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李白诗歌鉴赏
作者简介:
李白字 ____,号______。现存诗歌____余首。
李白善于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
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_________
风格,素有____之称。 他的诗歌具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太白
青莲居士
900
浪漫主义
诗仙
想象丰富
奔放飘逸
色彩绚丽
形式多样
作品背景简介:
天宝元年,李白经友人实现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征召入京。他以为实现自己“济沧海”“安社稷”的政治抱负的时机到了,于是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踌躇满志到了长安。却被任命为翰林供奉,一个没有实权的文学侍臣,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由于他蔑视权贵,不趋炎附势,加上桀骜 不驯的性格,招致了权贵们对他不断的攻击和谗毁。不到三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赶出长安。
冷酷的社会现实无情的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这样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之中离开京城,继续他的漫游生活。此诗是诗人于天宝四年离开东鲁南游吴越时所作,一名《别东鲁诸公》。
补充注音、词语解释:
瀛 暝 栗 冥 鸾 悸 怳 著
或可睹:
尚在:
来下:
如麻:
事权贵:
开心颜:
yíng
míng
lì
míng
luán
jì
huǎng
zhuó:穿。
或许能够看到。
还在,仍在。
下来,为配合韵脚而颠倒词序。
形容极多。
侍奉有权势的官僚们。
心情愉悦,面带笑容。颜,面容; 心,心情。
鉴赏一 整体感知:
(二)梦游仙境: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登山前见闻
登山见闻
山中夜景
洞中仙景
梦中惊醒
(一)入梦缘由:_____________
天姥山巍峨高大、神奇雄峻
(三)梦醒述志:______________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鉴赏二 梦前
1、诗人梦游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句并体会)
原句: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体会: 天姥山与天相连遮断了天空,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诚。一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面对着天姥山也好象要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
天姥山如此巍峨高大、神奇险峻,难怪诗人要去梦游一番。
2、体会本段在写法上有那些特点。
(1)以虚引实,先说“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使诗一开头就带有神奇的色彩;再说“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扣住题目,转入正题。
(2)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天姥山如何如何高,而是采用比较和夸张的手法极写天姥之高:先把它与天相比横在半天云上,与天相连;再与其他山比,其高峻超出五岳,盖过赤诚;最后与天台山相比,连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在它的面前,也矮小得象要倾倒下去一样。
这样,就把天姥山的高耸写得淋漓尽致,仿佛那高峻挺拔、在云霞里时隐时现的天姥山就在我们眼前,唤起了我们的幻想,将跟着诗人一步步飞向那梦幻的境界。
赏析三 梦游
之一:登山前见闻
1.体会诗句中有关词语的作用:
因之—
飞度—
月.影-
承上启下
心情迫切,点明梦游
紧扣夜中梦游
2.诗人“见闻”到了什么?
此地景物有何特点?
小结:谢公登山住宿过的地方,这里渌水荡漾,清猿啼叫,有人有物、有声有色,景色十分清净幽雅,开启诗人继续梦游的迫切心情。
鉴赏 —— 梦游
之二:登山见闻
2.极言天姥山之高,与上段内容呼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里再提“谢公”,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那些词语体现诗人留恋山景、乐而忘返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诗人从飞度镜湖到登上天姥山顶,一路写来,景物一步步变幻,梦境一步步展开,幻想的色彩一步步加浓,渐渐地引向幻想的高潮。“暝”为下文张本。
诗人有步其后尘之意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迷、依、忽。
鉴赏 —— 梦游
之三:山中夜景
1、诗句(齐读或背):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2、体会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熊在咆哮,龙在长吟震得山石、泉水、深林、峰峦都在发抖。天气也急剧变化着,黑沉沉的云天像要下雨,蒙蒙的水面升起烟雾。(这里采用了楚辞句法,不仅使节奏发生变化,而且使读者联想起楚辞的风格更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云青”“水澹”两句烟雨朦胧与上句照应,舒缓语气,也为下文仙境的出现作了铺垫。)
鉴赏 —— 梦游
之四:洞中仙境
1.体会梦境高潮
列缺霹雳
丘峦蹦催
雷电交加
大雨将至
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
巨音滚过
别有天地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碧空万里 日光月濯
预示着众仙出场
霓为衣兮风为裳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阵势非凡,热闹极顶
梦游美境发展到高潮
2、感受梦境美妙
色彩绚丽,变化莫测,富于魅力。使人心往神驰,宛如置身于神仙世界。
鉴赏 —— 梦游
之五:梦中惊醒
1、__ __ 两字说明好梦不长,由此而梦醒.
2、___一词,感叹美好的世界原来南柯一梦。
3、________ ________
两句点出梦醒,回到现实,引出下文的感慨.
忽 恍
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体会:
诗在梦境的最高点忽然收住,急转直下,由梦想转到现实,仿佛音乐由响彻云宵的高音,一下子转入低音,使听众的心情也随之沉静下来。读诗,尤其是古体诗,全篇的波澜起伏我们是不能不去体会的。
鉴赏四 梦醒
由“亦如此”承上启下,引出最后一段的感慨。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理解这种思想感情?
表现诗人对人生的感伤和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小结:这是李白思想当中消极的一面。但更强烈的一面不是对人生的屈服,不是跟权臣贵戚的同流合污,而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他求仙访道是想用远离现实的办法来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视和不妥协,正如诗的结句所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见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总结全文
一、问题讨论:
1、诗人为什么要着力塑造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
小结:诗人极力塑造一个色彩绚丽、光怪陆离的美丽神仙世界,正与丑恶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曲折地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憎恶,以及对自由、光明和个性解放的渴望与追求。
2、如何理解“梦游天姥”和“留别”的关系?
小结:诗人是借“留别”来表示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他想告诉朋友,他南下吴越为的是不事权贵,远离权贵;写出自己的理想,好让朋友们理解自己的心愿。
鉴赏李白另两首留别诗,体会其特点。
1、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作业
2、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