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3 12:0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设计
教材:
部编新教材
课时数:2
教学模块:第一单元
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
现代文阅读
文学阅读与写作
活动与交流
课题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教学目标
了解新闻评论的文体特征,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
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细节描写表现人物高尚品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袁隆平尊重科学、锐意创新、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细节描写表现人物高尚品格的写作方法。
2.学习袁隆平尊重科学、锐意创新、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教学方式、资源
以讲授、讨论交流、课堂练习等方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有交互白板或一体机演示,效果会更佳。
(作者?时代背景?“新闻评论”的特征?)
【李斌】著名新闻评论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多篇评论性文章。如《自信的中国更有底气》《改革开放,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以“劳动精神”丰富时代价值》等。
【背景】在2016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工匠精神”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表示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家鼓励更多企业或个人要有“工匠精神”。
【新闻评论】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特点:(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题目明确点出了文章的观点,“工匠精神”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雕琢时代品质”的凭借;“雕琢”突出了工匠精神的特点,生动形象;“雕琢时代品质”则写出了工匠精神对于国家、社会、时代的意义。
读准字音。
挑剔(tī)???
精湛(zhàn)?
造诣(yì)??锉(cuò)?????
雍容(yōng)??
臻于(zhēn)???出类拔萃(cuì)
2.解释词语含义。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离群索居: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炉火纯青: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冰心一片: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关键词】形象
写作
1.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时代特性,提倡工匠精神;
第二部分(第2到第4段),工匠精神的意义和内涵;
第三部分(第5段),倡导工匠精神,总结全文。
2.阅读文本,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开宗明义,点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接着引用《说文解字》观点,点出什么是工匠精神,然后寻因溯果,层层深入,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阐明该怎样,不该怎样。最后联系实际,回扣中心,升华主旨。
3.本文论述的是工匠精神,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①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②精益求精。精益求精就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
③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实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
④创新。“工匠精神”还包括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4.请简要概括第二段的论述思路。
?本段共6句话,按意思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解释“匠”的含义,接着由作家的话引出人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有不同,最后指出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和国家的意义。
5.“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请结合全文,品读这句话的内涵。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它的内涵是:虽然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但是我们都应该追求并实践工匠精神。
6.思考:“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观点一:工匠精神在企业家层面,可以认为是企业家精神。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第二,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第三,执着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涌现出大批有胆有识、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但也有一些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可以说,企业家精神的下滑,才是经济发展的隐忧所在。
观点二:工匠精神在员工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多少与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有关。
作者在证明观点时运用了引证法,对表达文章观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
在文中,作者多次引用,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引用《说文》里对“匠”的记载,写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写出其演变;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论证。总之,作者引用这些内容,并加以分析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匠精神进行分析,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引证法的使用,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8.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
这篇新闻评论以时代特点为切入点深入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点明了“工匠精神”的现实价值,在批判的基础上,厘清了对工匠精神的一些误解,深化了对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旨在倡导践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以彰显生命的尊严,社会的品格,国家的荣耀。
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顾名思义,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细节描写被称为人物通讯的生命和灵魂,在人物通讯中细节描写的内容包括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姿态、音容笑貌等细枝末节。那么选择什么样的细节才会把人物通讯写的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呢?
通讯中任何细节的描写最终目的都在于表现主题,所以细节描写不能偏离主题。
首先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
其次,选择揭示、呼应主题的细节描写。
选择具有感染力的细节。
例如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敏锐的目光”写出了袁隆平作为一个科学家敏锐观察力和专业判断力,“屏气静神”写出他工作中的认真和严谨,理性沉稳,压制内心激动,小心确认;“欣喜地抚摸”“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则写出了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株”时内心的激动和不可抑制的喜悦,这小小细节折射出了袁隆平对农业的赤子之心。他心无杂念,抛去功利,倾注着毕生精力,对热爱的事业全情投入。
感动中国颁奖词评袁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而电影《求求你,表扬我》则讲述农村打工仔杨红旗,为满足当了一辈子劳模的父亲弥留之际的愿望,四处讲述自己如何解救一名女大学生的事迹,甚至流着眼泪跪下求古国歌表扬自己。请就此谈谈你的名利观。
观点一:人都有七情六欲,自然也离不开追名逐利。对名利的认识和选择,是衡量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先进与落后的重要标准。正当地追求名利,没有错,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获取名利,理应进行鼓励。但凡事过犹不及,一旦天天想着争名夺利,甚至不择手段,不但会使人道德沦丧,还可能使人道德沦丧,还可能把人推向罪恶的深渊。
观点二:诸葛亮曾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要有正确的名利观,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如果心中没有远大的目标,势必只会看重眼前的利益。名利本身并不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但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金钱、名利对人的诱惑就会越来越强烈。如果抵御不了这种诱惑,就可能走上不归路。
袁隆平:实践者
研究者
捍卫者
寻梦者
典型事例-------真实性
生动细节--------文学性
阅读方法:抓----理-----提-----概------品------解----明-----赏
读写结合:一材多用
学会迁移
举一反三