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曹操遗言:死后葬于西门豹祠边
等我死后,你们要把我埋葬在西门豹祠西边的高地之上,地面上不准堆起高高的坟头,也不能做任何记号。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法治国,提倡通过严酷的刑罚来保障社会秩序。他在历史上留下的主要事迹是治理邺县。
西门豹何许人也?
弄清西门豹是怎样治理邺的?
阅读课文:
了解民情
破除迷信
修建水渠
西门豹到邺县以后为什么要先了解民情?
是破除迷信的基础
体现了西门豹深入群众,关心民众疾苦,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了解民情
问之民所疾苦
苦为河伯娶妇
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
形作意动用法,感到痛苦
被动用法,被……所苦
形作意动用法,以我为苦,认为我使他们受苦
岁赋敛百姓
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名词做状语,每年
名词,年
娉取
好
古义,漂亮;今义,与坏同义。
视其好醜
通“聘娶”
问之民所疾苦
所从来久远矣
从弟子女十人所
“所”字句式
通“许”,表示约数
为治新缯縠衣
为治斋宫河上
制作,置办
修建
民治渠少烦苦
简居斋戒
独居,独处
以故城中益空无人
更加
幸来告语之
希望
第一人称代词
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大家河伯是不存在的,希望大家不要相信河伯娶亲的假话?为什么不直接把主张为河伯娶亲的三老、廷掾、祝巫等人杀了?
让事实说话,更具有说服力
这种做法叫: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破除迷信
西门豹在惩治巫婆、三老、廷掾等人时,装得真有其事似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门豹装得很像?
西门豹往会之河上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状河伯留客之久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
从是以后
皆衣缯单衣
名词作动词,穿
单衣通“禅衣”
即使吏祝……
就让(派)
弟子趣之
通“促”
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
西门豹簪笔 磬折
簪笔 :名词作动词,插着簪笔。磬:名词作状语,像磬石一样
状河伯留客之久
若皆罢归去矣
修建水渠
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终期于尽
十二渠经绝驰道
相比近
无绝已时
几可谓非贤大夫哉
通“岂”
作者在叙述西门豹治邺时,用的笔墨不一样。破除迷信为什么详写,而修建水渠为什么略写?
因为兴修水利易,移风易俗难。破除迷信、打击好强权贵是治邺的关键。同时通过这件事也反映出西门豹卓越的才能和鲜明的个性,因此应当作重点细致的描写。
写汉朝长吏想合渠,而邺民人父老不肯的用意是什么?
体现西门豹治邺影响巨大,邺地人民对他充满崇敬、怀念之情。
禇少孙,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颖川人。
因《史记》有残缺,补写《滑稽列传》(《西门豹治邺》就选自《滑稽列传》)、《孝武本纪》、《三王世家》、《外戚世家》等。
明人辑有《褚先生集》。
作者禇少孙简介
有声故事《西门豹治邺》
http://www./Htm/youshenggushi/lishi/191158600.htm
通假字
娉取 通 聘娶
趣 通 促
以 通 与
所 通 许
单衣 通 禅衣
几 通 岂
词类活用
问之民所疾苦
苦为河伯娶妇
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
皆衣缯单衣
西门豹簪笔 磬折
形作意动用法,感到痛苦
被动用法,被……所苦
形作意动用法,以我为苦,认为我使他们受苦
名词作动词,穿
簪笔 :名词作动词,插着簪笔。磬:名词作状语,像磬石一样
古今异义
好:古义,漂亮,今义,与坏同义
即使:古义,就让(派);今义,表假设关系
可以:古义,可以与;今义,表示允许,同意
其他词语
岁赋敛百姓(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简居斋戒
以故城中益空无人
幸来告语之
视其好醜
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
状河伯留客之久
民治渠少烦苦
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十二渠经绝驰道
相比近
无绝已时
特殊句式
其人家有好女者:定语后置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定语后置
田皆溉:被动句
烦三老为入白之:省略句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省略句
民人以给足富:省略句
其巫,老女子也:判断句
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判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