师读最后一句)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7)那它是怎么往上爬的呢?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谁来说说,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都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呢?(指生说:触、变、巴、拉、贴;师板书)
引读课文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渐渐爬满了山坡,爬满了墙壁,爬满房顶。假如你就是那棵爬山虎,告诉大家你是这样爬的——(指名读课文)不管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它总是一脚一脚往上爬,假如你就是那棵爬山虎,告诉大家你就是这样爬的——(指名读课文)你们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那棵爬山虎正一脚一脚往上爬,请大家齐读第四段。
这里的“一脚一脚往上爬”能换成“一步一步往上爬”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就必须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
想亲眼看看它到底是怎么爬的吗?(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一边演示,老师一边诵读课文内容)
五、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大家知道吗?叶圣陶爷爷在第5自然段还发现了爬山虎脚的秘密。谁来告诉我?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变成灰色,牢固地巴在墙上。)(板书:变化、萎了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敬佩、喜爱......)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六、人类有哪些方面模仿爬山虎的脚攀爬原理?(攀岩、登山、过雪山、瀑布)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的好孩子!
七、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开启一段研学之旅:(学生认真看教师在校外亲自录制的视频)生总结。
八、由叶圣陶先生引入语文主题阅读学习:1、叶圣陶写的《诗的材料》2、法国法布尔写的《蝉的卵》读后谈自己的阅读体会,生展示。
九、课后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长久、仔细的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准备习作。3、扩展阅读: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