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溶液的浓度 同步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3溶液的浓度 同步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07 15:03: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2、计算公式: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2)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3、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
(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若设浓溶液质量为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B
g,则
A
g×a%=B
g×b%(其中B=A+m水)
4、关于溶液浓缩(无溶质析出)的计算:
(1)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质:溶液增加溶质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增加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而溶液的质量=原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溶质Bg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
Ag×a%+Bg=(Ag+Bg)×b%。
(2)将原溶液蒸发掉部分溶剂:溶液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蒸发Bg水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
Ag×a%=(Ag一Bg)×b%。
5、与浓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等于两混合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后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两混合溶液的溶质质量之和。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浓溶液质量为B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则:
Ag×a%+Bg×b%=(Ag+Bg)×c%。
例题1-1、20g食盐全部溶于80克水中,求此食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例题1-2、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求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例题1-3、25
℃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固体质量/g
5
10
15
20
现象
固体完全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
剩余少量固体
剩余较多固体
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
B.实验说明25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
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
g
例题1-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
D.t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
例题1-5、把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是多少?
变式训练1-1、在20℃时,将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4g固体未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C.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0g
D.将该溶液倒出一半,则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
变式训练1-2、在20℃时,将40g硝酸钾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请填写下列空白:
(1)所得溶液是20℃时硝酸钾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变式训练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____(填“仍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2)甲和乙的溶解度在___℃时相等。
(3)a1℃时,将20g乙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g。
(4)a2℃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
变式训练1-4、医院里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H2O2)溶液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
若要配制5%的双氧水溶液600g,需要30%的高浓度双氧水的质量为(

A.30g
B.100g
C.200g
D.400g
变式训练1-5、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
(2)t3℃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
(3)将某温度下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写一种)
(4)在t3℃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1、实验药品:托盘天平(带砝码)、量筒、药匙、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氯化钠、蒸馏水。
2、配制步骤与方法:
(1)实验步骤示意图:
(2)实验方法:
①计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的溶质质量为50g×5%=2.5g,水的质量为50g-2.5g=47.5g。
②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2.5g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47.5mL水。(思考:为什么不选用10mL的量筒呢?如果选用10mL的量筒,需要量取5次才能量取到所需的水,这样将会导致误差偏大。)
③溶解: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④贮存(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
3、误差分析
浓度
引起原因
实际操作
偏小
溶质溶解的量变少
溶质含有杂质;左码右物(使用游码);溶质洒落;固体药品倒入烧杯时,纸片上残留少量药品
水的量变多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烧杯中原来有少量的水
偏大
溶质溶解的量变大
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污渍;称量前,未调平天平,指针偏右
水的量变少
量取的水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例题2-1、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
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例题2-2、某同学配制50g
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变式训练2-1、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
变式训练2-2、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仪器。
(1)根据以下实验要求,选择图中合适仪器,将对应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__
_;
②过滤粗盐水_
_。
(2)除了上图中的仪器,(1)中的①、②两个实验都还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
(填仪器名称)。
(3)若(1)中的①实验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例题3-1、为测定大理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大理石12.5g加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解),生成二氧化碳4.4g。求:
大理石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例题3-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后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的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共收集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当反应结束后,采取的基本操作分别是 
 、洗涤并烘干滤渣,则最后所称得滤渣的质量为 
 g;
(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变式训练3-1、26克的黄铜(铜锌合金)和100克稀硫酸反应完后,剩余物质125.8克问:
(1)氢气的质量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变式训练3-2、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4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至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NaOH溶液80g,过滤,得到滤液175.1g。请计算:
(1)该反应生成Cu(OH)2沉淀__________g;
(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温馨提示:
1、现有100g
20%氯化钠溶液,想把质量分数稀释到5%,则需加水的质量为(

A.100g
B.200g
C.250g
D.300g
2、下列措施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的是(

A.
B.
C.
D.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依次是:计算、溶解、称量、装瓶并贴标签
B.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量筒、烧杯、蒸发皿
C.把10g氯化钠固体放入盛有90mL水的量筒中混合均匀
D.转移配置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4、40℃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甲、乙固体,充分溶解。
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A.30%
B.33.3%
C.40%
D.50
%
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B.t2℃时,物质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均为1∶5
D.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6、如图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提纯,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准确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原先沾有水,对配制的质量分数无影响
7、水常用作物质溶解的溶剂,KNO3与NH4C1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请回答:
①在t1℃时,KNO3与NH4C1的溶解度均为______________;
②在t2℃时,将80gX物质加入到100水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t1℃,溶液中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二所示,则X为__________(填“KNO3”或“NH4C1”);
③取t2℃时KNO3、NH4Cl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KNO3____________NH4Cl(填“>”、“<”或“=”)。
8、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列表法和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请你根据图表分析:
表: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KNO3对应的是图中的_____物质。
(2)25℃时,向100g水中加入45.8g
KNO3,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应采用_____结晶法提纯甲。
9、
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溶剂前,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是饱和溶液;
(2)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t℃时,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更大;
(4)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10、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出2.5克石灰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_g;
(2)计算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第四讲
溶液的浓度及有关计算
知识精讲
一、溶液的浓度
知识精讲
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知识精讲
三、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中的计算
限时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2、计算公式: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2)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3、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
(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若设浓溶液质量为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B
g,则
A
g×a%=B
g×b%(其中B=A+m水)
4、关于溶液浓缩(无溶质析出)的计算:
(1)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质:溶液增加溶质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增加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而溶液的质量=原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溶质Bg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
Ag×a%+Bg=(Ag+Bg)×b%。
(2)将原溶液蒸发掉部分溶剂:溶液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蒸发Bg水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
Ag×a%=(Ag一Bg)×b%。
(3)与浓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等于两混合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后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两混合溶液的溶质质量之和。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浓溶液质量为B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则:
Ag×a%+Bg×b%=(Ag+Bg)×c%。
例题1-1、20g食盐全部溶于80克水中,求此食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NaCl%=mNaCl/m溶液×100%
=20g/100g×100%=20%
例题1-2、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求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NaCl%=S/(100g+S)×100%
=36g/(100g+36g)=26.5%
例题1-3、25
℃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固体质量/g
5
10
15
20
现象
固体完全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
剩余少量固体
剩余较多固体
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
B.实验说明25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
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
g
【答案】C
例题1-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
D.t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
【答案】A
例题1-5、把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假设把浓硫酸稀释到10%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g
则:100g×98%=(100+X)10%
得X=880g
变式训练1-1、在20℃时,将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4g固体未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C.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0g
D.将该溶液倒出一半,则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
变式训练1-2、在20℃时,将40g硝酸钾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请填写下列空白:
(1)所得溶液是20℃时硝酸钾的
饱和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g

(3)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24%

变式训练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_不是_(填“仍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2)甲和乙的溶解度在_t1_℃时相等。
(3)t1℃时,将20g乙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_65__g。
(4)t2℃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20%_。
变式训练1-4、医院里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H2O2)溶液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若要配制5%的双氧水溶液600g,需要30%的高浓度双氧水的质量为(
B

A.30g
B.100g
C.200g
D.400g
变式训练1-5、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
(2)t3℃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
(3)将某温度下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写一种)
(4)在t3℃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t2℃时,A、C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5g
(2)A
(3)增加C物质
(4)B>A>C
1、实验药品:托盘天平(带砝码)、量筒、药匙、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氯化钠、蒸馏水。
2、配制步骤与方法:
(1)实验步骤示意图:
(2)实验方法:
①计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的溶质质量为50g×5%=2.5g,水的质量为50g-2.5g=47.5g。
②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2.5g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47.5mL水。(思考:为什么不选用10mL的量筒呢?如果选用10mL的量筒,需要量取5次才能量取到所需的水,这样将会导致误差偏大。)
③溶解: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④贮存(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
3、误差分析
浓度
引起原因
实际操作
偏小
溶质溶解的量变少
溶质含有杂质;左码右物(使用游码);溶质洒落;固体药品倒入烧杯时,纸片上残留少量药品
水的量变多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烧杯中原来有少量的水
偏大
溶质溶解的量变大
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污渍;称量前,未调平天平,指针偏右
水的量变少
量取的水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例题2-1、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
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答案】D
例题2-2、某同学配制50g
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②①⑤③④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①___。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广口瓶__,需称取氯化钠__3.0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C_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凹液面处___保持水平。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AD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变式训练2-1、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
变式训练2-2、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仪器。
(1)根据以下实验要求,选择图中合适仪器,将对应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__
_;
②过滤粗盐水_
_。
(2)除了上图中的仪器,(1)中的①、②两个实验都还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
(填仪器名称)。
(3)若(1)中的①实验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答案】(1)①A
C
E
②C
D
(2)玻璃棒
(3)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或烧杯中原来有水等合理即可)
例题3-1、为测定大理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大理石12.5g加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解),生成二氧化碳4.4g。求:
大理石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80%
(2)10.5%
例题3-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后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的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共收集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当反应结束后,采取的基本操作分别是 
 、洗涤并烘干滤渣,则最后所称得滤渣的质量为 
 g;
(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过滤、2.5g
(2)3.4%
变式训练3-1、26克的黄铜(铜锌合金)和100克稀硫酸反应完后,剩余物质125.8克问:
(1)氢气的质量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0.2g
(2)9.8%
变式训练3-2、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4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至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NaOH溶液80g,过滤,得到滤液175.1g。请计算:
(1)该反应生成Cu(OH)2沉淀__________g;
(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温馨提示:
【答案】(1)4.9g
(2)8%
1、现有100g
20%氯化钠溶液,想把质量分数稀释到5%,则需加水的质量为(
D

A.100g
B.200g
C.250g
D.300g
2、下列措施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的是(
C

A.
B.
C.
D.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实验操作依次是:计算、溶解、称量、装瓶并贴标签
B.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量筒、烧杯、蒸发皿
C.把10g氯化钠固体放入盛有90mL水的量筒中混合均匀
D.转移配置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4、40℃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甲、乙固体,充分溶解。
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B

A.30%
B.33.3%
C.40%
D.50
%
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B.t2℃时,物质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均为1∶5
D.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6、如图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提纯,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准确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原先沾有水,对配制的质量分数无影响
7、水常用作物质溶解的溶剂,KNO3与NH4C1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请回答:
①在t1℃时,KNO3与NH4C1的溶解度均为______________;
②在t2℃时,将80gX物质加入到100水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t1℃,溶液中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二所示,则X为__________(填“KNO3”或“NH4C1”);
③取t2℃时KNO3、NH4Cl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KNO3____________NH4Cl(填“>”、“<”或“=”)。
【答案】①40g
②KNO3
③=
8、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列表法和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请你根据图表分析:
表: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KNO3对应的是图中的_____物质。
(2)25℃时,向100g水中加入45.8g
KNO3,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应采用_____结晶法提纯甲。
【答案】(1)甲
(2)饱和
(3)降温
9、
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溶剂前,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是饱和溶液;
(2)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t℃时,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更大;
(4)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甲
(2)饱和溶液
(3)乙
(4)
10、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出2.5克石灰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_g;
(2)计算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答案】(1)2.0g
(2)14.6%
第四讲
溶液的浓度及有关计算
知识精讲
一、溶液的浓度
知识精讲
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知识精讲
三、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中的计算
限时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