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3 10:4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水调歌头
1.了解作者生平,理解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刻意蕴,品味词的艺术美,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重点)
2.反复诵读,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学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重点)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素养)
学习目标
词是一种兴起于五代兴盛于宋、和乐可歌的文体。因为每句话字数不等又称“长短句”、“诗余”。
词牌名:词牌就是词的格式、词谱的名称。词牌不同于题目。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一定要有词牌名。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
词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从长度分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和长调(91以上)。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文集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思乡:
苏轼原是四川眉山人,此时被贬官至山东密州,远离家乡,相隔千里之遥,自然少不了对家乡家人的思念。?
思人:
苏轼与弟弟苏辙(子由)兄弟情深,苏辙在山东为官,即便相隔不远,但兄弟俩依然不能常相见,所以孤独之余东坡不免伤感嗟叹。
仕途坎坷:
苏轼虽一心报国,却由于朝廷党争,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几经坎坷,仕途并不得意,在这中秋月夜,怎不勾起他的哀伤、思念。
写作背景
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的。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唯一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有七年没有团聚。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当年两人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登进士第,感情很深。苏辙当时在济南,相隔千里。值此中秋之夜,诗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于是在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中秋词。
交代了写词的时间及缘由。
怀念弟弟子由,从“兼”可知词的情感不只是怀念子由。
你从词前小序读出了什么?
问月悟情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
几时
有?把酒

青天。不知
天上
宫阙,今夕
是何年。我欲
乘风
归去,又恐
琼楼
玉宇,高处
不胜寒。起舞
弄清影,何似
在人间。
què
qiónɡ
诗词诵读
诵读技巧:上片开篇问月,宜用升调读出对月亮的向往之感。“我欲”句宜用升调读出期盼之感;“又恐”句宜用降调读出担心之感;“起舞”句感情已升华,应读得缓慢一些。

朱阁,低
绮户,照
无眠。不应
有恨,何事
长向
别时圆?人
有悲欢
离合,月
有阴晴
圆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
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诵读技巧:下片“转朱阁”三句应读得轻缓,“不应有恨”应读得急促,“人有悲欢离合”要读得缓慢,最后两句要读得慷慨高昂。
结合序言和注释,读通大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时间
写作缘由
直到天亮。
丙辰年中秋节,(我)欢畅痛饮到天亮,(喝得)大醉,写了这首词,兼以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宫殿。
回到天上去。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
哪里比得上。
端起酒杯。
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担心在美玉砌成的楼宇里,经受不住高耸九天的严寒。(我)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经受不住。
胜,受得住、经得住。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朱红色的楼阁。
不能入睡,这里指不能入睡的人(指诗人自己)。
为什么。
雕花的门窗。
本义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人间总有悲欢离合之事,月亮总有阴晴圆缺之时,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难以求全。只希望你我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细细体会诗歌,回答问题:
1.“高处不胜寒”
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这句词不仅指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还包括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朝中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经受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含义。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如何理解这几句?
从个人的悲欢离合变化引出月亮的盈亏变化。月亮的阴晴圆缺,犹如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的规律。既如此,就不必叹息和悲伤了,表现了词人心胸开阔、洒脱旷达的一面。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只要人能平安幸福,虽分隔千里,但共赏这一轮明月,并互致慰藉不也是一种团聚吗?这是词人的自我安慰,也是对亲人的劝导,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自我宽解。表现出词人豁达的胸襟与豪迈的情怀。
上阕:
望月(写景)
下阕:
怀人(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思考:本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两者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自由诵读,看看作者还传递出了哪些情感呢?
词人问了青天什么问题?
“明月几时有?”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问天
天上有什么呢?
明月、宫阙、琼楼玉宇。还可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
词人对天上有什么感情?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天上是一个美丽的世界,作者向往之,从“归去”可以看出来。天上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作者真要飘然离去的时候又徘徊犹豫了,从“恐”可以看出来。
作者在现实中政治失意、手足分离,所以想要找寻一个完美的世界,最终没去的原因是什么?
对人间的留恋,从“何似”可看出天上虽美,却比不上人间温暖的烟火气息。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作者为什么有此一问?
作者好像对月有怨恨,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问月
这三句,由怨月到感悟人生,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与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视为一体,求得安慰,富含人生哲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1)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有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以圆全。
(2)蕴含着诗人对人生际遇变化不定的哲理性认识,揭示了人间的普遍规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
(3)表现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和对生活的热爱。这句话也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人生不会完美,要有乐观豁达的胸襟面对生活,面对挫折。
——婵娟指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词人推己及人,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这两句表明情谊的相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之情。充分表现了词人博大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情怀。
如何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问候
思考:如何理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的“出世”与“入世”精神?
这首词中,有“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表现出遗世独立的一面;有“高处不胜寒”的畏惧,表现出安于世俗的愿望。对词人的这两种情感,都不能过于夸大来理解。词人的出世之想,还是一种基于咏月的浪漫情怀;而“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不能过于拘泥地理解为渴望回到朝廷的惶恐不安。对作者情感的分析,一定要从作品的文本信息出发,才能准确把握。
合作探究
课堂总结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月有
,人有
的人生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豁达胸襟,也表达了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
热爱生活
一问:几时明月
二问:今夕何年
写景
想象
明月
宫阙(借景抒情:苦闷难遣,欲求解脱)
离人无眠:怨月
愿人长久:惜月
抒情
联想
月圆
人圆(议论升华:释怀离怨,祝共婵娟)
板书设计
上片:
望月问天
下片:
对月怀人
乐观旷达
天上
人间
过渡
何似在人间
写作特色
1.步步设问,情由景生。
整首词围绕“月亮”步步发问,词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怀,便在对天上皎洁的明月的描述中抒发出来。。
2.借月抒怀,构思奇特。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乎人事。上片借明月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构思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3.情景交融,寓哲理于议论之中。
全篇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作者由皎皎明月而怀念亲人,由阴晴圆缺感悟人生并非无憾事,使全词意境优美,又富于哲思、情蕴。
4.想象奇特,虚实结合,境界旷达,极富浪漫色彩。
作者由举杯问月,想象天上宫阙胜景,叙述身世之感与思想矛盾;由思念亲人扩展到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抒发人生无常,并非无憾事的感喟。想象丰富,富于浪漫色彩。
学后感悟
感悟:一个人,无论面临怎样的逆境和挫折,都要以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来对待生活,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并不能解决问题。要明白:逆境过后是顺境,冬天过后是春天;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把酒问天
不知何年
板书设计
欲归又恐
起舞弄影
月照无眠
不应有恨
人有离合
千里婵娟
由月感发
追求美好生活
感月怅别
表达思念情怀
上阕
下阕
胸怀旷达
情景交融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