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操和舞蹈》(教案)-2021-2022学年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韵律操和舞蹈》(教案)-2021-2022学年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04 17:0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韵律操和舞蹈》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体育3至4年级
内容:韵律操与舞蹈
二、设计思想:
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要求,在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自学、自练、探讨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韵律感,锻炼身体,形成健康体态。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养成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习惯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三、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韵律操和舞蹈》选择校编韵律操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将体育活动中的小绳、排球、羽毛球等体育动作编入韵律操中,主要以动作明快,张弛有度,造型优美,有较强的健身性和观赏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在不断体验独特的造型美、节奏美、动态美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锻炼热情。对发展学生体操技能,提高灵敏、协调、柔韧、跳跃等多项身体素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增强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韵律操和舞蹈的乐趣,感受韵律操的美感。
难点:韵律操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协调性。
五、学情分析
上课学生为小学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耐力性较强,对韵律操和舞蹈有着浓厚兴趣,但四年级学生的协调能力较差,有时会出现下意识的手势动作;注意力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记忆力也不够完善。韵律操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尤其难在引领学生配合音乐做动作的协调连贯上。因此,在课堂中设计有趣的练习和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通过四列火车的连接变形,将动作组合衔接起来,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主教材的教学中,采用发现、观察、演示、自主体验、合作探究与等组织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团体合作性促进学生自己的情感交流。结合讲解,示范、启发、视频、素质练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发挥学生间的互助精神,通过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互相学习改正。关注个体差异,在难度上设计了可进可退的练习方式,利用分层、分解练习,从易到难,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
七、活动过程:第二课时
一、准备部分:激发兴趣
1、开课常规
生: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师: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准备活动:
师:音乐伴奏,教师指挥引导。
生:精神饱满,集中精神。
设计意图:
准备部分利用多种的练习,结合欢乐的动感音乐,让学生从头到脚的各关节得到充分的放松练习。动作简单新颖,充分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振奋快速的进入学练状态,起到柔韧性拉伸效果,为基础部分的韵律操和舞蹈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二、基本部分:掌握技能
1、师:播放视频
演示
生:认真观察,模仿视频中的动作。
2、师:分解示范演示
生:模仿练习
3、师:组合韵律操动作
小绳动作——排球动作——下蹲动作——羽毛球动作
生:随音乐串联动作
4、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生:展示动作练习
5、师:组织小组练习
录制视频
生:观看视频
纠正动作
设计意图:
教师的师范讲解让孩子直观感受动作,师生共舞让孩子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孩子掌握了韵律操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动作的创编,让他们体验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增强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组织学生之间的进行相互交流学习,通过自评和互评,发现动作的不足之处,为完成优美的动作组合打下基础,最终激励学生参与到音乐、舞蹈、健身之中,从而使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三、基本部分:素质练习
1、师:提出每个项目的要求
生:认真听
2、师:示范演示
生:练习操作
3、师:小结
设计意图:
《韵律操和舞蹈》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柔韧的身体素质练习,哑铃、托举实心球、垫上两头起三个项目的素质练习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的素质练习,同时三个项目的轮换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结束部分:恢复身心
1、师:组织放松活动,音乐伴奏。
生:认真放松,调节身体机能。
2、师:小结本课。
生:认真听讲。
3、师:布置作业、收还器材,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生:老师再见,回收器材。
要求:充分放松、总结经验。
设计意图:
采用瑜伽音乐引导学生进行放松,使学生在轻松柔和的乐曲中身心得到调节,身体的柔美动作和呼吸相结合,并且采用垫上仰卧举腿抖动与拍击方法,从而达到消除疲劳起到恢复身心。
总结中对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大胆的尝试练习学生给予表扬,对于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优良品质给予肯定,同时对学困生提出希望要求,鼓励提高练习。最后针对下一节课练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将身体能力加强提高。
教学设计表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地点
舞蹈教室
教学对象
四年一班
人数
32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体育3至4年级
内容:韵律操与舞蹈
重点
体验韵律操和舞蹈的乐趣,感受韵律操的美感。
难点
韵律操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协调性。




通过本课学习实践,使学生对韵律活动有初步了解,并提高其运动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能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动作。
通过本课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培养其正确的身体姿态,并养成良好的参与习惯。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能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发扬集体主义的精神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队形与要求
练习
时间
次数
强度




6


1、开课常规
2、体委整队
3、师生问好
4.报告人数
5随音乐做准备活动
6,头,肩,腰,腿,脚柔韧性拉伸
1、师生问好,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音乐伴奏活动全身各关节
3、认真做,活动开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精神饱满,集中精神。
3、体操队形
4认真活动各关节
☆☆☆☆☆☆☆
☆☆☆☆☆☆☆
☆☆☆☆☆☆☆
☆☆☆☆☆☆☆
要求:积极参与,节奏感强。
1′30
2′
2′30
1






25






1、自编韵律操
2授新自编韵律操
3师生共同创编舞蹈动作
1、
教师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韵律操
2教师授新并播放视频学习课件里的重难点及动作
3老师和小组长领做5-6节韵律操
4师纠正指导并带领生齐做
5师利用IPD进组录制各组创作
6并播放各组创作成果
7师整合各组创作把舞蹈动作加进韵律操
随音乐全体跳起来
完成韵律操与舞蹈教学
1.生成体操队形齐做上节课内容
2学习新韵律操动作5-6节
3、观看视频学习、记住动作要领。
(1)生到前面演示
(2)齐做新学韵律操动作
5生分组演示本组创编动作
6生观看视频各组创编视频同时模仿
7
(1)小组长教做自己组创编动作
(2)师生体操队形随音乐齐跳韵律操
组织:队形同上
组织:分小组练习
要求:一人帮助保护一人做练习,注意安全。
组织:分四组练习
要求:一人帮助保护一人做练习,注意安全。
2′30
3′
1′30
1′
4′
2′
1′30
4′30
2
3′
2
中大
中大




10


2.素质练习
1、分成四组。
2、每组完成规定数量练习
3、整理器械
1、每组同学拿到自己的器械。
2、分组练习、比赛,互相鼓励。
3、总结素质练习的。
组织:分四小组
要求:
注意力集中、积极勇敢、相互鼓励。
5
1





4


1、放松活动:
2随音乐起跳放松舞蹈

3、布置作业
1、组织放松练习,音乐伴奏。
2、小结本课。
3、布置作业、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1、认真放松,调节身体机能。
2、认真听讲。
3、老师再见,回收器材。
?
☆☆☆☆☆☆☆
☆☆☆☆☆☆☆
☆☆☆☆☆☆☆
☆☆☆☆☆☆☆
3
1
1

场地器材
1哑铃8个
2、实心球8个。
3、体操垫子16块

4、投影仪。
5、IPD
1个
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
40%±5
平均心率:
120±5/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首先,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在这与时俱进的时代,要革新理念,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就本课来说亮点:1、改变了热身活动方式,通过有音乐的练习,配合简单的动作,有节奏的练习,调动学生一开始的学习节奏,激发起练习的兴趣。
2、课堂上安排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弥补学生的上肢训练,不仅可以增加柔韧素质,也加强了上肢的力量锻炼。
3、教学方法的多样,改变灌输式教学,通过教师的展示,学生的示范,通过发现动作模仿动作和自我组合动作,让学生自主的掌握下一个组合,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促进创新的兴趣。
不足处:内容较多,学生拓展创作的动作多,,看似简单的体育动作,学生却没有能够有效的掌握,说明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动作难了点,就说明内容相对多了,因此,这就体现了对教材分析的不足,对学生情况分析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