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18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18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4 08: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为什么又来了?
鸦片战争后,英国人的设想:
“英国商人认为中国有数万万人,每人需用一顶棉帽,每人一套用餐的刀叉,每百人一只手表,平均三个妇女一架钢琴……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中英贸易的现实:
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品(不含鸦片)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1852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的报告书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达到预想的效果了吗?
材料一:英国政府认定商品滞销在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太少,……先后多次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但被拒绝。
——王先明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从今以后,我们的商人得沿大江河航行,在大的消费中心开行设业,并自由出入所有的港口。
——《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
英国的分析报告:
必须教训中国人…只有炮口上才有外交。
于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列强不满足于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导火线: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时间:
1856—1860年
发动国家:
英法联军主凶,美俄帮凶
过程:
阅读课本第9页,结合形势图简单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1856年10月
1858年
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联合法国,攻陷广州
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签订《天津条约》
1857年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
《天津条约》的签订
(1)时间:
(2)签订国家:
(3)主要内容:
1858年5月
中国与

、美、俄
?外国公使可以进驻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
自由航行等。


北京
随后,清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营口
烟台
镇江
南京
九江
汉口
汕头
琼州
淡水
台湾
阅读课本第9页,结合形势图简单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二阶段:(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1860年8月
1860年10月
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恭亲王奕?
咸丰逃跑,奕?留守
火烧圆明园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园中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升腾的浓烟弥漫北京城上空,遮天蔽日,久久不散。
英法联军的贪婪无耻和清王朝的腐败无能,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北京条约》的签订
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1)时间:
(2)签订国家:
(3)主要内容:
1860年
中国与英、法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增加赔款额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为“总理衙门”,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
想一想:结合地图指出清朝疆域并思考今天我国的疆域有哪些变化?其中鸦片战争前后被沙俄割占的领土有哪些(时间、条约、区域与面积)?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44万多平方千米
1881年《改订条约》割占西北地区7万多平方千米
共150多万
平方千米
列强侵华罪行: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瑷珲条约》签订后,恩格斯曾指出:俄国“从中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马克思:“沙俄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林则徐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对比结论
割地
赔款
通商
其他
影响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丧失更多领土主权
赔款大幅增加
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便利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起止时间
侵略者
签订条约
通商口岸
领土主权
影响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40-1842
1856-1860
英国
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中英《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东南沿海
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割香港岛
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沙俄:侵占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继续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扩大
扩大
扩大
扩大
扩大
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1.(2021·江苏盐城·5)1861年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材料中所谓的“荣耀”,表现为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掀起瓜分狂潮
D.索银4.5亿两
2.(2020·贵州黔南·7)2019年11月,流失海外近160年的圆明园“马首”回归祖国。导致其流失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B】
3.(2021·甘肃兰州·7)《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中说到:“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道路。”据此,可以判断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鸦片战争中割占香港岛,建立了据点
B.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C】
4.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沙俄制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B】
中英“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但已经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
中英“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即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甫。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