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选择题(请将每小题的唯一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该行为属于(
)
A.
社会行为
B.
学习行为
C.
先天性行为
D.
取食行为
2.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
A.
先天性、攻击行为
B.
先天性、防御行为
C.
后天性、攻击行为
D.
后天性、防御行为
3.下列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
A.
小狗做算术、识字
B.
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
C.
蜘蛛结网捕捉昆虫
D.
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
4.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
A.
生来就有
B.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
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D.
能伴随动物一生
5.动物在生活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行为。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孵卵都是(?
)
A.
学习行为
B.
先天性行为
C.
繁殖行为
D.
取食行为
6.下列关于动物“尝试与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体形小的动物,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多于体形大的动物
B.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C.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先天性行为
D.
“尝试与错误”次数的多少只与刺激强度的大小有关
7.图中甲图是育雏的母鸡和小猫,乙图是山雀在喂鱼,你认为它们的行为(?
)
?
??????
A.
甲是先天性行为,乙是学习行为
B.
乙是先天性行为,甲是学习行为
C.
都是先天性行为
D.
都是学习行为
8.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另外一种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下列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是先天性行为?
??是学习行为?
??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B.
C.
D.
9.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飞蛾扑火??家兔听到词养员的脚步声跑过来??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金鱼喂食??蝴蝶破蛹后翩翩起舞??黑猩猩用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刚出生的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
A.
B.
C.
D.
10.“家燕筑巢”和“飞鸽传书”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分别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B.
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D.
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11.下列各种动物的行为,与其他行为类型不同的是( )
A.
小狗看见手拿木棒的人会迅速跑开
B.
大雁在秋天会飞到南方过冬
C.
家兔听见词养员的脚步声会跳出来
D.
马戏团中的小狗会表演计算
12.如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由此可知下列行为的生理基础由简单到复杂的是(
?
)
蚯蚓走迷宫
猩猩设法取高处的香蕉
鸡绕道取食
小学生的识字学习
A.
B.
C.
D.
13.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既有先天性行为,
又有学习行为,
这些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
B.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C.
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
学习行为在个体生活经历中获得
14.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
B.
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
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
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15.下表是“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统计数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A.
动物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
甲、乙、丙三种动物中,丙最高等
C.
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D.
绕道取食行为主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二、非选择题
16.下面这些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填序号),这类行为的特点是动物生来??????,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另一类动物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称为????行为,如下面的?????(填序号)
。
A.小猫吃奶
B.大象帮人运木材
C.母鸡孵蛋
D.变色龙能改变身体的颜色
E.蜜蜂采蜜
F.导盲犬帮助盲人过马路
17.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鱼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鱼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侧,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获食物。章鱼多次碰撞之后,
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的行为,都属于??????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和??????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低等动物也可以形成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就越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动物???
?
?的能力。
18.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
(1)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是一种?????行为。
(2)学习行为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由???和???而获得的行为。
(3)动物的绕道取食研究反映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4)
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也会受到?????因素的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蜘蛛织网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蚯蚓走迷宫、猕猴做花样表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解答】
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C。??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和防御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的特点等。
【解答】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利用“臭气”将敌害“击退”或“击晕”有利于保护自己,防御敌害,因此属于防御行为。故
B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A
【解析】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蜘蛛结网捉昆虫、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都属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老马识途、小狗做算术、识字等。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C
【解析】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的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5.【答案】B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筑巢,蜘蛛织网,鸟类孵卵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大山雀偷饮牛奶、蚯蚓走迷宫、猕猴做花样表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动物的学习能力与动物的进化等级有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因此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与动物的体型大小无关,不正确。
B.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正确;
C.“尝试与错误”是经过多次训练成形的学习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不正确;
D.“尝试与错误”次数的多少与刺激强度的大小无关,不正确。
故选B。
7.【答案】C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甲图是育雏的母鸡和小猫,乙图是山雀在喂鱼,都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C。
8.【答案】A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另外一种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从行为的目来看,这是一种繁殖行为,是鸟类生来就有的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A
【解析】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是动物的学习行为。???1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动物的行为,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家燕筑巢”是家燕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飞鸽传书"是鸽子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因此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家燕筑巢”和“飞鸽传书"分别属于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小狗看见手拿木棒的人会迅速跑开、家兔听见饲养员的脚步声会跳出来、马戏团中的小狗会表演计算,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大雁在秋天会飞到南方过冬,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越简单,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相反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越复杂,
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由多到少依次是蚯蚓鸡猩猩人,即生理基础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
13.【答案】C
【解析】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可能会消失,
C错误。
14.【答案】C
【解析】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金鱼,小袋鼠吃奶都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黑猩猩利用箱子取下高处的香蕉,是后天形成的学习行为。
15.【答案】D
【解析】略
16.【答案】?A、C、D、E?
就有的?
?遗传物质?
学习?
?B、F
【解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小猫吃奶、母鸡孵蛋、变色龙能改变身体的颜色、蜜蜂采蜜;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大象帮人运木材、导盲犬帮助盲人过马路等都是学习行为。
17.【答案】?
(1)
学习?
生活经验?
学习
(2)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解析】?
(1)题干中章鱼经过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取食;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这些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属于学习行为。
(2)章鱼是软体动物,比较低等,而猴子是哺乳动物,为高等动物。所以该实验证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
???????
18.【答案】(1)后天性?
?
(2)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
生活经验?
?
学习?
?
(3)强?
?
少?
?
(4)环境
【解析】(1)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经过学习获得的,是一种学习行为。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动物的绕道取食研究反映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4)
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8页,共9页
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