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盐的定义: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例如:NH4Cl、BaCl2、Na2CO3等。
2、生活中常见的盐:
名称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化学式
NaCl
Na2CO3
NaHCO3
CaCO3
俗称
(食盐的主要成分)
纯碱、苏打
小苏打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的晶体,易溶于水,味咸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其晶体中含有结晶水,化学式为Na2CO3·10H2O
细小的白色晶体,可溶于水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与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②与可溶性碱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①与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②加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①与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②高温分解:CaCO3
(?http:?/??/?img.blog.?/?photo?/?rhf4jL3651HoryhaZ5lONw==?/?2265029137591313382.jpg?)CaO+CO2↑
用途
作调味品,腌制食品。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工业上用来作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可用作补钙剂。石灰石、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也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注意:
(1)“食盐是盐”,但“盐就是食盐”是错误的。要注意盐指一类物质,而不是特指食盐一种物质。食盐属于盐类。
(2)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或苏打,属于盐类。Na2CO3溶于水后显碱性,故又称为纯碱,即“纯碱不是碱,属于盐”。
(3)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们都是混合物,碳酸钙属于纯净物。
例题1-1、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
B.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
C.用途:可用于腌制食品
D.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
【答案】C
例题1-2、工业生产,人类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用C、H
、O
、Na
、Cl、C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重复使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常用做建筑材料的盐
CaCO3
;
(2)一种有毒气体,可用于铁的冶炼
CO
;
(3)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物质
HCl
;
(4)生活中常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食物的盐
NaCl
;
(5)在农业中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
Ca(OH)2
;
(6)医疗上常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NaHCO3
;
(7)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产生的是
NaOH
。
变式训练1-1、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选项
俗称
化学式
类别
常见用途
A
消石灰
Ca(OH)2
碱
用作建筑材料
B
石灰石
CaO
氧化物
用作食品干燥剂
C
小苏打
NaHCO3
酸
用于焙制糕点
D
纯碱
Na2CO3
碱
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
变式训练1-2、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变式训练1-3、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均一致的是(
B
)
A.碳酸钙,CaCO3、生石灰
B.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C.氢氧化钠、NaOH、纯碱
D.氢氧化钙、CaO、熟石灰
不同种类的盐其化学性质也有所不同。对于其共性总结如下表所示:
类
型
反应条件
举
例
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物中的酸一般指盐酸、硫酸、硝酸等,盐是碳酸盐可不溶,其余的盐要求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CaCO3+2HCl=CaCl2+H2O+CO2↑HCl+AgNO3=AgCl↓+HNO3H2SO4+BaCl2=BaSO4↓+2HCl
碱+盐→新碱+新盐
反应物都必须能溶于水。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2NaOH+CuSO4=Cu(OH)2↓+Na2SO43NaOH+FeCl3=Fe(OH)3↓+3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
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物都必须能溶于水。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Na2SO4+BaCl2=BaSO4↓+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反应物中盐要可溶于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Fe+CuSO4=FeSO4+CuCu+2AgNO3=2Ag+Cu(NO3)2Zn+FeSO4=Fe+ZnSO4
例题3-1、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产生白雾
B: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C.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NaOH
D.治理硫酸厂的污水时,可向该污水中投放适量的生石灰
例题3-2、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B
)
①X+碱→盐+H2O
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
A.Fe2O3
B.H2SO4
C.Ca(OH)2
D.CO2
例题3-3、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同学总结的Na2CO3的部分化学性质。
第11题图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溶液变为___红_____色。
(2)在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②制取烧碱,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Na2CO3+Ca(OH)2====CaCO3↓+2NaOH
。
(3)为了验证反应③,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为__有无色气泡产生___。
(4)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③___(填序号)。
①Ca(OH)2
②H2SO4
③CaCl2
④SO2
例题3-4、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的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由某种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矿石A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其生产过程如下:
试回答:
(1)写出
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C_____CO2_______;D____Ca(OH)2_______。
(2)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Ca(OH)2+CO2====CaCO3↓+H2O___。
例题3-5、(2019黄石)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常见的盐的性质后,完成了如下实验。该学习小组对废液杯上层清液的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
Ⅰ溶质仅为_
KCl
_(填化学式);
Ⅱ溶质为KCl和BaCl2;
Ⅲ溶质为KCl和_K2SO4
_(填化学式);
Ⅳ溶质为KCl和K2CO3;
Ⅴ溶质为KCl、K2SO4和K2CO3。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废液杯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
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无明显现象
猜想Ⅳ、Ⅴ均不正确
再向乙试管中滴加
溶液(填化学式)
猜想Ⅱ正确
【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其理由是__
_
_(用文字表述)
【答案】KCl
K2SO4
K2SO4(或K2CO3等合理即可)
有白色沉淀产生
澄清的废液中一定含有KCl,无须证明KCl的存在
【解析】根据反应物的过量情况和生成物的可能情况进行讨论可得,Ⅰ溶质为KCl;Ⅲ溶质为KCl和K2SO4;根据题意,猜想Ⅱ正确,只需证明溶液中含有BaCl2,此时只要证明溶液中含有Ba2+即可,此时需要生成白色沉淀就行,只需加入K2SO4或K2CO3;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其理由是澄清的废液中一定含有KCl,无须证明KCl的存在。
变式训练3-1、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d处溶液呈蓝色
B.a处形成黄色溶液
C.b处形成大量气泡
D.c处反应放热
变式训练3-2、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
A.一定有碳酸钙
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钠
D.可能有氢氧化钙
变式训练3-3、下图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某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转化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分解____反应。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能够实现转化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Ca(OH)2+CO2====CaCO3↓+H2O______________。
(3)若转化③、④、⑤都是与同种物质反应生成CaCl2,则该物质是__HCl_____。
变式训练3-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出现的两种常见的盐,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有重要应用的物质,下面是阳阳小组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1)相同条件下,溶液比溶液的碱性强;
(2)2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和9.6g;
(3)在270℃时能发生反应:,受热不易分解;
(4)易溶于水。
[探究过程]
实验一:亮亮同学用酸碱度的差异鉴别和。他应该选用__________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则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小明同学用加热的方法鉴别两种物质,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_。
实验三:小丽同学也想出了一种办法,取两种固体配制成溶液后,分别滴加过量澄清石灰水,结果都产生了白色沉淀,与小丽预想的只有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不符,小丽询问老师后得知,碳酸氢钠溶液也能与石灰水反应,请你将她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
。
实验四:阳阳同学想利用物理方法鉴别两种物质,请你参与设计实验__________。
[交流总结]通过本组同学的探究,作为组长的阳阳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及实验情况,总结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主要有:
①通过溶解度差异来鉴别
②加入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别
③用加热的方法进行鉴别
④通过酸碱度差异来鉴别
你认为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实验一:试纸
实验二:分别取等量的两种固体放于试管内加热至270℃以上,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实验三:
实验四:20℃时,各取11g两种样品于烧杯中,分别倒入10g水,充分溶解。若烧杯内有白色固体剩余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
[交流总结]
①③④
【解析】(1)实验一:相同条件下,溶液比溶液的碱性强。亮亮应该选用试纸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则较大的是碳酸钠。(2)实验二:在270℃时能发生反应:,受热不易分解。小明同学用加热的方法鉴别两种物质,具体操作为:分别取等量的两种固体放于试管内加热至270℃以上,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3)实验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和反应前相比,差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4)实验四:2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和9.6g。设计实验为:20℃时,各取11g两种样品于烧杯中,分别倒入10g水,充分溶解,若烧杯内有白色固体剩余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4)[交流总结]根据实验一、二、三、四可知,
②加入澄清石灰水不能进行鉴别,其他方法可行。故可行的是①③④。
变式训练3-4、已知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分属五种不同类别(即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的方向一步转化,“—”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直接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则
(1)A物质的化学式是
。
(2)D→F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答案:(1)H2
(2)Na2CO3+Ca(OH)2====CaCO3↓+2NaOH
1、郴州市万华岩是一处规模宏大至今仍在发育的地下河溶洞,属于我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的主要成分是CaCO3。CaCO3属于(
C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C
)
A.NaOH
B.NaHCO3
C.H2SO4
D.K2SO4
3、表格中盐和其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A
)
选项
盐
用途
A
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
制香肠
B
碳酸钙
做补钙剂
C
氯化钠
配制生理盐水
D
碳酸氢钠
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4、2019年4月9日受冷空气影响,香山的桃花都带上了“雪帽子”,雪景美不胜收。为了尽快清除道路积雪,使游客能够安全出行,景区人员采用撒“融雪盐”(如氯化钠、氯化镁等盐酸盐类的融雪剂)的办法除雪,其原理是(
D
)
A.“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融化
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融化
C.“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融化
D.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融化
5、要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使溶液变为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选的试剂是(
C
)
A.氢氧化钙
B.氢氧化钠
C.碳酸钙
D.硝酸银溶液
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D
)
A.用适量的小苏打做糕点,使它更松软
B.用废纸、木屑引燃蜂窝煤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苏打代替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7、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鱼骨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于补钙
B.明矾可使水中悬浮小颗粒快速沉降,也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C.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NaHCO3,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D.纯碱也叫苏打,可用于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
8、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物质(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稀硫酸
②甲烷
③小苏打
④熟石灰
(1)工业上通常用来除铁锈的是___①_____。
(2)生活中常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③_____。
(3)可以用来做建筑材料的是____④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②_____。
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盐(填化学式)___NaHCO3_______。
(2)活性炭具有很强的____吸附性______,可以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3)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碳酸氢钠俗称____小苏打_______。
(4)氯化钠的用途是______做调味剂__________。
10、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如图所示是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为食盐的主要成分,B中含钡元素,D、E为不同颜色的溶液,其它溶液都为无色。①和②为置换反应,其它均为复分解反应。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
(2)请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Cl
(2).
Fe+CuCl2=FeCl2+Cu
11、小青同学在今年长沙市中考实验插标考试中抽取的测试题为《NaC1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请你和小青同学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你认为在下列提供的实验用品中,能鉴别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的是
ABCE
(填字母代号)。
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pH试纸
D.氢氧化钠溶液
E.氯化钡溶液
(2)小青认为还可以用酚酞试液来鉴别。其实验如下:取两种待测液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各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甲试管中酚酞试液变红,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甲试管中的待测液为
Na2CO3溶液
。
(3)小青在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两试管中的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M。并对混合溶液M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实验一:验证混合溶液M中仍存在NaC1和Na2CO3,其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稀硫酸
。
有气泡产生,且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溶液M中存在Na2CO3
取少量步骤①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硝酸银
。
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M中存在NaCl
实验二:测定一定质量的混合溶液M中Na2CO3的溶质质量分数,其实验装置如下:(碱石灰为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
装置D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碳
。
当装置B中反应进行完后,需要从装置左边充入空气,若不进行这一步操作,则会导致测定Na2CO3的溶质质量分数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第八讲
常见的盐
知识精讲
一、生活中常见的盐
知识精讲
二、盐的化学性质
限时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盐的定义: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例如:NH4Cl、BaCl2、Na2CO3等。
2、生活中常见的盐:
名称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化学式
NaCl
Na2CO3
NaHCO3
CaCO3
俗称
(食盐的主要成分)
纯碱、苏打
小苏打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的晶体,易溶于水,味咸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其晶体中含有结晶水,化学式为Na2CO3·10H2O
细小的白色晶体,可溶于水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与可溶性碱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①与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②加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与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②高温分解:CaCO3
(?http:?/??/?img.blog.?/?photo?/?rhf4jL3651HoryhaZ5lONw==?/?2265029137591313382.jpg?)CaO+CO2↑
用途
作调味品,腌制食品。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工业上用来作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可用作补钙剂。石灰石、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也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注意:
(1)“食盐是盐”,但“盐就是食盐”是错误的。要注意盐指一类物质,而不是特指食盐一种物质。食盐属于盐类。
(2)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或苏打,属于盐类。Na2CO3溶于水后显碱性,故又称为纯碱,即“纯碱不是碱,属于盐”。
(3)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们都是混合物,碳酸钙属于纯净物。
例题1、
现有下列四种物质:A.碳酸钙B.二氧化碳C.活性炭D.氯化钠。
请用合适物质的代号填空:
(1)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是________。
(2)可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_。
(3)可用于调味品的是________。
(4)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
变式训练1、工业生产,人类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用C、H
、O
、Na
、Cl、C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重复使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常用做建筑材料的盐
;
(2)一种有毒气体,可用于铁的冶炼
;
(3)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物质
;
(4)生活中常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食物的盐
;
(5)在农业中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
;
(6)医疗上常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7)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产生的是
。
例题2、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俗称
化学式
类别
常见用途
A
消石灰
Ca(OH)2
碱
用作建筑材料
B
石灰石
CaO
氧化物
用作食品干燥剂
C
小苏打
NaHCO3
酸
用于焙制糕点
D
纯碱
Na2CO3
碱
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
变式训练2、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均一致的是(
)
A.碳酸钙,CaCO3、石灰石
B.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C.氢氧化钠、NaOH、纯碱
D.氢氧化钙、CaO、熟石灰
不同种类的盐其化学性质也有所不同。对于其共性总结如下表所示:
类
型
反应条件
举
例
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物中的酸一般指盐酸、硫酸、硝酸等,盐是碳酸盐可不溶,其余的盐要求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CaCO3+2HCl=CaCl2+H2O+CO2↑HCl+AgNO3=AgCl↓+HNO3H2SO4+BaCl2=BaSO4↓+2HCl
碱+盐→新碱+新盐
反应物都必须能溶于水。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2NaOH+CuSO4=Cu(OH)2↓+Na2SO43NaOH+FeCl3=Fe(OH)3↓+3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
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物都必须能溶于水。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Na2SO4+BaCl2=BaSO4↓+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反应物中盐要可溶于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Fe+CuSO4=FeSO4+CuCu+2AgNO3=2Ag+Cu(NO3)2Mg+FeSO4=Fe+MgSO4
例题3、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的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由某种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矿石A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其生产过程如下:
试回答:
(1)写出
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4、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同学总结的Na2CO3的部分化学性质。
第11题图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溶液变为________色。
(2)在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②制取烧碱,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反应③,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填序号)。
①Ca(OH)2
②H2SO4
③CaCl2
④SO2
变式训练3-1、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d处溶液呈蓝色
B.a处形成黄色溶液
C.b处形成大量气泡
D.c处反应放热
变式训练3-2、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碳酸钙
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钠
D.可能有氢氧化钙
变式训练3-3、下图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某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转化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能够实现转化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
(3)若转化③、④、⑤都是与同种物质反应生成CaCl2,则该物质是______。
变式训练3-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出现的两种常见的盐,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有重要应用的物质,下面是阳阳小组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1)相同条件下,溶液比溶液的碱性强;
(2)2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和9.6g;
(3)在270℃时能发生反应:,受热不易分解;
(4)易溶于水。
[探究过程]
实验一:亮亮同学用酸碱度的差异鉴别和。他应该选用__________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则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小明同学用加热的方法鉴别两种物质,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_。
实验三:小丽同学也想出了一种办法,取两种固体配制成溶液后,分别滴加过量澄清石灰水,结果都产生了白色沉淀,与小丽预想的只有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不符,小丽询问老师后得知,碳酸氢钠溶液也能与石灰水反应,请你将她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
。
实验四:阳阳同学想利用物理方法鉴别两种物质,请你参与设计实验__________。
[交流总结]通过本组同学的探究,作为组长的阳阳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及实验情况,总结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主要有:
①通过溶解度差异来鉴别
②加入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别
③用加热的方法进行鉴别
④通过酸碱度差异来鉴别
你认为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变式训练3-5、已知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分属五种不同类别(即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的方向一步转化,“—”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直接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则
(1)A物质的化学式是
。
(2)D→F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1、郴州市万华岩是一处规模宏大至今仍在发育的地下河溶洞,属于我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的主要成分是CaCO3。CaCO3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
A.NaOH
B.NaHCO3
C.H2SO4
D.K2SO4
3、表格中盐和其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盐
用途
A
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
制香肠
B
碳酸钙
做补钙剂
C
氯化钠
配制生理盐水
D
碳酸氢钠
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4、2019年4月9日受冷空气影响,香山的桃花都带上了“雪帽子”,雪景美不胜收。为了尽快清除道路积雪,使游客能够安全出行,景区人员采用撒“融雪盐”(如氯化钠、氯化镁等盐酸盐类的融雪剂)的办法除雪,其原理是(
)
A.“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融化
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融化
C.“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融化
D.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融化
5、要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使溶液变为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选的试剂是(
)
A.氢氧化钙
B.氢氧化钠
C.碳酸钙
D.硝酸银溶液
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适量的小苏打做糕点,使它更松软
B.用废纸、木屑引燃蜂窝煤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苏打代替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7、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鱼骨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于补钙
B.明矾可使水中悬浮小颗粒快速沉降,也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C.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NaHCO3,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D.纯碱也叫苏打,可用于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
8、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物质(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稀硫酸
②甲烷
③小苏打
④熟石灰
(1)工业上通常用来除铁锈的是________。
(2)生活中常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可以用来做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盐(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
(2)活性炭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可以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3)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碳酸氢钠俗称____________。
(4)氯化钠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2)活性炭具有很强的____
_____,可以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3)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碳酸氢钠俗称_________。
(4)氯化钠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
10、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如图所示是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为食盐的主要成分,B中含钡元素,D、E为不同颜色的溶液,其它溶液都为无色。①和②为置换反应,其它均为复分解反应。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
(2)请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11、小青同学在今年长沙市中考实验插标考试中抽取的测试题为《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请你和小青同学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你认为在下列提供的实验用品中,能鉴别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的是
(填字母代号)。
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pH试纸
D.氢氧化钠溶液
E.氯化钡溶液
(2)小青认为还可以用酚酞试液来鉴别。其实验如下:取两种待测液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各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甲试管中酚酞试液变红,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甲试管中的待测液为
。
(3)小青在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两试管中的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M。并对混合溶液M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实验一:验证混合溶液M中仍存在NaC1和Na2CO3,其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
有气泡产生,且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溶液M中存在Na2CO3
取少量步骤①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
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M中存在NaCl
实验二:测定一定质量的混合溶液M中Na2CO3的溶质质量分数,其实验装置如下:(碱石灰为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
装置D的作用是
。
当装置B中反应进行完后,需要从装置左边充入空气,若不进行这一步操作,则会导致测定Na2CO3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第八讲
常见的盐
知识精讲
一、生活中常见的盐
知识精讲
二、盐的化学性质
限时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