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人、你、我”(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认清“人、你、我”(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4 11:1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清“人、你、我”》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认清“人、你、我”的字音
授课人
学校名称
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语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以认清“人、你、我”的字音为主题进行编排。讲引领学生进行一次奇妙的认字之旅。从中不仅能够读书识字、识字说词,也可以感受到汉字的意境美。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感受汉字的神奇,把识字和用字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去识字、用字,去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为今后学好语文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准“人、你、我”的字音。2、能力目标:读懂带有“人、你、我”的字音、词语、句子。掌握“人、你、我”的发音要领。3、情感目标:感受汉字的意境美,懂得认识汉字的意义。【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掌握“人、你、我”的发音要领。【教学难点】掌握“人、你、我”的发音要领。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我采用识字说词、练习巩固、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结合式、讲读法、学生评价等教学策略。
本课的设计思路:
1、首先,我从认字、识字入手,进行生字、词语教学,了解
“人、你、我”的发音要领。让学生读通过学习,懂得认识汉字的意义。2、然后,我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学一学、找一找体验汉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3、最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并通过课后练习,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本节课是在本班教室里实施的。【学生准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练习本。【教师准备】部编版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第一课时一、认一认,看谁识字多。
。师生活动
1至
5所用时间5分钟二、读一读,看谁读得棒。师生活动6至10所用时间5分钟三、学一学,读准发音?。师生活动11至16所用时间10分钟四、找一找,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
师生活动17至22所用时间5分钟五、读一读,看谁摘的果子多?。师生活动23至30所用时间7分钟六、总结。师生活动31至35所用时间4分钟七、布置作业。师生活动36至40所用时间5分钟
教师出示“人、你、我”三个汉字,看看学生谁会读。指名汇报,老师点一个,他就读一个,他读一个,全班学生就跟读一个。教师出示人、你、我的读音、一词语,学生借助拼音试读。教师从音、形、义这三个方面教授学生学习。让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教师出示“你、人”的发音要领,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声母是鼻音“n”而非边音“l”,不要搞混淆。发“n”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挡住气流,让气流通向鼻腔,从鼻孔出来,声带振动。声母是翘舌音,r不要读成平舌音。发“r”时,嘴唇自然微张,牙齿自然咬合,舌尖前部分向上抬起与上颚汇合,发音时半圆的尖部与上颚分离出气孔即可。
学生两人一组找一找“他—地
人—入
天—大”,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交流讨论,个别汇报。读一读,看谁摘的果子多?。教师出示词语,飞下一个,学生就读一个,看谁读得多,就是摘的果子多。看看谁全都都对,给予表扬。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总结全文,说说这节课的所学所获。(说说“人、你、我的发音要领。)教师出示作业,指名朗读,集体订正。一.读句子。
1.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人人都是好孩子。
3.这支笔不是我的,是你的。
4.我们都有一双手。
二.把你会读的词语写下来。
1、学生人字,个别汇报。老师点一个读一个,前班学生也跟着读一个。
2、学生从音、形、义几个方面学习生字、新词。3、学生跟着老师学习“你、人”的发音要领。4、学生找出每一组中的两个字有什么区别。5.朗读飞下的词语。6.在老师的带领下总结全文。7.学生读句子,个别朗读,,集体交流、反馈。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读。
一、知识点编号?、占用时间?、学习目标?
、教学环境及设备、媒体来源、资源准备、媒体类型?:幻灯、投影、自制课件(视频、音频、动画)、教学方法、设计思路、教学作用等(同前)。二、教学作用、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1、创设情境,引发动机方式:设疑—播放—讲解2、呈现过程,形成表象3、设难置疑,引起思辨方式:边播放、边讲解4、举例验证,建立概念方式:设疑—播放—讨论5、演绎原理,启发思维方式:边播放、边讲解6、提供示范,正确操作方式:边播放、边讲解:7、提供事实,建立经验方式:播放—提问—讲解8、展示事例,开阔视野方式:讲解—播放—概括9、归纳总结方式:播放—讨论—总结10、作业三.认清了“人、你、我”的字音。掌握了“人、你、我”的发音要领。
六、教学评价设计
在本节课中,教师在快乐语文课堂中是主导者,学生是快乐语文课堂的主体,以练习的训练为主线、课堂为主场、情感为主调教师精心的策划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引导、开启、鼓励和辅助,不断激起学生学语文的乐趣,着眼于学生心灵的愉悦和满足,乐学语文;在探究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的精神、善于交流、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中,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学习认清了“人、你、我”的字音。掌握了“人、你、我”的发音要领。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以语文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充分利用直观演示、电化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抓好基础知识过关。让学生乐于合作、乐于交流,善于观察、善于倾听、学会知识、学会学习,热爱语文。课堂上的三大“亮点”:通过直观演示,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与知识的密切联系;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发展了观察力,思维力,认清了对象物,形成了对课文的正确认识。所学的知识从直观到感知、认识和理解及抽象到形象的思维过渡。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乐学语文。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了知识的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语文知识的现实性,激发了学生探索语文的兴趣。三、通过知识的巩固,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较好的归纳,使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总之,整个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密度合理、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攻克了难关,形成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形成了一个较好的课堂体系,为成功地进行教学迈开了坚实有力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