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
通过自学,会认读8个词语,会写12个生字。指导写好“骤”字。
了解蟋蟀住宅的两大特点,感受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住宅”。
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学习说明文“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感受文本准确生动的表达。
结合多种资料,借助关键词句,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领会法布尔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语文要素,学习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教学难点】学习说明文的两种说明方法,感受文本准确生动的表达。
【教学过程】
联系前文,字源导入。
回顾《爬山虎的脚》。前面我们刚学习了《爬山虎的脚》,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生交流)爬山虎绿得那么新鲜,爬山虎的脚那么有趣,这得益于叶老细致的观察、多角度的描写。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蟋蟀的住宅。(板书课题)
了解“宅”的字源。“宅”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宝盖头瘦长,横略倾斜,竖弯钩写舒展。(出示字源)瞧,这是最初的宅字,它像什么?(生答)对啊,宅就是人的住所。再读这个题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法布尔的眼中,这里是住宅,是一个家。
检查预习,重点指导。
词语快闪。(出示预习单)在预习中,同学们都圈出了有难度的字词,谁来领读。(二)指导书写。看同学们预习单(课件出示),大家都觉得“骤”字笔画多,比较难写,有什么好办法?(引导学生看结构、看主笔、看变化)
三、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一)接读课文:一生读1-6段,一生读7-9段。思考: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二)教师小结:这篇说明文就是围绕蟋蟀的住宅,前面部分写了住宅的特点,后面写了修建的过程。
四、围绕“慎重”,感悟“选址讲究”。过渡:默读课文,想想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别之处?画出相关语句,并在边上用词语简单写写你的发现。
(一)初悟“慎重”。透过第二自然段,你发现蟋蟀选址有什么特点?
(二)品评词句。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蟋蟀选址的“慎重”?
(三)师生接读。
(四)对比阅读。
(五)教师评价。蟋蟀选址真是太讲究了!(板书“选址讲究”)
五、关注表达,体会“构造讲究”。
(一)初感住宅构造。借助色块,让学生感受第五自然段前半部分写隧道,后半部分写出口。
(二)品味隧道特点。指名读前半部分,发现隧道的两大特点:一是倾斜,二是弯弯曲曲。(三)活动一:抓表达,感“准确”。1.抓住两个数字。你们可真了不起,一下子发现了两个数字。那你说说,九寸到底是多深?你猜猜?你瞧作者用准确的数字来写隧道的大小,这种说明方法就是——列数字。(板贴列数字)法布尔肯定是量了无数个洞才负责任的写下了这句话。你来读一读。2.对比阅读,感受“准确”。(去掉最多)。没有最多不是更准确吗?去掉可不可以?说说你的看法。3.拓展阅读。像这样准确严谨的表达在法布尔的作品中比比皆是,我们学过他的《蜜蜂》,读读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四)活动二:抓表达,感“生动”。1.感受“构造讲究”。(1)住宅有门。出口总有一丛草半掩着,那就是住宅的——门。这丛草“半掩着”,通风好、光线好。再读读你还会有发现?那为什么送到嘴边的嫩草不吃,去吃远处的草呢?是的,有句俗语“兔子不吃窝边草”呢。你瞧蟋蟀多机灵呀!你再来读一读。(2)住宅有平台。除了有门,出口还有什么?原来,当四周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是多么讲究的构造啊!2.感受“打比方”的妙用。明明是一丛草,作者却说是——一座门。明明是一点点空地,作者说这是——平台。这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板贴打比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明是蟋蟀在鸣叫,作者却说是在——弹琴。作者是把蟋蟀当作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啊!还有哪些是人的动作?你瞧作者用上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拟人化的表达,让文章多么生动有趣呀!3.感情朗读。以准确见长的说明文,在作者的笔下也能如此生动有趣!(配乐),你再来读读。你知道吗?蟋蟀特别警觉,无论你脚步如何轻巧,蟋蟀总能感觉到你的来访,让我们轻一点再来读。
六、聚焦观察,感悟人文精神。即使我们人类,最初的时候,也只是以岩洞为隐蔽所,小小蟋蟀竟然有如此讲究的住宅,多么了不起呀!我们一起读!这么伟大的工程究竟是怎么修建出来的呢?
(一)了解修建过程,感受工程伟大。1.抓住蟋蟀的一系列动作,借助动画,感受勤劳的小蟋蟀。2.蟋蟀身体只有两三厘米长,体重只有零点几克,小小蟋蟀却建造出如此伟大的住宅(指板画),你有什么感受?难怪作者这样赞叹道_————假使......伟大的工程。
(二)寻找观察方法,感悟人文情怀。1.这么细小的工具,这么细微的动作,作者描写得这么准确细致,得益于什么?——细致的观察。2.再读7-9自然段,在观察的时间上你又有什么发现?从秋天到冬天,寒来暑往,风吹雨淋,他常常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就是这样长期连续的观察,作者笔下的文字才能如此得栩栩如生!3.补充资料。这位昆虫大师是如何与昆虫为伴,持续观察的。我们一起来看:(出示视频)法布尔几十年如一日,起早熬夜观察每一种昆虫。只只土蜂他不离不弃,一观就是20载。一种蓝黑色甲虫地胆,他无惧寒暑,一寻就是25年,小小隧蜂,他屏息凝神,一探就是30年,指尖黑豆蜣螂,他卧于地上,40年的坚守终求真相。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赞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七、推荐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法布尔融毕生的观察与研究写成了《昆虫记》,鲁迅先生称《昆虫记》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法国作家雨果称《昆虫记》不愧为——“昆虫的史诗”。这本书光看这些标题就充满了诱惑——天牛吃路、昆虫睡姿辨、萤火虫备餐、金步甲的婚礼,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布尔和他那迷人的昆虫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