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二中2022届高三年级上期入学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Fe-56
Cu
-64
Ag-108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意要求的。
1.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珍藏了大量文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铁可作故宫红色外墙的涂料
B.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青铜器,其材质属于合金
C.孩儿枕是北宋的定窑白瓷,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D.《清明上河图》是在生丝织成的绢上作画,绢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2.
类比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NaCl固体与浓硫酸可以制备HCl,则CaF2固体与浓硫酸可以制备HF
B.N2含有三键,化学性质稳定,则乙炔的化学性质也很稳定
C.Na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生成Na2O2,则Li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生成Li2O2
D.Ca(HCO3)2溶解度大于CaCO3,则NaHCO3溶解度大于Na2CO3
3.室温下H2SO4是二元强酸,其稀溶液中,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第二步离程度较低,
HSOH++SO
(K2=1.0×10-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单质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22.4
L
H2
B.1
L
0.1
mol/L的稀硫酸中,含H+的数目为0.2
NA
C.足量铜与1mol浓硫酸加热充分反应,生成SO2的数目小于0.5
NA
D.6.8
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1
NA个阳离子
4.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2Na2O2+2H218O=4Na++4OH?+18O2↑
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并加热:
C.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2Al3++3CO32-+3H2O=2Al(OH)3↓+3CO2↑
D.用过量氨水吸收烟道气中的SO2:
5.W、X、Y、M为短周期元素,W与X同周期、与M同主族,Y的原子半径最大。如图是由X、W、Y形成的一种有预防血凝作用的化合物,其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比X的氢化物的高
B.元素的非金属性M
>
X
C.W与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D.由W、Y、M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依次增大
6.
对于白磷引起的中毒,硫酸铜溶液是一种解毒剂,有关反应如下: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uSO4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B.11
mol
P被氧化时,该反应中有30
mol电子发生转移
C.还原性:CuSO4
>
H3PO4
D.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0
:
3
7.工业上,用生物堆浸法处理低品位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制备两“矾”,其简易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堆浸的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B.“转化”中不可能会发生歧化反应
C.虚线箭头代表的一系列操作为: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氧化”中1mol
CuS完全反应转移8
mol电子,反应方程式为:CuS+4H2O2=CuSO4+4H2O
8.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蔗糖的烧杯中滴加适量浓硫酸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向盛有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气泡
非金属性:Cl
>
C
C
将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
淀粉在稀硫酸、加热条件下水解为葡萄糖
D
将S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SO2气体溶于水呈酸性,且SO2具有漂白性
化合物乙是一种治疗神经类疾病的药物,可由化合物甲经多步反应得到。下列有关化合物甲、乙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B.
甲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处于同一平面上
C.
用NaHCO3溶液或FeCl3溶液能鉴别化合物甲、乙
D.乙能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且1
mol乙最多能与4
mol
NaOH反应
10.
中国科学家研究在Pd/SVG催化剂上H2还原NO生成N2和NH3的路径,各基元反应及活化能Ea(kJ?mol-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生成NH3的各基元反应中,N元素均被还原
B.生成NH3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NO+5H2
2NH3+2H2O
C.在Pd/SVG催化剂上,NO更容易被H2还原为N2
D.该过程中涉及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全都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气体,压缩容器(不改变其他条件),气体的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变深的原因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B.向0.1
mol·L-1的氨水中通氨气,则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
C.已知[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加水稀释,平衡逆移
D.分别向甲容器(绝热恒容)中充入l
mol
PCl5,乙容器(恒温恒容)充入PCl3和Cl2各l
mol,发生反应PCl5(g)
PCl3(g)+Cl2(g)
△H>0,平衡时K(甲)
<
K(乙)
12.实验室以碳化铝(含Al4C3,少量C和Al2O3)和盐酸为原料在室温下反应制取甲烷并获得AlCl3,下列图示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已知:。
A.制取甲烷
B.收集甲烷
C.滤去不溶物
D.制得AlCl3
13.天津大学研究团队以KOH溶液为电解质,CoP和Ni2P纳米片为催化电极材料,电催化合成偶氮化合物的装置如图所示(R代表烃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用铅蓄电池作为电源,Ni2P极连接铅蓄电池的PbO2极
B.CoP电极反应式为2+
8e-
+
8H+
=+4H2O
C.合成1mol偶氮化合物,要消耗2
mol
RCH2NH2
D.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
14.已知联氨(N2H4)为二元弱碱,常温下联氨的水溶液中有:
??
??
??
常温下将盐酸滴加到联氨(N2H4)的水溶液中,混合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lg
c(O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N2H4+H+的K≈108
B.N2H的电离程度大于N2H的水解程度,且N2H5Cl溶
液抑制水的电离
C.N2H6Cl2溶液中存在:
2c(Cl-)=
c(N2H)+c(N2H)+c(N2H4)
N2H5Cl溶液中,存在: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5~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8、19题为选考题,任选一道答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此题包括3小题,共39分
15.
(12分)1,2-二氯乙烷(CH2ClCH2Cl)外观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较大,主要用作氯乙烯(聚氯乙烯单体)制取过程的中间体。实验室制备1,2-二氯乙烷的主要原理:C2H5OHCH2=CH2+H2O;Cl2+CH2=CH2→CH2ClCH2Cl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制备原理,G装置中应该添加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应先装入1,2-二氯乙烷液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装置橡皮管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装置排出尾气可以通过盛有_____________、NaOH溶液的洗气瓶进行吸收。
(6)准确称取2.2000
g除去氯气和乙烯后的产品,加足量稀NaOH溶液,充分加热,发生反应,得到250
mL水解液。取25.00
mL水解液先用稀硝酸中和至酸性,再加入聚乙烯醇溶液(聚乙烯醇的作用是阻止AgSCN和AgCl之间的转化),然后加入过量的50.00
mL
0.1000
mol/L
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用0.1000
mol/L
NH4SCN标准液滴定过量的AgNO3溶液,重复实验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液10.00
mL。已知:Ag++SCN-=AgSCN↓(白色沉淀)
①滴定时,应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填标号)。
FeSO4
B.
FeCl3
C.
Fe(NO3)3
D.
甲基橙
②产品1,
2-二氯乙烷的纯度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6.(13分)工业上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还含Fe、Al、Mg、Zn、Ca、Si等元素)与纤维素制备Mn3O4,工艺如下图所示。
(1)利用纤维素“酸浸"相较于FeS2酸浸法,除了原料来源丰富、耗能低,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
(2)“酸浸”时,由纤维素水解得到的葡萄糖与软锰矿反应。完成葡萄糖与软锰矿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C6H12O6+__MnO2+___
___Mn2++__CO2↑+___
(3)“中和”时,相关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Fe3+
Al3+
Mg2+
Zn2+
Mn2+
开始沉淀的pH
1.5
3.0
8.9
6.0
8.1
完全沉淀的pH
2.8
4.7
10.9
8.0
10.1
“中和”步骤要调节溶液pH,最适宜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4)“净化”时,加入Na2S、NH4F是为了将Zn2+、Mg2+转化为ZnS和MgF2沉淀除去,还能除去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沉锰”时,主要生成Mn2(OH)2SO4和Mn(OH)2沉淀,其中生成Mn(OH)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氧化”时,氧化时间对产品中的锰含量及溶液pH的影响如下图。最佳的氧化时间为_________mi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前15
min,主要发生的反应是6Mn(OH)2+O22Mn3O4+6H2O,pH下降较慢
B.15~150
min,主要发生的反应是3Mn2(OH)2SO4+O22Mn3O4+6H++3,pH下降较快
C.150
min之后,pH趋于稳定,则Mn2(OH)2SO4已完全氧化
D.250
min后,继续通入空气,可能将产品氧化生成Mn2O3及MnO2,使产品中的锰含量下降
17.(14分)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
(1)甲醇制备乙烯的主要反应:
i.
2CH3OH(g)=C2H4(g)+2H2O(g)
△H1=-20.9
kJ·mol-1
ii.
3CH3OH(g)=C3H6(g)+3H2O(g)
△H2=-98.1
kJ·mol-1
iii.
4CH3OH(g)=C4H8(g)+4H2O(g)
△H3=-118.1
kJ·mol-1
①C3H6转化为C2H4的热化学方程式iv:2C3H6(g)
=3C2H4(g)
△H4=___________,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填“较低”“较高”或“任意”)温度。
②加入N2作为稀释剂,反应i中C2H4的产率将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乙炔在Pd表面选择加氢生成乙烯的反应机理如图。其中吸附在Pd表面上的物种用
标注。
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a(正)=______kJ·mol-1,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Warker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乙醛的最重要方法。其反应如下:
CH2=CH2(g)+O2(g)CH3CHO(g)
?H=
-243.68kJ/mol
某温度下,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CH=CH2和O2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该反应,若起始总压为1.5
MPa,反应达到平衡时总压减少了25
%,则CH2=C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则Kp=________MPa-0.5(只要列出计算式,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电解法处理含乙醛的工业废水的总反应为2CH3CHO+H2O
=
CH3CH2OH+CH3COOH。实验室中,以一定浓度的乙醛和H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模拟含乙醛的工业废水,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其装置如图所示。
①b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处理过程中,当外电路中的电流I=
a
A(A为电流单位)时,
b分钟处理掉乙醛
c克,则该电解装置的电流效率η=___
(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已知:F=96500C?mol-1,
η=]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8.[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第四、五周期过渡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
Co3+的一种配离子[Co(N3)(NH3)5]2+中,Co3+的配位数是____,配位体NH3的空间构型为____。
(2)NiO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离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1,0),则C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_。
(3)钴盐与NO形成的配离子[Co(NO2)6]3-可用于检验K+的存在。K3[Co(NO2)6]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
(填标号)
。
a.σ键
b.π键
c.离子键
d.范德华力
e.配位键
(4)已知Zn2+等过渡元素离子形成的水合离子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离子
Sc3+
Cr3+
Fe2+
Zn2+
水合离子的颜色
无色
绿色
浅绿色
无色
请根据原子结构推测Sc3+、Zn2+的水合离子为无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磷钇矿中可提取稀土元素钇(Y),某磷钇矿的
晶胞如图所示,该磷钇矿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②已知晶胞参数为a
nm和c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该磷钇矿的ρ为_________g·cm-3
(列出计算式,用含a、c的代数式表示)。
19.[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高聚物G是一种合成纤维,由A与E为原料制备J和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酯能被LiAlH4还原为醇
②
回答下列问题:
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B生成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J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过氧键和__________。
D生成H和I生成J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F+D→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芳香化合物M是C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要求的M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②只有1种官能团
③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之比1∶1∶1∶2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用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其他无机试剂任选)。2022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1~10
DACDB
DDADC
A
12.
BD
13.
AC
14.
BC
15题答案:(12分)
(1)KClO3+6HCl(浓)=
KCl+3Cl2
↑
+3H2O(2分)
(2)温度计(1分)
(3)溶解Cl2
和C2H4,促进气体反应间接触(2分)
(4)平衡气压,使浓盐酸能顺利滴下(2分)
(5)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1分)
(6)C(2分)
90.0%(2分)
16题答案:(13分)
(1)成本低廉;环保;原料可再生;减少除杂量(回答两点即可,一个要点1分,答全2分)
(2)1、12、24H+
、12、6、
18H2O(共2分)
(3)4.7pH<6.0(2分)
(4)Ca(1分)
(5)Mn2++2NH3·H2OMn(OH)2↓+2
(2分)
(6)175(170~180之间均可)(2分)
C(2分)
17题答案:(14分)
+133.5kJ/mol
(2分)
较高(1分)
增大(1分)
85(1分)
C2H3
+
H
=C2H4
(1分)
75%
(2分)
0.75/(0.25
×
0.1251/2)(2分)
CH3CHO
-2e-
+H2O=CH3COOH+2H+
(2分)
9650c/(264ab)
×
100%
(2分)
18题答案:(15分)
(1)6
(2分)
三角锥形
(2分)
(1,,)
(2分)
abce
(2分)
3d轨道上没有未成对电子(或3d轨道全空或全满状态)(2分)
(5)①YPO4(2分)
②
(3分)
19题答案:(15分)
(1)(1分);浓硫酸、加热(1分)
(2)邻苯二甲醛(或1,2-苯二甲醛)(1分)
醚键(1分)
(3)氧化反应(1分)
取代反应(1分)
(4)n+n+(2n-1)H2O(2分)
(5)12(2分);
(2分)
(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